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美元首北京会晤主要共识和成果

2014年11月12日 22:5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中美元首北京会晤主要共识和成果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于11月10日至12日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举行了深入、坦诚、建设性的会谈。双方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据外交部官员介绍,双方达成的主要共识和成果如下:

  一、双方回顾了自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以来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取得的进展,深入探讨了进一步推进这一关系的重点方向:双方将保持密切高层沟通和交往、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处理两国关系,深化各个领域交流与合作,以建设性的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在亚太地区开展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地区和全球性挑战,在务实合作与管控分歧的基础上推动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持续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双方确认经济关系作为双边关系的核心重要性,承诺深化双边经济关系,推进有关政策,促进更加开放和市场化的双边及国际贸易和投资。双方同意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深化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下的合作,完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

  三、双方将继续把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作为双边经贸关系的最重要事项,为谈判投入必要资源,以达成一个全面、高水平且体现非歧视、公平、开放和透明等原则的双边投资协定。两国谈判团队将定期向各自领导人汇报谈判情况以确保谈判持续获得最大进展,并在2015年早期提出负面清单出价时进行第一次汇报。

  四、双方积极评价共同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各自在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同意共同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于2015年巴黎会议如期达成协议,并加强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务实合作,包括先进煤技术、页岩气、核能、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氢氟碳化物、低碳城市、绿色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合作。

  五、双方积极评价两军在高层及各级别交往、机制性对话和磋商、中青年军官交流、联演联训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充分肯定两国国防部签署关于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军事交流、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妥处分歧、防范风险,共同努力推动中美新型军事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六、双方重申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同意在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基础上开展国际反恐合作,继续落实安理会有关决议。双方表示愿继续帮助有关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加强反恐能力建设。双方同意加强在反恐情报交流和能力建设、边境管控、金融反恐、去极端化等领域合作,并于2015年在华举行第二次中美副外长级反恐磋商。

  七、双方同意于2015年初举行中国公安部和美国国土安全部部级会晤。双方将利用这一契机深入探讨加强反恐、执法等相关领域合作。双方同意继续在追逃追赃、遣返非法移民、禁毒、打击网络犯罪、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等领域开展对话与合作。

  双方支持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的《北京反腐败宣言》,强调各国不应成为腐败分子和腐败资金的避风港,同意加强反腐败机构和执法机构在个案调查、信息交流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共同打击各类跨国腐败犯罪活动。

  八、双方认为,中美在防扩散领域拥有共同利益,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深化务实合作,有效管控分歧。双方积极评价刚刚举行的中美防扩散联合工作组首次会议成果,愿通过联合工作组机制加强在防扩散立法、执法、一线监管等方面的合作。

  九、双方积极评价两国就世贸组织《信息技术协定》扩围谈判达成的双边共识,并呼吁在日内瓦尽快恢复和结束诸边磋商。

  十、双方积极评价今年10月在华举行的中美高技术与战略贸易工作组会议和高技术贸易研讨会。中方重申,美方应尽快采取实际步骤,放宽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管制。美方重申,美方承诺在出口管制改革过程中给予中国公平待遇,鼓励和便利高技术物项对华民用用途和民用用户出口。

  美方重申将依照法律公平和平等地对待包括中国投资者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对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中国投资者,与来自各自国家的投资者一样,保持开放的投资环境。

  双方重视中美商贸联委会对促进双边经济关系和扩大两国互利合作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意共同办好今年12月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第25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并以此为契机探讨解决双方重要的经贸关切。

  十一、双方同意在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就基础设施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支持通过国内外投资者参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促进基础设施领域的商业投资。双方并同意共同支持世界银行全球基础设施基金。

  十二、双方将加强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农业创新,促进粮食安全,并就扩大创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开展对话。

  十三、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议程的一部分,中国继续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在条件允许时减少外汇干预,增强汇率灵活性,并提高经济和金融数据的透明度。

  十四、美方承诺尽快完成对2010年IMF份额和执董会改革方案的国内审批。

  十五、双方积极评价中美出口信贷国际工作组取得的进展,同意采取一切必要步骤推进出口信贷国际工作组计划,包括尽快开始综合性的指导原则谈判,重申支持国际工作组指导原则涵盖由政府或代表政府提供的官方出口信贷支持。

  十六、双方就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二期合作内容达成一致,同意在2016年至2020年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方式共同投入至少2亿美元继续支持中心发展,两国通过公共和私营渠道各出资一半,并至少增加“能源与水”作为新的合作领域。

  十七、双方签署了《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美国运输部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将在机动车等交通工具的技术法规与标准等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

  十八、两国元首重视中美人文交流的作用,积极评价双方就互为两国商务、旅游人员颁发10年多次有效签证、互为两国留学人员颁发5年多次有效签证达成的协议,认为这将极大方便两国人员交往,促进双方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积极意义。

  十九、双方续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美国博物馆图书馆服务署关于支持建立文化交流合作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

  二十、双方认识到合作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的重要性,将在打击非法野生动植物制品网上交易、公共宣传、合作培训、执法合作等四个方面加强合作。

  二十一、双方认为,维护和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符合中美共同利益,也是双方的共同目标。双方同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战略安全对话、亚太事务磋商等双边渠道和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东盟地区论坛等地区多边机制,继续就亚太事务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探讨彼此在本地区的利益和关切,进一步探讨两国与有关国家开展三方、多方合作,努力开展包容磋商,推动构建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积极互动与合作格局。

  二十二、双方同意,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应使国际社会对伊朗的核计划感到放心,也应保证伊朗依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各方都应坚持共识,聚焦分歧,本着分步对等的原则,寻求在“各方都同意的合理时间框架”内一揽子解决全面协议焦点问题的办法。双方积极评价两国在伊核谈判中的沟通与协调,呼吁有关各方相向而行,加倍努力,积极推动早日达成一项互利共赢的全面协议。

  二十三、双方确认,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保持半岛和平稳定符合六方会谈成员国共同利益,有关各方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双方同意,实现半岛无核化是六方会谈的重要目标,六方会谈成员国于2005年9月19日达成的共同声明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应予切实履行。双方认为,有关各方应积极开展接触对话,共同努力,为重启六方会谈创造条件。

  二十四、双方积极评价彼此国家援助非洲有关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所采取的积极行动,表示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根据非洲国家实际需要,发挥各自优势,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帮助疫区国家加强疫情控制、增强卫生防疫能力建设。双方同意继续加强在应对埃博拉疫情方面的沟通协调,积极探讨开展多方面交流合作,包括:疫情分析、医护培训、实验室检测、诊断治疗、科研开发等。

  双方将尽快为增强非洲能源能力、显著提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电能力和电力可获得性探讨新的合作领域。这些领域与非洲领导人和人民为大陆发展的愿景相一致。

  二十五、双方积极评价刚刚在北京举办的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取得的成果。双方认为,阿实现平稳过渡符合该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中美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双方同意就阿问题继续保持沟通与合作,支持“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和解进程,支持阿和平重建。双方同意在2015年举办第四轮阿外交官联合培训项目,愿适时举行中美阿三方对话。

  二十六、双方积极评价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意与各方一道认真落实。双方表示愿继续加强在APEC框架内的沟通与协调,进一步提升亚太经济合作水平,共同推动亚太地区的长远发展和共同繁荣。

  二十七、双方同意与其他成员一道,共同推动G20布里斯班峰会在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完善全球能源治理、应对埃博拉疫情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