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搭中国快车,促非洲发展

2015年12月04日 10:0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搭中国快车,促非洲发展
      中国企业修建的高速公路穿过刚果(布)原始热带雨林。   本报记者 苑基荣摄
    天利纺纱(毛里求斯)有限公司纺纱厂的外籍员工在工作。   本报记者 倪 涛摄
    2013年11月28日,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卢埃纳至卢奥区间各车站顺利验交。   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供图

  今年初,中国与非盟签署关于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区域航空网和工业化的“三网一化”合作备忘录。这是新时期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也必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多机遇,为非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铁路建设打通发展命脉

  中国人来安哥拉建铁路时,当地人见了中国人就竖起大拇指,甚至还有人穿过原始森林,从800千米之外赶来看望

  今年2月14日,由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承建的横贯安哥拉、全长1344千米的安哥拉本格拉铁路正式建成通车。这是坦赞铁路之后,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修建的最长铁路。

  当初,首批中国铁路建设者踏上安哥拉土地时,当地各界异常兴奋,一些官员盛情邀请建设者入住家中,老百姓见了中国人就竖起大拇指。安哥拉穆尼扬戈市有几名曾经当过铁路员工的人,甚至穿过原始森林,从800千米开外的地方赶来,看望中国建设者。

  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安哥拉国际公司党委副书记张峰告诉记者,当地人如此热情是有历史原因的。1902年本格拉铁路动工修建,1929年通车至当时的刚果边境。铁路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到二战末期,安哥拉第二大城市万博已经发展成为集木材加工、铸造冶炼等为一体的工业中心,在“一钉一铆都不需要从国外进口”的情况下,能自主生产各种蒸汽机车。可是,13年反殖民战争和持续27年的内战过后,万博市机务段一个本可以容纳1300名工人的地方,只留下了一些破烂的车轮,淹没在荒草中。

  安哥拉国务部长兼总统府军事办主任科佩利巴将军曾说,战后重建工作进展与国家大选紧密相关。因此,安哥拉方面对施工进度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张峰告诉记者,这倒给向来能打硬仗的中铁二十局集团施工团队提供了绝好的展示实力的机会。对付让人心悸的地雷,他们组建突击队配合,用挖掘机、推土机“顶”着工兵工作,5个施工管段同时进行,排雷速度保持在每天25千米以上。实行“五加二”“白加黑”做法,人员轮班、机械不停,抢抓旱季、巧干雨季。整条铁路仿佛处于精心布排的“一字长蛇阵”中,其凌厉的推进态势让当地政府和国际同行惊讶、钦佩,来自葡萄牙、巴西等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群起效仿。

  由于铁路施工捷报频传,安哥拉政府、媒体、民众对中国人、中国产品开始重新认识。安哥拉政府至少召开过两次关于“中国元素”在“安哥拉速度”中作用的主题会议。

  如今,本格拉铁路已经成为安哥拉人民骄傲的资本,并成为官方“接待、旅游、观光”的必备项目。甚至,赞比亚前总统萨塔在视察中铁二十局集团物流基地和洛比托段铁路施工现场后,也难掩激动心情,当即邀请中方工程指挥长王选尚与他单独洽谈赞比亚与本格拉铁路连接事宜。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但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却远谈不上发达,现有铁路约3500千米,其中绝大部分为殖民地时期修建的窄轨单线铁路,由于缺乏后续资金和技术维护,大部分已瘫痪废弃。全国超过70%的运力、90%的社会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公路完成,严重制约国家经济发展。构建现代铁路网络,成为尼日利亚历届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梦想。

  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在今年初赢得大选后,第一时间接见了中国铁建公司负责人,听取该公司主导设计的尼日利亚铁路网规划汇报。布哈里表示,铁路建设对于尼日利亚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新政府将加大对铁路领域、特别是对现代化铁路建设方面的投入,希望中国铁建继续为尼日利亚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

  去年11月,中国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与尼日利亚交通部正式签署总金额为119.7亿美元的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沿海铁路项目西起尼经济首都拉各斯,东至克罗斯河州府卡拉巴尔,横跨经济发达的南部沿海10个州,贯穿整个尼日尔三角洲产油区,全长折算单线里程达1402千米,设计时速120千米。根据尼铁路发展25年战略规划,将实现在所有州的首府、主要经济区域及走廊之间贯通铁路。去年12月,中国铁建承建的全长186.5千米的阿卡铁路(首都阿布贾至卡杜纳州)全线铺通,成为尼重要骨干网络。

