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遭性侵案频发 性教育进课堂为何这么难?
视频:《新闻1+1》:防性侵,教育还能再做些什么? 来源:央视新闻
未成年人遭性侵案件、过早的性行为造成伤害时有发生,这与教育羞于谈“性”不无关系。然而,儿童性教育往往“羞羞答答”,缺乏系统、全面、科学的课程——
性教育“大方”进课堂缘何这么难
本报记者 李丹青
新学期开始,成都的张雅楠为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购买了一套《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她在选性教育书时一头雾水,学校负责性教育课的老师向她推荐了这套书。
未成人遭性侵案件时有发生,这与性教育缺失不无关联。然而,近来《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的性教育课程仅在一些省份的个别城市试点,性教育缺乏实质进展。
这门课她们只能听,没有书籍可看
女儿刚上一年级时,班上的老师向张雅楠和其他家长征求意见:“愿意开设性教育课程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家长们带着孩子自愿走进了开放式的性教育课堂。
张雅楠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第一节课是“我从哪里来”。老师结合卡通和讲故事的形式,把很多自己难以启齿的孕育、生殖器官、隐私部位等信息教给孩子,还会告诉他们自己的隐私不能裸露,不能给别人摸碰。
虽然经常给孩子买书,但张雅楠几乎没在书店见过性教育类型的书籍,“可能放在角落,我没见到过”。虽然经常和周围的妈妈们交流育儿心得,但是性教育的话题,她们从未谈及。
老师在课堂上讲得专业易懂,平时女儿在家吃饭时,会不经意地和她聊到“精子”“卵子”,这些让张雅楠很惊讶:“她对这些信息,完全没有成年人的遮遮掩掩。甚至最近我跟她讲到性侵害时,她会告诉我,遇到这种情况自己应该怎么办。”
过去的三年,但凡有性教育课,张雅楠都会和孩子一起听,还经常和老师、其他家长讨论,“不再像过去那样,觉得这些不能拿到台面上说。”但和其他的课程不一样,这门课上她们只能听,没有书籍可看。因为害怕在家和孩子交流时,自己的表达不专业,张雅楠向老师求助教材,却被告知“没有教材”。她只能央求老师分享上课的课件。
四年级开学前,老师告诉张雅楠自己要转校没办法给孩子上性教育课了,张雅楠有点焦虑:“孩子慢慢大了,对性知识的困惑会越来越多,如果没有老师教,这可怎么办?”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日前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86.55%的儿童没有上过防性侵课程;7.17%的儿童有过或经常遭遇未经本人或家长同意被碰触隐私部位,存在被性侵的风险;被问及“未经同意被碰触隐私部位是否知道如何应对”时,30.48%的儿童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此外,由于性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很多危害的发生,其中一大危害便是未成年人人工流产人数众多,这对她们的身体发育将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在老师的推荐下,张雅楠购置了一套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她准备开学了,慢慢读给孩子听。
学生不缺乏对性的了解,却大多不科学
在四川省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兼职做了10年小学性教育工作,语文教师杨蓉手中的“教案”几经更换。
10年前最早开展性教育时,杨蓉使用的是一本叫《成长与性》的儿童读本。她借助读本的内容做教案,再给学生上课,“这时候的性教育课程,主要渗透在语文等主课里,教得比较小心,叫幸福人生教育和健康课。”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制了一套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生活·生命与安全》,这让杨蓉和其他从事性教育的老师兴奋不已。
因为教材里“热爱生命”的章节,有一些内容与性教育比较契合。“有课时有教材就可以名正言顺。”结合教材,他们自己开发了一套包括教案、课前资料储备、课后指导的“教师用书”,再给学生上“安全课”。
2014年,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编写而成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出版。因为这个读本跟国际性指导纲要契合,杨蓉和基地的其他老师开始依据此,拓宽性教育内容,“做了一套四川省教师教学的资源包”。
尽管性教育课上,老师使用的“教案”或教师用书一变再变,但是学生没有教材的现状始终没变。
从事多年的性教育教学工作后,杨蓉发现,一些孩子虽然没有接受过性教育,但他们对性的了解并不缺乏,“随着信息量的增大,孩子对性的信息量也在增大,他们的了解越来越接近真实,但可能是在网络等渠道获得的,所以不一定科学。”
让杨蓉欣慰的是,她前两年告知家长这件事时,一些家长有疑虑,他们会来观课,听一堂才放心。新学期刚刚开过家长会后,杨蓉看了看家长填的“知情书”,所有家长签的都是“同意授课”,“他们的态度日渐转变,觉得这个课程很好,巴不得教师赶紧讲”。
科学系统的性教育亟须走进课堂
“儿童性教育教材是没有的。”问到性教育教材,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四川省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主任胡珍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胡珍说,“现阶段的义务教育中,确实依托了很多途径把性教育的内容放进去。”胡珍说,比如生理卫生课讲青春期的常识,依托是生理卫生知识,讲人体结构和生长发育时进行性教育;比如讲预防艾滋病时,讲到途径预防时,会涉及性行为的安全,这也算是性教育,但这是为了配合预防疾病来讲的防治知识。
在胡珍看来,这些性教育知识是片面的、散点式的,“严格地说,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期间,系统、全面、科学的性教育课程是没有的。”
“从全国范围来看,性教育课程处于没有教材的状态。部分试点学校,有教师用书,或者教师用的参考材料,但学生都是没有教材的。”胡珍说,一些有教材的课程终于有一点涉及性教育的内容,“可是让我们失望的是,老师不会讲,他们没有培训过,不知道怎么讲,所以宁可不讲,这就失去了课程和教材的意义。教材是要教的。”
有专家指出,无论从降低青少年性问题的危害、预防性侵害,还是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性道德,对儿童、青少年学生开展科学系统的性教育,都是很有必要的。性教育,一方面要讲清楚健康的性、爱、家庭、伦理。一方面就是如何防止性侵害。
然而,儿童性教育目前阻力重重,像张雅楠女儿所在的学校这样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学校只有极少数,多数学校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此外,不少家长对推动儿童性教育抱有担忧心态。
日前,杭州萧山一位小学生家长在微博上晒出一张含有“男女生殖器相关介绍”的图片,吐槽学校发放的性教育书籍《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尺度太大,网络上讨论热烈空前。
杨蓉表示,这本书的内容科学而全面,在教给孩子时不会有负面影响,“其实我自己的孩子五岁时就知道‘性交’这个词,她想要去了解孕育这个过程。书是科学的,只是成人已有的固化的性观念不能接受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