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前瞻特朗普访华:求利益交汇 谋长久之计

2017年11月05日 13: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a target='_blank' href='//www.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记者 刁海洋 摄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中新社记者 刁海洋 摄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张蔚然)11月8日起,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是中共十九大之后访华的第一位外国元首。中方已透露,会以“国事访问+”的规格接待此访,这意味着除了国事访问规定动作,还会有一些特殊安排。

  此间中美关系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在十九大刚刚闭幕、中国确立外交目标与大方向的重要历史节点,此访意义“非比寻常”。两国将努力寻求利益交汇点,为双边关系谋长久之计,确立大的战略方向,推动中美关系朝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专家认为,此访应被放到国际格局大背景下观察,同时注意到中美关系的演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苏格说,从发展态势看,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提出了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供给侧结构性经济改革、共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命题。这种变化也反映到中美关系当中,以往美国设置议题的情况可能相对较多,但现在中国方面展现出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正逐渐增加,美国一些人对此有不适和焦虑感。

  “在新的形势下,中美须择高处立、向宽处行、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矛盾和分歧不可避免,双方必须加强沟通,增强战略互信,防止误判,客观看待彼此战略意图,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不把自身模式强加于对方,摒弃零和游戏和冷战思维。两国领导人的最新会晤应为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指明航向,合作是中美关系唯一正确的选择。”苏格说。

当地时间10月30日,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表示,中方将按照“国事访问+”的规格来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 <a target='_blank' href='//www.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记者 刁海洋 摄
当地时间10月30日,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表示,中方将按照“国事访问+”的规格来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 中新社记者 刁海洋 摄

  中方将以“国事访问+”规格接待特朗普此次访问,其中包括一些特殊安排。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分析,这样的礼遇并不常见,一方面是基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特朗普在历次互动中已积累良好的个人友谊和工作关系。今年以来,二人两次会晤、8次通话、多次通信,双边关系始终在两国元首关注和推动下向前发展,此次在北京继续深入沟通,加深友谊,将为处理双边关系中的棘手问题打下更好基础、发挥独特作用。

  苏格预期,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将着眼顶层设计,规划事关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为双边关系谋长久之计。当然,会晤也会涉及经贸、两军、执法、能源、卫生、文化等领域以及包括朝核在内的地区和全球性热点议题,但具体问题更多是由职能部门来沟通。

  吴心伯说,一方面,特朗普能更好地了解十九大之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增加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另一方面,要使访问真正发挥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作用,使其确实具有“历史性”,双方应提升互动的良性品质,同时也推动美国对华政策的与时俱进,使其更有建设性和时代性。

  双方都已表示,经贸将是热点议题之一。经过海湖庄园会晤以来的频繁互动,尤其是中美经济百日计划和一年计划所作的努力,贸易不平衡问题已得到缓解,但有待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中国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马振岗说,解决这个问题需中美共同采取行动。比如中方进一步推进开放,美国也要有相应动作,包括在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问题上拿出切实措施。

  “在全球化和相互依存时代,中美利益已捆绑在一起。如果能以磋商方式解决问题,这将是好事。美方希望得到大礼包,也要做好给中方对等好处的准备,双方都应展现合作意识。”吴心伯说。

  在朝核问题上,过去数月来,特朗普对中方的立场和建议已有一定了解和理解,但美国主流社会仍存在一种错觉,认为中国掌握解决朝核问题的钥匙。中方已多次强调,安全问题是半岛问题的核心,朝美双方掌握着解决问题的钥匙。

  马振岗说,美国有一些人已经在认真考虑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倡议和“双轨并行”思路,但目前这一点还没有成为美国的主流共识。朝核问题非常复杂,希望双方借此次访问进一步缩小立场分歧,拿出更多建设性举措。(完)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