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新表述勾勒新时代“强军蓝图”
(十九大观察)十九大报告新表述勾勒新时代“强军蓝图”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十九大报告新表述勾勒新时代“强军蓝图”
中新社记者 李纯
给外界留下“新”印象的十九大报告,其涉军内容亦有不少新表述、新提法。观其背后之“新意”,军事专家称,报告为未来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了清晰的蓝图。
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从“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在军事专家王新俊看来,这个表述的变化对于中国军队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开始。中国军队要以新时代的使命感和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与十八大报告对比,十九大报告新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对于“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要求,也从“加快”更新为“全面”。
王新俊认为,强军之路不能离开中国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才能真正实现强军目标。军队是一个大体系,有作战训练、政治工作、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军民融合等各个方面。从“加快”到“全面”的变化体现认识上的进步,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内容更充实、含义更具体。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报告还首次指出,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在军事专家赵小卓看来,这一新表述为未来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了清晰的蓝图,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意味着中国军队建设在已取得重大成绩的基础上,将着眼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支撑国家利益拓展,瞄准未来战争,完成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型。”赵小卓说。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时刻表”与“二〇二〇”“二〇三五”“本世纪中叶”等国家发展的时间节点相一致。赵小卓表示,“强军”与“强国”的时间节点一致并非偶然。“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强军是强国的应有之义。”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
外界注意到,报告中的又一个新提法是“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赵小卓认为,要从两个关键词理解这一概念。
一是“现代”。中国军队有辉煌的战无不胜的历史,但已有很多年没有打仗,在诸多方面都需要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
二是“中国特色”。中国军队现代作战体系不能照搬其他国家,而是建立在解放军独有优势的基础上,是中国军队优良传统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新时代的发展与完善。
“现代战争明显呈现出体系对抗的特征,其战场扩展到了陆、海、空、天、电磁等多维空间。”研究军队作战的军事专家潘新毛表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是伴随信息化战争的出现而提出的,既保持了中国军队的传统,又吸取了世界军事强国的先进经验,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奠定坚实基础。
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过去五年间,“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曾在中国军队的不同场合被多次提及。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成为中国推进强军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十九大报告明确宣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潘新毛认为,这是给中国军队提出的鲜明信号,即“能打仗、打胜仗”是军队的核心能力,也是强军目标的重要内容。
但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绝非穷兵黩武。报告亦指出,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潘新毛注意到,报告将“管控危机”“遏制战争”置于“打赢战争”之前,这正表明了中国军队的发展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爱好和平的中国,其血脉中没有“武力威胁”的基因。“能战方能以言和,才能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完)
专题:中共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