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又有一位中国人当上了国际组织高官

2017年06月10日 08:48 来源:国是直通车 参与互动 

  中国人入主国际组织,几乎平均每年一位。

  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任命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接替吴红波,担任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吴红波的任期将于今年7月31日结束。

  刘振民现任中国外交部主管亚洲地区、条约法律、边界与海洋事务的副部长。此前,他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代表和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副代表和特命全权大使等职。

<a target='_blank' href='//www.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记者 杨可佳 摄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古特雷斯在任命通告中表示,刘振民具有30多年的外交工作经验,高度关注双边、区域和全球问题。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他深入参与了气候变化谈判,包括达成《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同时,还广泛参与了包括保护南极和海洋在内的全球环保行动。多年来,他通过多种方式一直在持续地强调和倡导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沉默的角色”

  转化为“积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接连出现在国际组织的重要职位中。然而,上世纪70年代的情况并不像如今这般乐观。

  1971年虽然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此后漫长的三十余年里,中国人除因历史因素非竞选即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等职位外,极少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高层职位竞选,其他一些非联合国系统的国际组织也鲜有中国人进入领导层。

  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国面孔”,是世界银行原常务副行长章晟曼,他于1995年开始担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秘书长。

  从2003年开始,中国“缺席”国际组织领导层的局面大为改观。之后的十余年,中国人当选国际组织高官的消息不断传来。

  2003年,曾在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中担任法律顾问的史久镛当选国际法院院长,成为国际法院自1946年成立以来的首位中国籍院长;同年12月,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当选国际展览局主席。

  2005年,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主席。

  2006年,香港的陈冯富珍当选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开华人主政国际组织先河”。

  2007年,沙祖康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同样也是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这一年的沙祖康,是继唐明照、毕季龙、谢启美、冀朝铸、金永健、陈健之后的第七位中国籍副秘书长。

  2008年,北大教授林毅夫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这一任命令世人瞩目,因为他是首位在世界性金融机构担任要职的中国人。

<a target='_blank' href='//www.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记者 骆云飞 摄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2010年,唐虔被任命为教科文组织负责教育事务的助理总干事。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他不仅是1944年以来IMF首位中国籍副总裁,更成为了史上首位进入该组织高级管理层的中国人。

  此后,林建海在2012年起担任IMF秘书长一职。同年,蔡金勇当选国际金融公司首席执行官,成为国际金融公司历史上第一位担任该职务的中国人,也成为继林毅夫后近年来又一在世行集团内担任高职的中国人。

  2013年更是迎来了中国人担任国际组织高官的小高潮:6月,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当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8月,中国驻世贸组织大使易小准获任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徐浩良被任命为联合国助理秘书长;9月,鞍钢总经理张晓刚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11月,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

  2014年,赵厚麟当选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他也是国际电信联盟150年历史上的首位中国籍秘书长。

  2015年,柳芳担任国际民航组织的新“掌门人”。同年,中国财政部前副部长金立群被任命为亚投行的首任行长。

  2016年,财政部官员杨少林被世界银行任命为首任常务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

  而此次刘振民的履新,无疑为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力量”再度增添一颗砝码。

  中国迈向世界的步伐

  会越来越快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在接受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中国人走上国际组织领导层,原因在于中国综合实力的增长以及世界需要“中国声音”。

  “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随着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随之提升;二是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如‘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缺陷日益凸显,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良好,‘中国模式’为世界提供了发展信心和动力。”竹立家说。

  中国一位曾在联合国任职的外交官介绍称,一般来说,国际组织对于其国际职员的来源都有具体的原则,比如公平地域原则、能力原则、会费比额原则。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中国向各国际组织缴纳会费也大幅增加,客观上为更多中国籍人员到国际组织任职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观点认为,与13亿人口的基数相比,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比,国际舞台上中国面孔目前依然太少,“中国声音”还不够响亮。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副院长王逸舟也曾表示,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国际组织担任了重要职位,但是中国的参与度仍然落后西方国家,甚至落后印度和韩国。

  对此,竹立家则表现得很有信心。他向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未来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会越来越大,速度会越来越快。

  如何让更多的中国人有机会去国际机构任职和发挥作用?专家指出,除了向已有的传统国际组织输送更多人才外,中国还应拓展渠道,倡导设立新的国际组织。(冯玲玲)

【编辑:陈海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