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全面深化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

2017年01月17日 15:5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1月15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其间,习近平主席还将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并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奥委会。这是2017年中国元首外交的开篇之举。立足一国,面向欧洲和全球,此访必将深化中瑞伙伴关系,带动中欧整体合作,提振世界经济信心,推动全球治理变革。

  “我这次访问,是为巩固友谊而来,是为推进合作而来,是为共谋和平与发展而来。”习近平主席出席瑞士联邦委员会全体委员集体举行的迎接仪式时发表的致辞,充分阐明了中国对发展中瑞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全面深化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度期许。两国元首在会谈时积极评价中瑞关系,一致同意继续秉承开放包容理念,坚持走合作共赢道路,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瑞关系实现更好发展。这预示着两国关系从此迈上新台阶,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主席对瑞士的首次访问,将在中瑞关系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中瑞两国交往合作源远流长,在发展对华关系上,瑞士创造了多个“第一”。1950年,瑞士与中国建交,成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1980年,瑞士企业与中方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工业企业。2007年,瑞士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欧洲大陆国家。2013年,瑞士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欧洲大陆国家。2014年,《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实施,瑞士成为中国在欧洲大陆的首个自贸伙伴。另外,瑞士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是最早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国家之一。事实证明,建交67年来,中瑞两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不断深化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合作,中瑞关系已经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大小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的典范。

  当前,中瑞关系呈现深入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国高层往来频繁,政治互信达到新高度,20多个政府间对话磋商机制运转顺畅,使双方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保持了良好的沟通。两国经贸合作务实高效,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第七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是瑞士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国,2015年中瑞贸易总额达442.7亿美元,同比增长1.7%,在世界经济低迷、全球贸易下滑的不利条件下,中瑞贸易实现了逆势增长。两国金融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今年中国建设银行在瑞士苏黎世设立分行,标志着新的人民币清算中心在瑞士这一世界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正式启动。两国民间交往日趋活跃,双方已建立起17对友好省州(市)关系,中国的玉龙雪山还与瑞士的马特宏峰雪山结为姊妹峰。

  2016年4月,时任瑞士联邦主席施奈德-阿曼访华,双方确立了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定位。这是中国首次同外国建立以创新为标志的战略伙伴关系,客观反映了开拓创新是中瑞关系最突出的特点,同时也标志着中瑞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面深化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尤显重要,既可以造福两国人民、带动中欧关系发展,也可以为当今国际关系稳定发展、世界经济复苏、贸易自由化作出积极贡献。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加深两国人民传统友谊,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充实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推动中瑞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并共同为推进世界经济复苏注入积极因素。”

  全面深化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要保持高层交往,发挥两国各层级对话和磋商机制作用,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要创新务实合作,通过建立中瑞高水平创新合作等平台,推动两国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创新合作,加强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合作。要加强人文交流,以签署中瑞新的文化合作协议、中国在伯尔尼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中瑞旅游年为契机,扩大两国民间和青年交流,巩固中瑞关系社会基础。要完善中瑞自由贸易区,共同维护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利用亚投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等多边合作平台,助力中欧“一带一路”合作。

  中国和瑞士,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个是最富有的发达国家和永久中立国。习近平主席此次历史性访问,有力推动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全面提质升级,为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深化注入新活力。我们相信,中瑞关系将继续走在中国同欧洲乃至西方国家关系的前列,对中欧关系发展必将起到重要推动和示范作用。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