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迎今年来最大范围高温 北京等多地逼近40℃

2015年07月13日 10: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12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12日至13日,本市平原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8℃至39℃,局地将超过40℃。 图为在天安门广场的游客,烈日下纷纷选择各种方式降温避暑。中新社发 熊然 摄  


视频:中央气象台:今日入伏 华北黄淮高温来袭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网7月13日电 综合消息,今日正式入伏,今年来最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袭来。预计今日华北大部、黄淮、江淮西部、江汉、江南中西部、华南大部以及重庆、陕西关中等地有35~37℃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将达39~40℃。

  今年来最大范围高温来袭 华北黄淮逼近40℃

  昨天起,一大波高温包围华北、重庆、华南等地。昨天14时,华北、黄淮中西部及其以南一直到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和华南等地气温普遍达到了30℃以上。省会级城市中,北京、天津、石家庄、重庆和海口达到35℃以上,其中北京为今年首个高温日,最高气温达到38.7℃,同时创下今年来新高。

  今天正式入伏,炎热的范围继续显著扩大。中央气象台7月13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13日白天,华北大部、黄淮、江淮西部、江汉、江南中西部、华南大部以及重庆、陕西关中等地有35~37℃的高温天气。其中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中部和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38~40℃。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称,这将是今年来最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不过高温持续的时间不长。随着冷空气和阴雨天气的到来,15日起,高温将逐渐消退。马学款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的高温较为“凶猛”,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40℃。究其原因,上述地区目前正处在“灿鸿”的外围云系和降雨云团两个天气系统的晴空区,因此日照强,辐射增温较为显著,气温明显上升,炎热不算升级。

  据悉,今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其中7月13日交“初伏”,7月23日交“中伏”,8月12日交“末伏”,8月22日“出伏”。值得注意的是,三伏天里要合理作息,饮食清淡,并及时补水。

  5月中旬以来,华北大部、陕西北部、山东北部及山东半岛等地降水偏少,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至8成。目前,陕西北部、山西中部、河北大部、京津地区、山东北部及山东半岛等地存在中度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陕西北部、山西中西部、河北东部、山东北部等局地有重旱。

  北京今最高温或达39℃ 网友调侃成“烤肉”

  今天入伏,但高温已经急不可耐。昨天早上5点55分,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今夏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12日至13日,本市平原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8至39℃,局地将超过40℃。

  有了前一日的高温“垫底儿”,昨天一早,京城的气温就蹭蹭地往上蹿,不到8点,北京城近郊区的气温已升至28℃左右,大兴的气温更是到了29℃。中午12点多,气温便突破35℃,京城迎来今年第一个高温日。随后,气温继续上升。下午3点,南郊观象台的气温已经高达37.9℃,但这还不算到顶儿,直到下午4点08分,南郊观象台的气温才停止了上升,定格在38.7℃。

  “距离烤肉,只差一撮孜然了。”网友用这句话来形容走在路上的感觉,京城瞬间变“烤箱”。市气象台的监测显示,昨天白天,北京市平原地区的气温大多在38℃以上,其中中心城区气温普遍接近40℃,来自自动监测站的监测结果显示,昨天白天,大观园的最高气温已经接近42℃。

  北京市气象局总工程师孙继松表示,本轮高温天气出现,主要是因为北京地区持续受暖性下沉气流控制。从东边来看,台风“灿鸿”的外围云系距离北京数百公里;而西边降雨云团仍在甘肃、宁夏一带,距离北京近两千公里。因此,整个华北平原处在两个天气系统中间的晴空区,日照强,增温显著。

  专家预计,今天仍是本轮高温天气的温度峰值,预计最高气温将维持在39℃左右。14日,最高气温略有下降,但仍将在36℃左右。“15日以后,温度就会快速下降,转入偏低的状态。”孙继松表示,预计从15日开始,大气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受冷涡的影响,雷雨增多,气温也会快速下降,预计15日以后接近一周的时间里,气温再突破31℃的可能性不大。

  防御指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编辑:刘羡】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