  南部非洲中国与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克莱顿·哈兹韦内向本报记者表示,非洲的内陆国家之多位居世界第一,但交通网络密度却最低。以铁路为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铁路里程只有5.6万千米,仅占全世界2%。非洲的运输成本比发达国家高出63%。将一个集装箱从中国运往埃塞俄比亚,成本是运往巴西的3倍多,尽管在距离上非洲更近一些。哈兹韦内认为,非洲要想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三网”建设对非洲意义重大。

  北非大国埃及是继英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铁路的国家,1852年便建立了全国第一条铁路,但目前该国5000千米路段的装备至少已经使用了40年,导致铁路事故多发,运力不够,亟须更新换代。而埃及政府的想法是,把铁路货运在全国货运中的比重从目前的5%提高到10%。

  “中埃在铁路网方面的合作涉及融资、项目建设、电气化改造等多种形式。”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公使衔参赞韩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双方有多个项目正在沟通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即将签署的开罗至斋月十日城的轻轨项目。作为埃及国内首条轻轨线路,这条70千米的客运线加上40千米的货运线将改善该国的运输状况。客运线路还将经过埃及规划中的新首都区域,意义不言而喻。目前项目已进行到谈判的最终阶段。

  “非洲人民希望搭乘中国的发展快车。”埃及地区战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易卜拉欣·赫依塔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由衷表示。他说,“中非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使包括埃及在内的非洲国家都受益。”

  航空网络破解中转难题

  海航帮助加纳开通3条航线,中航国际为非洲多国培训飞行员,中土集团对索马里机场改造升级

  “从非洲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有时需要坐飞机绕道欧洲,如果我们有了区域内的航空网络,非洲的城市之间就可以非常便利地往来。”加蓬前驻华大使埃马努埃尔·姆巴—阿洛曾经向本报记者感叹。

  的确,由于历史的原因,非洲与欧洲国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直飞欧洲的航班不少,但非洲国家之间的航空联系却很不方便,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掣肘。

  在中国的帮助下,这种局面正在改变。

  中国海航集团迈出实验性的第一步。2012年,海航航空控股有限公司、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与加纳合作方共同投资,组建并正式运营加纳非洲世界航空有限公司(AWA航空)。在此之前,加纳曾经有过两家国有航空公司,都因为缺乏优秀的管理和经营人才而倒闭。目前,AWA航空已成为加纳航空运力的生力军,开通了首都阿克拉至库马西、阿克拉至塔马累、阿克拉至尼日利亚拉各斯3条航线。AWA航空总裁罗成向本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在3年时间里已获得当地及周边国家有影响力的5个奖项,在非洲创造了良好的安全运行记录。

  海航的布局还远不止加纳。“海航在西非有AWA航空,在南非投资该国第二大航空公司COMAIR,还计划在东非设立新航空公司,将在此构架下搭建整个非洲大陆的航线网络。”罗成表示。

  人才是非洲发展航空业最急需的要素。2011年,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国际)增资控股南非的艾维国际飞行学院,这个学院坐落在南非“花园大道”沿线的两个城市——乔治和奥尚。2014年,艾维学院开办了第三个培训基地。除招收南非学员外,艾维学院还为肯尼亚、尼日利亚、毛里求斯、埃塞俄比亚、加纳甚至非洲大陆外的国家培训飞行学员近50名。艾维学院乔治基地的主任教员布克斯告诉记者,非洲民航正在经历高速发展,大多数非洲国家都缺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艾维学院将有效地为非洲民航弥补人才缺口。南非民用航空检查员约翰对本报记者表示,艾维学院是目前南非进步速度最快的航校,给南非和非洲的航空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良性竞争。

  中航国际南非首席代表郭杰翔对本报记者表示,随着“中非区域航空合作计划”的进一步实施,中国制造的民用客机将进入非洲更多国家,为非洲支线航空发展提供支持。中国国产飞机进入非洲将不仅是进行简单的销售,还需要建立包含飞行员培训、技术支持和备件供应的完整售后服务体系,而艾维学院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有利于中国航空产业进一步试水国际市场。

  2014年8月,中国土木集团与索马里政府授权的项目执行团队联合国项目事务厅签署邦特兰州博萨索机场项目实施合同。按照合同,中土集团将在这里建设一条2.4千米的沥青路面跑道、2.1万平方米的停机坪以及滑行道等。

