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重回气候谈判桌 利马会议现三大悬念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彭大伟)又到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之时。当地时间12月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代表在秘鲁首都利马再度聚首,共同商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下一步路线图。
由于所处的关键时间节点,利马气候大会被认为是各方在2015年巴黎大会上就2020年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强化行动达成协议前的“最后一站”。承前启后的本届大会,三大悬念待揭晓。
利马能否迎来“转折点”
就在利马会议召开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欧盟、中国和美国均提前公布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目标。在与美国联合公布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中方设定的目标是“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绿色和平全球气候政策主管马丁·凯撒(MartinKaiser)认为,利马气候大会直接决定明年巴黎协议的成败,而过去两个月里最大的三个温室气体排放方欧盟、美国和中国分别做出了后2020年减排目标的相关意向,“这些进展让气候谈判僵局的转折点在利马成为可能”。
何方将执“气候领袖”牛耳
从气候变化问题被摆上国际舞台以来,欧盟一直在扮演十分积极的角色,而作为全球最发达经济体和最大排放国之一的美国则因其在《京都议定书》上的摇摆不定受到广泛指责。
近年来,中国在气候变化议题上的重要性愈发突显。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何建坤与全球经济与气候委员会副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共同撰文指出,中国通过努力打造更为清洁、更为高效的经济,正崛起为全球气候政策方面的领袖,“在朝更为可持续的增长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在遏制污染和环境破坏方面所采取的举措,足可为世界各国政府提供宝贵借鉴”。
会议又将重演“加时赛”?
按照利马气候大会公布的议程,大会的召开时间为2014年12月1日至12日。然而,回顾近几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无论是多哈、德班,还是坎昆、华沙,均出现了无法按期结束谈判,会议“拖堂”的局面。
而在利马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看来,“加时赛”是一种必然。他在出发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专门建议前往利马的记者,订飞机票“要留有余地”,“不是会议有可能推迟,而是没有不拖的气候会。从中可以看出气候谈判之艰苦,不光消耗体力,也磨炼意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