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克强出访微镜头:多瑙河上的金桥(组图)

2014年12月19日 20:4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据新华社“新华社发布”客户端报道,“站在这座桥上,使我想起了30多年前在中国很流行的一部贵国的影片,叫作《桥》,更使我想起了脍炙人口的那首歌曲《啊,朋友再见》。我到这里来不是和朋友们再见的,是和朋友们又一次见面。”

  18日上午,克强总理与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一起,来到贝尔格莱德横跨多瑙河的一座大桥上,出席大桥竣工仪式。

  一早,上万名贝尔格莱德市民就来到桥上,挥舞着中塞两国国旗,等待两国总理的到来。

  (上万名贝尔格莱德市民聚集在大桥上等候两国总理到来,摄影记者:中新社刘震)

(挥舞着两国国旗的贝尔格莱德市民,摄影记者:黄敬文)

(挥舞着两国国旗的贝尔格莱德市民,摄影:郝亚琳)

  克强总理和武契奇总理走到桥头一侧,揭下大桥竣工纪念牌上的黄色幕布,随后为大桥开通剪彩,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克强总理与武契奇总理共同为大桥竣工纪念牌揭幕,摄影记者:中新社刘震)

(克强总理与武契奇总理共同为大桥开通剪彩,摄影记者:饶爱民)

  如果知道这座桥对贝尔格莱德意味着什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地市民对中国总理的到来如此热情,对大桥的开通如此热切盼望了。

  这座桥是贝尔格莱德市跨越多瑙河的第二座桥,建成后将结束近70年来贝尔格莱德仅有一座多瑙河大桥的历史,大大改善贝尔格莱德交通拥堵状况,也提升了当地西北部相对落后地区的区域开发价值。

  这座桥也成为中国基建在欧洲的一张名片。这座桥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一个大型交通基础设施框架项目,也是中国政府和中东欧国家间第一个两优贷款项目。大桥的设计与施工均由中国企业主导完成。当地民众因此亲切地称这座桥为“中国桥”。

  在致辞中,克强总理还提到了一座更大的“桥”——中国愿意参与塞尔维亚的基础设施建设,用中国的装备、中国符合欧盟标准要求的施工、在欧盟法律框架内的资金援助和融资支持,使塞匈铁路和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连接起来,成为一条陆海快线。这可以更好带动当地民众就业,也有利于中国装备走出去,我们可以取得双赢的成果。

  这美好的愿景再一次赢得了市民们如雷的掌声。当克强总理离开大桥时,沿途民众争相与他握手,还欢呼着“谢谢中国!”

(当地市民争相与克强总理握手,摄影记者:饶爱民)

  正如克强总理所说,桥不仅可以缩短交通的距离,也是人心灵沟通的工具。中塞两国人民心心相通,我们希望这座大桥成为中塞友谊大桥,也成为中塞人民感情沟通的桥梁。

  一部电影《桥》让很多中国人第一次认识并喜欢上这个地处巴尔干半岛的国家。走在贝尔格莱德市街头,处处可以感受到当地民众对中国那淳朴而真挚的热情。

(电影《桥》的海报,资料图片)

  贝尔格莱德市议会大楼里,贝尔格莱德市市长马利宣布授予克强总理“贝尔格莱德荣誉市民”的称号。“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幸,也是贝尔格莱德市民和塞尔维亚人民向中国人民表达的友好情谊。”克强总理说。

(克强总理被授予“贝尔格莱德荣誉市民”称号,摄影记者:姚大伟)

  一些塞尔维亚的知名人士也来到这里,同克强总理交流。他们当中,有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饰演照相店老板吉斯的萨马尔季奇,有著名歌唱家约万诺维奇,有在塞尔维亚创立“东方之家”积极推介中国文化的汉学家波普-采尼奇夫妇,有著名足球教练米卢,有网球名将德约科维奇的叔叔,有著名中国问题学者西米奇……

  电影、歌剧、网球、足球,大家同克强总理相谈甚欢,还赠给克强总理一件件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记者独家透露一下,为中国球迷所喜爱的小德因为要打比赛而未能前来,他特地拜托叔叔将一个自己亲笔签名的网球拍赠给克强总理。他用英文在球拍把上写上了克强总理的名字,还用中文写了一个“德”字。

  (萨马尔季奇赠给克强总理一张《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电影光盘,摄影记者:饶爱民)

(小德的叔叔赠给克强总理一个小德签名的网球拍,摄影记者:饶爱民)

(小德的签名,是不是很棒?摄影:郝亚琳)

(克强总理同友好人士们合影留念,摄影:郝亚琳)

  短暂而愉快的交流后,克强总理直奔机场,武契奇总理一直将他送至飞机舷梯下。沿途,贝尔格莱德华灯初上,明亮的灯光透过夜幕,温暖着人心。

  “这座大桥不仅将多瑙河两岸连接起来,也将我们的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将我们经历过的历史坎坷跨越过去。”武契奇总理说。

(克强总理与武契奇总理在机场话别,摄影记者:黄敬文)

(武契奇总理在机场欢送克强总理,摄影记者:中新社刘震)

  30多年前,电影中的那座桥让中国人记住了这个相隔万里的欧洲国家。如今,多瑙河上的便利之桥也让塞尔维亚人民记住了来自中国的诚挚问候。当那熟悉的旋律《啊,朋友再见》在脑海中响起,人们在心间已约定了下一次的相聚。(记者郝亚琳 侯丽军)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