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为精准治霾开出四剂“药方”

2017年01月19日 01:45 来源:新华社 参与互动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题:专家为精准治霾开出四剂“药方”

  新华社记者高敬、侯雪静

  面对频发的重污染天气,如何对症下药,精准治霾?17日至18日,环境保护部召开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及趋势分析学术研讨会。全国大气领域的数十位专家参会,为大气污染防治“把脉开药”。

  抓源头:工业排放仍是第一大户

  专家认为,“大气十条”发布实施3年多来,取得积极成效。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优良天数比例提高2.1个百分点。

  秋冬季是重污染高发季节。数据显示,2016年,进入冬季以后全国空气质量不升反降,11月、12月份PM2.5浓度分别上升7.4、5.4个百分点。京津冀区域11月至12月发生6次重污染过程,PM2.5浓度同比上升6.4%。

  专家指出,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较大幅度拉升了全年PM2.5平均浓度,影响了公众对全年空气质量改善的感受,成为现阶段大气污染治理的焦点和难点。

  从污染物排放看,与会专家认为,“大气十条”促进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快速下降。但京津冀地区的排放强度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相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了30%左右。

  谁是污染物排放的最大“元凶”?

  专家的结论是,工业排放仍是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次PM2.5及挥发性有机物的第一大排放源,民用排放是一次PM2.5的重要排放源,交通源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重要排放源。

  找成因:人为和天气各有贡献

  与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大气污染显著不同,我国当前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是以PM2.5和臭氧为代表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多种污染物都以很高的浓度水平存在。

  导致重污染天气频发的成因是什么?专家指出3方面的主要原因,即污染物一次排放、二次转化以及气象条件。

  专家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排放大幅增加,且高密度地集中在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这是重点城市群大气污染频发的根源。

  细颗粒物二次转化的过程复杂。研究显示,除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氮氧化物转化为硝酸盐,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次有机气溶胶等过程外,还存在这些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产生“1+1>2”的大气污染生成效果。

  气象条件是大气污染形成的外因。在排放基本相同的前提下,不利的气象条件会导致更严重的污染。研究显示,2013年以来京津冀区域的气象条件整体不利,2014年比2013年转差17%,2015年比2013年转差12%,2016年气象条件总体不利,特别12月是我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12月,全国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情况偏高2.6℃。

  同时,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使大气层结更加稳定,这是国际上已形成的共识。2016年冬天,英、法、韩等国也遭遇了空气污染现象。

  开药方:四方面助力精准治霾

  专家指出,要真正实现科学治污、精准治霾,必须在准确预判气象条件变化的基础上,规划和设计大气污染防控的方案,包括精细准确的重污染应对措施。建议重点加强四方面工作:

  一是构建清洁煤供应体系,推动煤炭高效清洁集中利用。有效控制煤炭消费规模,加强散煤治理,严格市场准入标准;有序淘汰民用散烧煤和10吨以下燃煤工业锅炉,提高终端用能的非煤化比例,建议实施冬季替代散煤的电价补助。2030年,京津冀煤炭集约化利用提高到90%以上,农村散煤削减50%以上。

  二是结构减排和工程减排结合,推进工业烟气污染深度治理和超低排放控制。2020年基本淘汰钢铁、电力、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全面实施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控制工程;非电行业实现达标排放,并有序推进超低排放技术的试点和示范;石化化工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较2015年削减50%以上。

  三是全面实施轨道和公交都市战略,重塑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鼓励绿色可持续的出行模式,强化道路和非道路移动源全生命周期的排放控制和监管,开展柴油机领域的清洁化专项工程,推进“新能源汽车行动计划”。

  四是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的系统科技支撑体系。尽快率先启动京津冀环境综合整治重大工程的大气防治部分,深入推进联防联控。加强区域一体化的大气污染监测网络,动态污染源清单和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精准管理新阶段。

【编辑:吉翔】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