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乡村医生贺星龙:行医17载出诊行程40多万公里

2017年10月16日 11: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乡村医生贺星龙:行医17载出诊行程40多万公里
    妻子陈翠萍和贺星龙同在黄河边的贫瘠小山村长大,一样的成长环境和奋斗目标促使他们走到一起。 马俊明 摄

  中新网太原10月16日电 题:(十九大代表风采)乡村医生贺星龙:村民健康是最大牵挂

  作者 杨杰英 范丽芳

  全国十大最美医生”、全国卫生系统“平凡英雄奖”、“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中国好医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这些头衔体现着十九大代表、山西乡村医生贺星龙的荣誉;行走乡村17载,出诊次数高达17万次,骑坏7辆摩托车,累计行程40多万公里,可绕赤道10圈……这组数据则呈现了他艰难的行医之路。

  “其实,我还是最喜欢‘乡村医生’这个称呼,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代表着我的责任。”用贺星龙自己的话来讲,心里最牵挂的,还是十里八村村民的健康。

三年的卫校生活,贺星龙刻苦学习,省吃俭用。“我知道,每一分钱都是乡亲们的血汗钱。”贺星龙坚守着一个信念,毕业后回村服务乡亲。 马俊明 摄
三年的卫校生活,贺星龙刻苦学习,省吃俭用。“我知道,每一分钱都是乡亲们的血汗钱。”贺星龙坚守着一个信念,毕业后回村服务乡亲。 马俊明 摄

  从小立志当村医

  山西临汾市大宁县,沟壑纵横,十年九旱,自古以来就是苦瘠之地,贺星龙出生长大的乐堂村更是偏僻艰苦。

  “我小时候,村里没有医生,更谈不上什么医疗条件。乡亲们生病后,总是小病靠忍,大病靠扛。”贺星龙说,在他12岁时,爷爷因病离世一事对他影响特别大。“爷爷生病后因诊治不及时去世,当时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学医。”

  1996年,贺星龙如愿考上运城卫校,在缺医少药的农村,他成了全村人的骄傲。然而,由于家境贫困,无力承担学费,贺星龙曾一度想要放弃自己的学业和梦想。乡亲们听说以后纷纷主动解囊,为他凑齐学费。

  三年的卫校生活,贺星龙刻苦学习,省吃俭用。“我知道,每一分钱都是乡亲们的血汗钱。”贺星龙坚守着一个信念,毕业后回村服务乡亲。

  2000年,结束实习的贺星龙面对留在县医院和医药公司的工作机会,不顾亲戚同学的劝阻,坚持回到乐堂村。贺星龙的妻子陈翠萍回忆,“当时有许多外出发展的机会,星龙都一口回绝。大家都不能理解,我也抱怨过,后来他给我讲了乡亲们资助他上学的事,我才理解他的想法。”

“周边28个村4600多村民,有谁身体不舒服,从来都是一个电话,随叫随到。”贺星龙说,为了报答乡亲们,从一开始当村医就向民众承诺,“24小时上门服务。 马俊明 摄
“周边28个村4600多村民,有谁身体不舒服,从来都是一个电话,随叫随到。”贺星龙说,为了报答乡亲们,从一开始当村医就向民众承诺,“24小时上门服务。 马俊明 摄

  乡村行医十七载

  在贺星龙回村之前,贫穷落后的乐堂村没有医生,药品和医疗器械也十分匮乏。贺星龙在一孔土窑洞里建起了简易诊所。刚开始,村民们对贺星龙还抱有怀疑。直到他将一个被医院下过三次病危通知书的上乐堂村张立山老人从生死边缘拉回来,他的医术才被村民们真正认可,找他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最初看病出诊时,没有交通工具,贺星龙只能用扁担挑着沉甸甸的出诊包,靠步行,翻山爬坡,涉水过河。“冬天在雪地里走,脚差点被冻伤。家人心疼我,买来一辆二手自行车,方便我出诊。可雨雪天自行车没法骑,怕耽误病人病情,我就贷款买了辆摩托车。”

  徐家垛村的贺德明老人在当年解放西安时负伤留下残疾,复员后一直在老家生活。10年前,老人患上了严重的前列腺增生,一旦发病,插上排尿管才能正常小便。由于病情不定期发作,发病后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贺星龙都会及时赶过来给他处理。10年来,每路过贺德明老人家门口,贺星龙都会主动进去看看老人,以便随时掌握老人的病情。