  博萨索机场的升级改造曾经历4次夭折,当地人对与中国的合作格外期待。中土集团第一批设备运抵时,当地媒体在头条全方位报道,之后也详细跟踪报道。报道说,“建设博萨索国际机场是邦特兰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看到中国企业的设备到场,让他们感到实现梦想又更进一步。”

  索马里人民的期待成为中国建设者们巨大的压力和动力。为赶工期,中土集团紧急调动人员、设备,组织两班施工人员,24小时不停休。这深深打动了索马里当地员工。不久前,沥青从中国运到索马里时,需要加班加点卸货运输,而当地工人和司机人手不够,需要中方人员支持,但他们却一起找到运输负责人说,让中方人员好好休息,他们有能力将所有沥青安全运到。经过当地工人一天一夜不间断的努力,这批沥青材料全部顺利地运到工地,保证了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工业园区成为合作亮点

  中国发展工业的先进理念,被埃塞俄比亚等多国借鉴,并与其发展战略对接,激活各领域合作的巨大潜力

  在三网合作不断推进的同时,中国与非洲的工业化合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不久前,记者在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和中国铁路建设集团二局共同修建的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沿线建设工地采访时,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市副市长阿登·法力哈讲述了该市与铁路的不解之缘。

  德雷达瓦市是埃塞第二大城市和工业中心。1897年,法国投资兴建了一条从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的铁路。由于铁路不能到达高海拔城市,因此选择在沿线的德雷达瓦建造一个补给站。随后的几十年间,铁路建设不断延伸,来自索马里、吉布提等国的商人不断聚集在此,从事贸易,德雷达瓦也从一个小小的补给站不断扩充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但后来,这条铁路因缺乏养护而严重老化,最终停止运营。失去了这条交通命脉的德雷达瓦市开始走向衰落,商人们纷纷离开,集市上不再喧嚣,街道弯曲狭窄人烟稀少,看不到现代化城市的气息。

  “现在好了,中国人不仅和我们一起修建了新铁路,还带来了工业园区的理念。”阿登·法力哈说。

  工业园作为埃塞俄比亚“持续性发展及脱贫计划”的一部分,受到埃塞政府高度重视。而位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杜卡姆地区的东方工业园,更得到埃塞总理海尔马里亚姆的关心与支持,不久前,他还特意到现场了解园区发展情况。

  走在园区内,绿地和现代化厂房相映成趣。在重庆力帆的生产线上,处处可见工人们忙碌的情景。“工业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非洲集聚投资的一个亮点,成为埃塞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示范项目,也为中国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平台。”东方工业园董事长卢其元告诉记者,目前工业园已完成2.33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标准型钢结构厂房近20万平方米,已入驻园区的20多家企业,主要来自水泥、制鞋、汽车组装、钢材轧制、纺织服装等行业。“我们计划在3年内引进80家企业,重点发展适合埃塞及非洲市场需求的纺织、皮革、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等产业,将以外向型制造加工业为主,拥有进出口贸易、资源开发、保税仓库、物流运输、仓储分拨、商品展示等功能,逐步形成工商贸综合功能区。”卢其元说。

  在埃及,中埃合建的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已经走过7个年头。经贸合作区紧邻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最近的埃及第三大港口苏哈那港仅2公里。截至2014年年底,起步区1.34平方公里已全部建成,吸引62家企业入驻,累计投资金额超过9000万美元,真正成为中埃经贸合作的“桥头堡”,被时任埃及总理易卜拉欣·马赫莱卜称为“中埃合作之城”。

  埃及泰达投资公司执行董事魏建青介绍说:“目前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已初步形成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和机械制造等五大产业园区,为当地创造了近2000个就业岗位。”

  来自中国的巨石集团公司无疑是经贸区内的明星企业。巨石埃及公司是埃及第一家先进的玻璃纤维生产企业。2014年5月投产的年产8万吨的生产线,是目前中国在埃及投资金额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建设速度最快的工业项目,同时也是中国在海外建设的首条大型玻璃纤维生产线,填补了中东、北非地区玻璃纤维制造业空白。

  马赫莱卜今年5月在视察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时表示,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不谋而合,必将激活两国各领域合作的巨大潜力。

  (本报记者蒋安全、倪涛、李志伟、王欲然、刘水明、王云松、韩晓明、李凉采写)

【编辑:查云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