习近平出访印度前瞻:务实合作确定中印关系新基调
据9日外交部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透露,印度将成为习近平主席此次出访的最后一站。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介绍说,习近平主席将同印度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将在新德里就中印关系及中国对南亚政策发表演讲。国务委员杨洁篪9日对印度总理特使、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表示,习主席此访是当前中印关系中的头等大事,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两国发展互为重要机遇 促频繁高层互动
近年来,中印两国高层互动十分密切。2013年,中国总理李克强与印度总理辛格年内互访,实现了自1954年以来两国在总理层级上的首次年内互访。在李克强总理访印期间,中印共同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中印两个大市场更紧密连接。社科院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叶海林指出,对习近平主席此次出访的主要期望之一,就是能真正落实一些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相关的具体举措。
今年5月,莫迪当选为印度总理,李克强总理在第一时间致电祝贺,外交部长王毅随后作为习近平主席的特使访问印度。6月,作为倡议发起国之一,印度派出了副总统安萨里率团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7月,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与莫迪总理首次会面。习近平表示,中印作为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最珍惜的就是和平与发展,两国的理想和目标息息相通。刘建超在吹风会上指出,中印都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都主张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两国的发展互为重要机遇。
习主席在会晤莫迪总理时说:“印中都是世界重要一极,拥有许多战略契合点。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中印携手合作,全世界都会关注。” 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指出,中印两国相似的国情决定了双方有共同的关切点,两国同样面临能源、环境、气候、粮食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的合作不断深入。同时两国都作为地区大国,在各自地区乃至世界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
更“印度化”的印度:打“经济牌”学中国经验
在7月举行的金砖领导人会议上莫迪曾表示,印度新政府更加致力于经济建设,希望借鉴中国成功经验,扩大两国经贸、人文、旅游、教育、人才培训等领域交流合作,印方欢迎中国企业投资印度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印度建立工业园区,正在积极考虑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专家认为,此次习主席出访印度,即是在莫迪就任之后给中印关系定一个新的基调。一方面,印度新政府主打“经济牌”,务实的经济合作或将成为中印关系的主流。“主打经济牌的莫迪政府,其信心和执行力正在逐渐变强,因此对双边经济合作的态度会更加积极。”叶海林认为,中国目前的几大优势项目,例如高铁、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能会在此次出访中获得一些实惠,减少在印度市场的准入障碍。
另一方面,印度新政府的外交政策更加实用主义,莫迪本人也被认为是更“印度化”的领导人。莫迪本人与西方的“敞亮”接触不多,甚至曾多年被美国禁止入境。姜景奎教授指出,印度新政府对与美、日等国军事结盟态度并不积极,而是更希望借经济发展进一步走向强国之路,以寻求在地区事务中有更多的存在感,因此加强同中国的经济联系被认为是重中之重。
习近平主席曾说,中印要加强多边领域合作,共同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这也是与印度新政府目前外交政策相一致的观点。专家指出,选在9月17日莫迪总理生日之际进行中印领导人对话,也表明了双方对发展两国亲密友谊的诚意。
更“世界化”的中国:“走出去”成就互利共赢
201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654亿美元。目前,中国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也是中国在南亚的最大贸易伙伴。专家指出,目前中国有技术也有能力在印度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而这正是印度所迫切需要的利好消息。就在几天前,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宣布获签价值3亿元的印度新孟买1号线地铁车辆及维保订单,这是中国南车继孟买1号线、新德里古尔冈线后第三条印度地铁车辆订单。专家指出,中国在类似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成本优势,这是中国能够“走出去”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中印双方要对接各自发展战略,建立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扩大文化、教育、宗教、青年等领域友好交流,在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等领域打造一批示范性项目,扩大服务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合作,逐步实现双边贸易总体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姜景奎指出,中国在经济上的自信,将促使中国在周边外交中更加主动。
前中国驻印度大使周刚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中印关系,认为经贸合作如同两国关系中的一个“轮胎”,而政治互信则是另一个“轮胎”,只有两个“轮胎”并向前进,才能够顺利带动两国整体关系的发展。姜景奎认为,通过经济合作加强中印之间的紧密联系,以促使边境问题的和平协商和解决,也是中国为促进地区稳定、保证良好的周边发展环境做出的重要努力。(潘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