  云居村村民冯建中的老伴有次发高烧,贺星龙冒雨赶来为其治疗。“那天下着大雨,他赶来我家的时候已经浑身湿透,衣服上满是泥,心疼得我一直掉眼泪。我老伴也责怪他为什么不避避雨再来,他说如果不及时退烧会引起很多病症。”待冯建中老伴病情好转后,贺星龙又急忙赶往另一个患者家中。用冯建中的话来讲,“这个孩子为了病人,不惜自己的命。”

17年来,贺星龙一直恪守这一承诺,行程达40多万公里,可绕赤道10圈,用烂12个行医包,累计出诊约17万人次,免收出诊费达35万余元,并长年照顾孤寡老人和残疾病人,赢得了乡亲们的口碑。 马俊明 摄
17年来,贺星龙一直恪守这一承诺,行程达40多万公里,可绕赤道10圈,用烂12个行医包,累计出诊约17万人次,免收出诊费达35万余元,并长年照顾孤寡老人和残疾病人,赢得了乡亲们的口碑。 马俊明 摄

  被誉为“最美村医”

  “周边28个村4600多村民,有谁身体不舒服,从来都是一个电话,随叫随到。”贺星龙说,为了报答乡亲们,从一开始当村医就向民众承诺,“24小时上门服务。”

  17年来,贺星龙一直恪守这一承诺,行程达40多万公里,可绕赤道10圈,用烂12个行医包,累计出诊约17万人次,免收出诊费达35万余元,并长年照顾孤寡老人和残疾病人,赢得了乡亲们的口碑。

  冯建中说,“我们都有星龙的名片,有个头痛脑热的,只要一个电话,星龙就来了。”不仅仅是看病治疗,有的村民家里水管坏了、电视没信号了、甚至是手机操作失误等问题都会打电话给贺星龙,许多村民早已把他当作家人。

  “有钱看病,没钱也看病。这娃从来没有张口要过钱。我现在还拖欠星龙的医药费。”索堤村的庞润娥经济拮据,只能等秋收过后卖了粮食有了钱再结算。

  贺星龙家有7本厚厚的账本,上面记载着近年来患者赊欠医药费的账目。“这只是近4年的账目,以前的,我已经全烧了。”贺星龙说,“村民生了病,总不能因为没钱,就不给他看吧?那我当村医还有什么意义?”17间年,贺星龙为13名五保户患者免除医药费4万多元,但他自己至今还背负着几万元的债务。

  在贺星龙诊所的墙上,有一面患者送的锦旗上写着“黄河优秀儿子,乡村最美医生”。对贺星龙来说,让村民不受病痛折磨,尤其是老人健康安享晚年是他的愿望。贺星龙说,“我是黄河的儿子,也是这些无依无靠老人的儿子。”因此,为五保户免费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亦是贺星龙的一项重点工作。

  在看病之外,贺星龙还给五保户买过轮椅、担过水、送过饭,逢年过节时还会送面送油;“六一”时,给学校的特困生送去辅导书、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出资为村里购买农具和发电机等设备。

  “星龙是一个好医生,更是一个好党员。这个年轻人坚守农村、服务村民。在我们看来,星龙心里装着白求恩、焦裕禄、雷锋,真的是为人民服务。”冯建中对这名“80后”赞不绝口。

  妻子陈翠萍和贺星龙同在黄河边的贫瘠小山村长大,一样的成长环境和奋斗目标促使他们走到一起。但一开始两人的相处曾遭到陈翠萍家人的反对。“因为我们这片流传着一句话,‘有女不嫁乐堂村’,这个地方太穷了。”陈翠萍说自己看中的是贺星龙身上的品质,只能慢慢说服家人接受。

  为了让父母放心,陈翠萍在结婚前向贺星龙提了三个要求:一是在县城开个诊所,二是在县城买一套房子,三是结婚时买条金项链。“14年过去了,三个愿望一个都没能实现。”陈翠萍笑着说,与村民的认可和社会给予的各种荣誉比起来,她觉得已经“赚到了”。

  提到未来,陈翠萍笑着说,“我们一家人支持他,信守承诺,扎根农村,继续守护村民的健康。”(完)

【编辑:于晓】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