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进高校薪酬改革 完善科技创新补偿机制
资料图。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中新网12月20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公布《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规划》指出,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高校研究人员聘用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对高校科技创新的补偿机制,支持高校推进人事与薪酬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与科研人员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相连的分配激励机制。
《规划》提出,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高校科技创新质量和国际学术影响力实现新的跃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增强;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机制基本形成;引领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支撑力量。
具体目标包括: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引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效果显著增强;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机制基本形成。
《规划》指出,全面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是高校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落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速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
要大力加强需求引导的基础研究,围绕可能催生重大创新和深刻影响未来发展的前沿科学领域、严重制约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民生领域等,组织高校积极参与脑科学、纳米科技等重大科学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
推进科技创新大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在高校培育和建设若干高水平国家实验室。发挥高校多学科交叉和人才优势,加强顶层规划和组织预研,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规划》提出,要深化科技与经济融合,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实现动力转换,是高校科技支撑发展的直接体现。要积极参与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撑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支持力度。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建立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营机制。
要加强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以全球视野和中国视角谋划智库建设。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特色高端科技智库,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重大决策中发挥有力支撑,在国际科技创新领域中拥有较大话语权。
《规划》强调,要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方式和聘用机制改革。启动高校科研队伍组织方式改革。鼓励高校自主设立科研岗位,推进高校研究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建立专职科研队伍。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校聘任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不断完善对高校科技创新的补偿机制,支持高校推进人事与薪酬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与科研人员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相连的分配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