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文交流助力民心相通 为中澳关系添活力

2017年03月20日 18: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李克强将对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正式访问  来源:央视综合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22日开启澳大利亚之行,让中国人再次将目光投向这片广袤的土地。

  中国与澳大利亚虽然相距数千公里,但在地缘政治上同属亚太地区,在足球世界杯中同属亚洲区,而且,中国已经成为澳第一大国际学生和旅游收入来源国,这一切都让中国人对澳大利亚并不陌生。

  一个月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向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捐赠2000万美元,让这所位于澳新南威尔士州且规模不大的高校在中国年轻人中迅速登上“热搜榜”,也让澳中友协这个为两国民间交往做了大量工作的机构更为人知。

  上世纪80年代初赴澳留学的张勇先曾受过澳中友协的帮助。在他的印象中,那时候中国留学生少,普通澳大利亚人对中国了解少,中国学生的勤奋、上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澳大利亚人对中国留学生普遍友好。在澳大利亚十多年间,张勇先交到了许多朋友。

  张勇先现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这家开设于1999年的研究中心是中国高校关于澳大利亚研究方面开设最早、影响最大的机构。张勇先表示,这几年类似的澳研中心在中国其他一些知名高校渐渐设立起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澳大利亚对中国越来越重要。

  “类似的澳研中心在中国有36家,比美国、印度等国别的研究中心都多,这说明中国学者对澳研究有浓厚兴趣,也有致力于两国友好的一些民间机构和人士资助的身影。”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刘树森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两国有相通之处,也有隔膜之处,其中原因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去深入探讨,这是研究中心存在的价值。此外,研究中心也能做大量“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加强两国的民间往来。

  在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担任外国专家的澳大利亚学者马克林获得过中国政府“友谊奖”,半个世纪来,马克林60多次访华,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他撰写的《我看中国》一书,获得过“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演讲时,专门提到了马克林。

  张勇先告诉中新社记者,人大澳研中心有8位像马克林这样的外籍专家。越来越多的学者、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去,特别是澳学者、学生到中国来,改变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与年轻一代加强交流,是两国未来关系的希望。

  2015年初夏,一批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学习中文的孩子来到中国,在参观名胜古迹、与同龄人交流之外,还受到中国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的亲切接见,也让外界看到中国政府对两国年轻一代交往的重视。

  近年来,中澳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两国互办文化节,中国的民族舞剧、演唱会、茶文化艺术展、民族音乐会等都把澳大利亚设为重要一站。中国在澳建立了14个孔子学院和67个孔子课堂,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开始学习汉语。操一口流利汉语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成为在普通中国人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任总理。

  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发起的澳大利亚文学周活动已进入第十个年头,同时文学周也走进北大、人大等高校,成为年度固定交流节目,包括《荆棘鸟》作者考琳·麦卡洛、《辛德勒名单》小说作者托马斯·肯尼利等都曾来华与读者交流。

  “2014年习近平访澳期间表示要实施好‘新科伦坡计划’,扩大两国学生双向交流。”张勇先认为,目前看来中国学生出去的多,澳大利亚学生来的相对较少,当然与两国教育水平、人口差距有关,但也说明还有很大作为空间。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走出国门,他们作为民间外交的生力军,正在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表。

  刘树森表示,中澳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存在分歧很正常。在政治互信、经贸往来之外,人文交流和民间往来是民心相通的重要一环。目前中澳在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已经展现勃勃生机,但要在两国民众之间架起更多沟通桥梁,还需各方进一步努力。(完)

【编辑:王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