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习近平访问伊朗成果:“里程碑”与“旗舰店”
视频:习近平同伊朗总统举行会谈来源:央视综合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高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3日公布。中国与伊朗两个文明古国就此翻开两国关系之新篇章,迎来意义非凡的里程碑。
两国关系水平获实质性提升——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伊朗之行的重要成果。
此番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4年再次访伊。当前,中伊关系正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李绍先认为,“目前,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签署并开始落实,伊朗百废待兴,可以说,这个国家36年来第一次面临整个经济启动的契机,习近平的访问意义重大。”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院长程彤称,伊朗核问题得以阶段性解决,作为伊核问题六国之一的中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习近平的此次出访再次充分体现了中国大国外交的姿态。
李绍先指出,从经济领域看,伊朗是中国“一带一路”构想在中东地区落实最具现实可行性的国家,“伊朗处在真正枢纽的地理位置,多年来国内稳定,与中国产能对接、能源对接的现实性非常强。”
习近平在23日与伊朗总统鲁哈尼的会谈中表示,中方愿同伊方加强“一带一路”框架内各领域务实合作。双方要把能源合作作为“压舱石”;把互联互通合作作为“着力点”;把产能合作作为“指南针”;把金融合作作为“助推器”。
鲁哈尼表示,新形势下,伊方愿同中方保持高层交往,深化经贸、投资、能源、金融、环保等领域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会谈后,习近平和鲁哈尼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以及能源、产能、金融、投资、通信、文化、司法、科技、新闻、海关、气候变化、人力资源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习主席出访的这一系列成果显示,伊朗正在呈现与中国‘一带一路’旗舰店级的对接成效,出现了政策、贸易、资金、基建和民心‘五通并进’的盛况。”
王文分析称,伊朗经济目前处在“喷发前夜”。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伊朗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148.21亿美元,居世界第23位,也是中东第二大制造业强国。伊朗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资源国。他认为,伊朗经济与社会发展在美国制裁下压抑了36年。随着伊核谈判获得重大进展,任何国际形势缓和都能使伊朗发展“触底反弹”。
较为扎实的工业底子、年轻而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口结构,使得伊朗具有巨大的发展势能,“伊朗有动力也有能力参与到‘一带一路’的构想中,我认为其期待的绝不仅仅是成为合作中的‘样板间’,伊朗希望成为‘一带一路’的‘旗舰店’,从目前情况看,前景颇为乐观。”
程彤认为,“习主席访问伊朗,双边在基础设施建设、通讯、能源合作方面达成相关协议,推动了两国间科技和人文交流。从长远看,人文交流最能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其作用有时甚至大过经济大单。”
对于中伊关系迎来的这一新阶段的“里程碑”,王文认为,它具体而又充满活力,“伊朗亟待全面发展,而与中国的合作将推动这种发展。举例说,中国地铁承建能力、技术与服务是全球性价比最高的,而未来伊朗有10多个城市都要建地铁。类似的合作未来将在各个层面进行,关于‘里程碑’与‘旗舰店’的精彩十分值得期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