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经济新常态不能被片面理解为增速一路下滑
“不要什么东西都往新常态里装”“一些人把新常态理解成了‘异常态’‘非常态’”“新常态不等于经济一路下滑”……
正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在社会科学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小组会议上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能不能具体讲讲这个问题?经济将来是不是还要下滑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义孙略显焦急地问。
刘树成笑着回答说,很高兴自己的发言吸引了大伙的眼球。紧接着,他用具体的数据和精巧的论证回答了曹义孙的问题。
他说,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至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连续下滑,这是以前未见过的。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速度换挡期,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
“经济一路下滑、不断下跌就是新常态?这是把一些‘异常态’‘非常态’的东西也放进了新常态。”刘树成说,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与以往相比确实降了一些,但不能把新常态片面理解为增速一路下滑。
中共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根据刘树成的测算,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从2015年起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需年均增长6.6%。2015年经济增速目标调到7%左右,如果实现,“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年均经济增速就需达到6.5%。
按照翻一番的要求,2015年至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需年均增长6.7%。但随着增速回落,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已降至6.8%,即已降到所需最低增长率的边缘。今后,若增速一路下行,从2015年开始,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将会降至6.7%以下。
“届时,十八大提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刘树成这样描述增速一路下行的前景和风险。因此,一定要采取坚决措施防止经济一路下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下行压力”,最后一次是这样表述的:“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一定能够顶住’这样的表述,我是第一次听见。”刘树成说,这证明了中国政府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和底气。
要顶住下行压力,就要有上行动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刘树成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具有持久推动力。2015年,随着三大国家战略的良好开局,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有望触底。
2016年至2020年,以三大国家战略为引擎所释放出的新动力,加之“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与实施,中国经济增速有望止跌企稳并适度回升。(记者刘欢)
专题:2015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