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蓝图绘就接力干——十九大代表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17年10月25日 10:0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游客在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七星湖景区游玩。新华社记者 王 晓摄

  蓝图绘就接力干

  ——十九大代表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摘自十九大报告

十九大闭幕会后,代表们健步走出人民大会堂。本报记者 史家民摄

  富强

  毛剑宏代表(浙江省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代表心声】争取到本世纪中叶,把宁波舟山港打造成为引领全球的物流中心、商品集聚中心和交易贸易中心,更好地助推海洋强国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分两个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目标非常宏伟,也非常令人鼓舞。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贯彻好新发展理念,瞄准“世界一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提升浙江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水平,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到二〇三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对照这个目标和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加快打造大宗商品基地,加快提升航运服务,做强港口枢纽、物流枢纽,把宁波舟山港建成国际一流强港,打造世界级港口集群。

  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照这个宏伟目标,我们要放眼未来,紧紧抓住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内联外扩、优化布局,加快实现自由港、业态提升、创新突破,争取到本世纪中叶,把宁波舟山港打造成为引领全球的物流中心、商品集聚中心和交易贸易中心,更好地助推海洋强国建设。

  (本报记者 郭舒然)

游客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生态旅游景区游览。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民主

  王洪旗代表(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三街村党支部书记)

  【代表心声】我们要根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阶段的要求,加快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对分两个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信心满满。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这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基层的全面开花。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对此,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特别认同,将来也要对照“基本实现现代化”对民主政治的要求来推进工作。

  在第二阶段,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政治文明将全面提升,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我们要根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阶段的要求,加快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基层民主搞好了,群众有话愿意跟你说,群众之间有事愿意好好商量,矛盾问题就能早发现早解决,这样老百姓的心气更顺,创造美好生活的劲头更足。

  (本报记者 靳 博 张 垚)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展示领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摄

  文明

  束红英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党委书记)

  【代表心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需要继续加强理论武装,加快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作为一名十九大代表,我备感振奋,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继续加强思想文化方面的工作,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上台阶,政府的引导、全民的参与缺一不可。通过理论宣讲的广泛覆盖,志愿服务活动的推广,道德模范的评选等等,各种方式多点开花,让整个社会唱响主旋律。同时,我们要练好内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一方面,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加大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需要继续加强理论武装,加快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作为社区工作者,要创新管理方式,努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所在的社区,居民们不再只有穿衣吃饭等基本生活需要,而是有着更丰富更多元的文化需求,比如更丰富的社区文化、更进一步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治理等。我们将通过发动各类社会组织、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建设,使社区文化活动成为单位、政府和社区群众共同用心打造的文化大餐、精神食粮。

  (本报记者 孙 振 任姗姗)

航拍的贵州省乌江特大桥。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和谐

  韩青代表(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街道时代风帆商务楼宇党委专职副书记)

  【代表心声】在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推进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为我们勾画了总蓝图、制定了时间表,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两个十五年的安排阶段性特征突出,有利于我们执行和把握。

  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到2035年时,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是千百年来老百姓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商务楼宇党组织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组织基础。与目前楼宇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相比,商务楼宇党建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在推动社会和谐方面,“两新组织”具有明显优势和重要地位。我们同有关部门联合推出了“红色孵化联盟”,促进楼宇党员个人成才发展、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楼宇党建工作有机融为一体,争取将非公党建深入更多楼宇的每一家企业,并积极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离不开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我们在基层党组织全面覆盖楼宇企业的基础上,必须开展活动方式创新,并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党员的特点,培养出一支模范的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在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推进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

  (本报记者 贺 勇 季健明)

陕西西安一家幼儿园,小朋友拿着声控机器人,开心不已。人民视觉

  美丽

  张焕秋代表(吉林省吉林市委书记)

  【代表心声】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立足整体,建立长效机制、推广绿色发展理念。

  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安排,对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墨。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则要实现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这是伟大时代绘就的宏伟蓝图,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两个阶段的目标。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重视细节,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吉林是生态大省,是我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生态屏障,有松花湖、雾凇岛这样的自然奇观。下一步我们要保护好这些自然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未来发展最大的优势和财富。同时,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补短板,继续打好大气、水、土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秸秆气化发电等项目的建设,取缔排污口、建设湿地公园,建立全市土壤信息数据库,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大家对美丽中国的美好期待。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立足整体,建立长效机制、推广绿色发展理念。更长期的目标,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准确的定位。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要以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精神,选择正确的城市发展方向,沿着绿色的经济发展路径,不懈奋斗。以吉林市为例,未来可以走“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综合发展道路,把生态环保深深刻入发展理念、融入发展定位。

  (本报记者 赵贝佳)

【编辑:魏巍】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