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医改的三个“关键点”
2014年,我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扩大到1363个,2400多个县级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城市公立医院也取得进展,国家和省级试点城市达到63个。但是,由于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到位、医院逐利机制尚未破除等原因,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检查等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医保对医疗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虚高药价,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开展省级深化医改综合试点。
“今年是医改的攻坚之年,主要是针对公立医院。”来自江苏淮安的全国政协委员李玉峰为政府工作报告“点赞”说,“能在全国,尤其是在大中城市能尽快启动大型医院改革,并且鼓励社会办医,将形成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互相并存、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所有参与改革的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完善医院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强化行业监管。
——医保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
打造健康中国,离不开覆盖全民“医保网”和近便快捷的“就医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实现居民医疗费用省内直接结算,稳步推行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
“总理的报告很实在,都是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具体阐述。比如大病保险制度是一项真正缓解群众因病致贫的政策。”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说,2014年北京市建立了大病保险制度,截至2014年9月底,北京市各区县完成大病保险筹资近1.24亿,2014年共计补偿15471人。
——方便几亿农民就近看病就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这将极大地推动实现几亿农民就近看病就医的梦想。”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宁夏区委会主委戴秀英说,在经费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将有助于建立村医分类管理制度、加快实现村医职业化,也能解决全科医生留在基层的问题。
“村医是数亿农村居民身边的健康卫士。增加经费支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关系到我国农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及质量。”戴秀英认为,医改的这个努力方向将给中国亿万农民带来最实在的好处。(记者胡浩、李亚红)
专题:2015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