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先行 年底“四大班子”率先搬迁
不带“城市病” 通州跑步“对表”副中心
年底市“四大班子”将率先搬迁,通州正在加速规划先行、提升环境,力求建成没有“城市病”的示范区
副中心
今年9月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其中,“一副”即为北京城市副中心。
新总规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总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外围控制区即通州全区约906平方公里,进而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
到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区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框架基本形成,主要功能节点初具规模;到2035年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北京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有效治理‘大城市病’。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担着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历史责任,要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规划建设管理。”今年9月底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对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如此描述。
根据计划,今年年底,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将投入使用。据官方披露的搬迁方案,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机关将率先搬迁。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通州区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也在加速推进。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曾在公开场合如此描述未来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一个没有城市病的城区,一个人们向往的地方。”
一个没有“城市病”的城市副中心将以怎样的面貌示人,可以从越来越整洁的街道看到,也可以从清澈的大运河水面上看到。目前,通州区正在下大力提升环境,与副中心的建设高标准“对表”。
【疏解】
废品回收市场清退,将按照规划还绿
“您这一车拉出去30多吨,一共清了五六千吨了吧?”
“没这么多?您脑瓜子一算不就出来了吗。”
9月21日,通州邓家窑顺原晟兴再生资源市场的一个办公大院,永顺镇南街巷长齐春秀坐在花架下的石凳上,和废品回收的小老板李国勇聊天。
这一天,对于他们两人都不寻常。对通州区而言,也是不寻常的。清点完财物,这个废品回收点就要关门了,李国勇是该再生资源市场的最后一位撤出者。随着他的搬出,通州区基本实现了无大型废品回收点的目标,提前完成了这一环境提升任务。
城市的废品行业存在已久,通州区至少有20家成规模的回收市场,市场里商户集中,占道、乱堆放,臭气难闻、噪音扰民,这都是多年来饱受诟病的老问题,也是“大城市病”的一个突出现象。
通州环境治理的步伐明显在加快,齐春秀也能感受到。她清退这两处回收站,半个多月都是连轴转。
“8月25日下达的文件,说要低端产业从通州区退出,我这里主要负责清退所有废品回收市场,这是通州区最后的两家,我们内部定了要15个工作日完成,急啊。”齐春秀说。
位于永顺镇的这两家废品回收市场中,邓家窑这家都是收废铁、钢筋的,一共55户,每一户500多平米的院子里都堆满着“钢筋铁骨”,如果需要清除,必须采用机器进行剪切、压缩处理后,再由大货车将废品拉出。
最终,通州区最后两家废品回收市场清退完毕。在此次清退两家再生资源市场的工作中,共涉及建筑面积6万多平米,清退100余户,逾千人。
2016年以来,通州区清退各类再生资源回收市场18家,清理站点840个,腾出土地共计1500亩。
据有关部门介绍,下一步,计划对这些腾退的区域按照副中心总体规划进行建设,部分建成公共绿地,为城市副中心增添绿意。
据了解,到2017年底,通州将完成全部工业大院、全部“小散乱污”企业、全部低端种养殖小区的清退。
【定位】
通州环境提升与副中心高标准“对表”
目前,距离年底还有不到3个月,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即将迎来率先进驻的单位,通州区环境整治还在继续与副中心建设要求“对表”。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
北京城市副中心就是通州新城的范围,面积大约为155平方公里。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认为,这次会议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意义提升,意味着通州的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副中心的范围不仅仅是新建区域,而是扩展到通州整个区域。
赵弘认为,这既是解决破解城市治理难题的有利探索,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一条新路,即通过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及城市空间功能的再配置,实现城市协调发展。这也体现了中央对北京寄予厚望,北京要高品质高水平地建设副中心,为全国其他城市破解城市病、寻求新的城市发展理念进行示范和表率。
相关建设单位负责人介绍,建设城市副中心是调整优化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疏解中心区过多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城市新空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这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其步骤是以市级机关率先启动搬迁,带动其他功能,带动人口和产业的疏解,是带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工作。
今年年初召开的北京市“两会”期间,蔡奇参加了通州代表团审议。他表示,从现在开始就要避免“大城市病”,通州所做的“腾笼”不要急于填满,而是要做好规划,全力保证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精品力作。
