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副部长:抢购日本大米只是“穷家富路”送点礼
转基因产品安全吗?从田头到餐桌,农产品的安全如何保障?如何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这些公众关注的热点,也成为连日来全国政协农业组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在会议间隙,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牛盾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就相关热点一一作了回应。
对转基因产品需要理性
羊城晚报:现在公众担心“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性情况比较突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牛盾:公众关注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并且有质疑,这是很正常的。对研发工作者来说,也会变成一种动力和责任,来解决广大消费者关注的转基因产品、食品的安全问题。转基因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我们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落后,在世界范围内的制高点上要有我们的话语权。同时,转基因产品技术的应用开发,是不是对生态环境安全,是不是对人体健康安全,是不是能够保持代际遗传的安全,这是我们的底线、准则。
研发转基因产品的初衷,第一是解决粮食安全的问题,生产更多的粮食来满足人类的需要。第二是希望解决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的问题,现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躲不开自然灾害的影响,都希望通过转基因技术来提高农产品的抗病性、抗虫性等。第三个是希望通过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粮食,不仅品质是合理的,而且有更多的脂肪、蛋白质和人体需要的特别重要的微量元素。但坦率地说,目前转基因技术仅仅突破了一步,即农产品的抗病性方面的问题,其他还是在设计、追求之中。任何技术都存在有利和不利的方面,要把控住,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技创新能力,三要靠重视投入,四要靠全社会有一个理性的态度。现在不能说转基因产品、技术就是个危害,就是个阴谋,就肯定是负面的、有问题的,我不赞成这种观点。
羊城晚报:您自己会买转基因农产品吗?
牛盾:这是一个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只有两种农产品有转基因,一个是转基因大豆油,一个是转基因木瓜。转基因大豆油是安全的,但不同油的特点不一样,这就要看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但是,相关产品的标识一定要清楚,否则就是违法的,对违法现象我们必须依法追究责任、依法处理。
买日本大米无关食品安全
羊城晚报:近日一则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天价大米的新闻蹿红网络,有人认为与食品安全有关系,您怎么看?
牛盾:我不认为这是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日本的一些大米能够卖到1公斤100元人民币以上,这个在中国社会的消费不是大众行为,只是将其作为“礼品大米”。中国人消费也是这样,尝个新鲜看看日本的大米有多好。我们传统文化里有“穷家富路”之说,出去一趟就要很体面,回来之后对亲朋好友都要有个小表示,都要买一点原产地的东西,没有别的好买了,买点农产品也是可以的。所以,把中国人到日本买大米提升到食品安全层面,那有点高估日本的大米了。事实上,日本也有相关的问题,比如日本福岛核泄漏问题就很大。中国的水产品销售到日本去,原来是大包装过去的,后来人家提出要改成小包装,销售时还要保留中国的包装,告诉日本消费者这不是日本水域捕捞和养殖的。
羊城晚报:不少消费者热衷于购买“洋奶粉”,您怎样看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
牛盾:过去在运送加工的过程中,好奶的标准是蛋白质的含量,而蛋白质的核心元素是氮,于是就有不法人员通过加进添加剂增加氮元素的含量。“三聚氰胺”事件的质量安全问题,使奶粉民族产业付出了沉重代价,这种市场诚信的修复太难了。而“洋奶粉”工业化生产的历史长,经验多,大部分生产过程中也没有发生“三聚氰胺”事件,诚信度要高些。其实,国外生产的牛奶与中国生产的牛奶,99%都是一样,主要是加工过程中的标准问题。同时,国外的一些奶粉也发生过安全问题,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现在我国对婴幼儿奶粉采取的是药品的标准,这是全世界最严的标准,谁敢在奶制品制作过程中出问题,那就是刑事责任。当然,消费者信心的恢复还需要时间。
羊城晚报:现在有人担心化肥、农药会对农产品质量产生源头污染,是这样吗?
牛盾:源头很重要。我们要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安全,这是终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但在化肥、农药等的使用上,也不要走偏,不是说完全不用就是好的。我的回答是:科学使用是最好的。(文/图 记者 马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