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媒:习近平演讲增信释疑 彰显“一带一路”强大生命力

2017年05月15日 18:18 来源:国际在线 参与互动 
法媒:习近平演讲增信释疑彰显“一带一路”强大生命力
    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马占成 摄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14日在北京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法国媒体《欧洲时报》5月14日发表评论文章称,在这场中国主场举办的“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规格最高的国际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向世界阐释了更为完整、更为系统的“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与内容,让“一带一路”焕发了更强的生命力。

  文章评价称,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者,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再次表达了这项倡议和平与合作的本质。可圈可点的是,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用五个“不会”,即“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以及“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来强调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这相当于对外界关于“一带一路”的质疑做出了鲜明的集中回应。

  文章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最大公共产品,涉及的区域广袤,合作成员众多,治理模式深刻,操作层面繁杂,都是前所未有的。也正因为如此,“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至今,在国际社会经历了一个从疑惑到争议再到支持的过程。这是一个新事物为外界接受所要经历的常态过程。

  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约1500名代表出席。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对“一带一路”建设态度较冷的多个欧美大国也派出代表与会。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既缘于“一带一路”建设三年多来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惠及多国的成果,也与这几年来中国不断表明共建与共赢的态度有关。

  近十年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这使得“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了“雪中送炭”的公共产品。无论是基于摆脱困境的需要,还是参与其中获得利益的诉求,都显示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劲发展空间。一项公共产品的持久力,更取决于它的价值理念能否最大程度地为公众所接纳。透过这几年来中国的阐释不难看出,“一带一路”建设背后包含的价值理念,具有明显的和平友好、文明包容特质,与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与认知是吻合的。这才是这项倡议能够为世界逐渐接受,继而受到欢迎,以致在未来能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并可能有更多国家、组织参与进来的根本原因。

  文章还表示,除了合作属性,“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属性也是其为世界逐渐认可的关键。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不确定性增加、“黑天鹅”事件频发、“逆全球化”现象增多的背景下,创新与改革成为广泛共识,“一带一路”建设无疑切中了这种关切。这种革新意识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唤醒世界古丝绸之路记忆的同时,又赋予其全新的时空涵义;二是与当前全球治理侧重规则治理不同,“一带一路”倡议更加注重非制度层面的沟通与互动,不急于签署难以落实或分歧较大的规则、制度,减少了不确定性,增加了灵活性;三是在进行理念创新的同时,也注重贸易、金融、政策、人才、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提升了参与的便捷性,也使这一公共产品能带来更多“获得感”。

  全球化时代,中国从未停止与世界的互动,从中国商品“走出去”到中国企业“走出去”,从中国资本“走出去”到中国文化“走出去”,在这一过程中,有共识、有分歧,有收获、有失去,均属正常。但总体向好的态势,使中国逐渐展示出其追求和平、推崇共赢、敢于担当的大国形象。在此基础和经验之上,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带一路”公共产品,一定会获得更广泛的响应,焕发更蓬勃的生命力。

【编辑:刘湃】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