蔡奇在回答代表提问时强调,打造城市副中心不能局限于155平方公里范围,要带动通州全境906平方公里的发展,受益者是通州全区老百姓。
【环境】
加快环境建设速度,拨5亿元“整容”
其实,这场城市对抗脏乱的战役早就打响。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时指出,“站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纪的眼光。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不但要搞好总体规划,还要加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根据北京市最新的工作部署及今年的通州区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继续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区域将改头换面。
市直23个部门抽调100余名骨干组成工作组,全面到岗到位,与区级各部门实现全面对接。聚焦城市规划设计、交通管理服务、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12个领域,提升城市副中心管理水平。
今年3月初,通州区召开城乡环境建设及综合整治推进千人大会,全面打响城乡环境建设及综合整治的大会战。
通州区委书记杨斌指出,通州目前面临的四项“大考”,其中就提到加强城市化力度,提升人民生活环境。
通州区区长张力兵表示,每一名通州人,都要坚定地从我做起,勇敢地从我担当。要对照副中心“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定位来想问题、找差距。
今年,通州区还拿出5亿元用于4个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这4个区域覆盖了副中心主要功能区,以及与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相邻的区域。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表示,避免副中心建设中出现“大城市病”的隐患,建成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意味着通州的定位要避免“摊大饼”,要把宜居作为主要目标。从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的多个角度,保证城市的科学定位和有序发展。
【规划】
邀请顶尖设计团队,避免走“城市病”老路
“副中心规划是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开展的,我们坚持世界眼光、高点定位,突出以疏解作为‘牛鼻子’,突出生态环境建设,突出历史文脉的传承,打造世界一流和谐宜居的城市副中心。”北京市规划国土委主任魏成林这样表述城市副中心的规划思路。
目前,规划部门已经基本完成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6个重点地区的详细城市设计,正在编制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州区906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
据相关建设单位负责人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邀请了全球最顶尖的12家规划设计团队参与。城市副中心建筑广泛应用了世界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标准、材料及工艺,全面推广绿色建筑的理念,大量使用了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装配式建筑技术,努力建成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的示范区。
这些方案都体现了生态城市的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力求建成没有“城市病”的示范区。
据介绍,未来,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绿色空间将占到约40%的比重,有大约20处10公顷以上的集中绿地,规划集中建设区内约有15平方公里的绿色空间。仅在规划集中建设区中的绿地,就几乎相当于原崇文区行政辖区的面积。到2030年,城市副中心要建成38个公园,群众出门500米就可以进入公园绿地。
副中心建设的同时,将加快配备教育和医疗资源。据通州区区长张力兵接受采访时透露,人大附中入驻通州三中,北理工附中入驻潞州中学,首师大附中入驻通州师范学院原址,北京二中分校通州校区改造等项目,将实现通州本地教育资源的提升。
同时,人民大学的通州校区、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景山学校通州校区等一批新的引进学校也将加快建设。北京五中通州校区今年年底将竣工,明年全面投入使用。
另外,今年年底安贞医院通州院区要开工建设,人民医院通州院区明年投入使用,儿研所、妇产医院已经确定落户通州,将服务副中心的发展。
【交通】
加密轨道网络,拟从结构上缓解拥堵
今年年底,北京市“四套班子”将启动搬迁,未来将有更多的人来到副中心。
北京市规划国土委主任魏成林在做客广播节目时透露,未来纵横发达的交通网也将密织在副中心,从出行结构上解决交通拥堵这个城市病。
按照规划,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新城之间,将构建“七横”“三纵”的轨道交通线网,五横两纵的高速公路、快速路网络;在城市副中心内则将加密路网形成小尺度街区,从而实现宜居宜业和职住平衡。
其中“七横”指平谷线、京唐城际、市郊铁路、M6线、八通线、M7线和R1线;“三纵”指M17线、S6线、城际铁路联络线。
而联系中心城区和副中心的“五横”“两纵”也有讲究。其中,五条横向通道指潞苑北大街、广渠路东延等;联系副中心和东部地区的两条纵向通道指六环路和密涿高速公路。
加强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新城的交通联系,提高通勤能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中心城区人口随功能转移,实现宜居宜业、职住平衡。据透露,规划中通州将有60万至80万就业人口,这部分人要尽可能住在通州区,才能最好地解决交通问题。
“站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纪的眼光。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不但要搞好总体规划,还要加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高度重视绿化、美化,增强吸引力。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
新京报记者 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