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以深化改革化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局

2018年12月09日 13:3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习近平同志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宣示了党中央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近一段时间,成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各类地方政府专项基金、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支持工具等一系列旨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政策相继出台,有效提振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从长期看,要彻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认识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推进金融业市场化改革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长期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其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很多民营企业规模偏小、商业模式较为单一、可用作担保和抵押的资产不多、经营风险较大,难以达到银行的信贷审核标准。同时,由于银行和民营企业之间常常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双方建立信任的成本较高。比如,很多小微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过程中需要承担担保和评估等第三方服务费用,推高了企业融资成本。二是刚性兑付、软预算约束等的存在,使得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风险溢价不能得到合理估值,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不能准确反映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和金融资产风险水平,导致迟迟不能形成市场化的收益率曲线,难以形成给风险资产定价的“锚”。这不仅降低了投资效率、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金融资源配置的“挤出效应”,加剧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一些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存在问题。比如,一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过于追求规模扩张,而对价值创造和投资收益率关注不够,造成企业负债过高。这样的企业自然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一些民营企业滥用股权质押等方式进行融资并投资于非主营业务,尽管也会获得短期收益,但严重损害了企业长远发展。这样的企业自然也难以继续得到来自金融体系的融资资金。

  明确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主要成因,民营企业融资困局的化解之道也就清楚了。

  首先,在近期,可以出台有效举措,为民营企业注入流动性,帮助其修复资产负债表、缓解经营困境。要注意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和专业化方式推动政策落地实施,优先支持基本面良好、只是流动性出现问题的民营企业,不搞“一刀切”或“撒胡椒面”,坚持正向激励,谨防道德风险。

  其次,民营企业融资困局的形成与实体经济发展质量相关,其长远解决之道不能仅局限在金融体系之内。目前,金融风险积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投资收益率偏低。从长远来看,既能化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局、又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可行办法是提高民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进而在整体上提高我国经济的投资效率。这就要求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追求价值创造,寻找新的增长动能。

  第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使金融市场能够准确反映市场供需关系和金融资产风险水平。这对于化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局具有根本性意义。要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打破刚性兑付,硬化预算约束,消除不当干预对金融市场造成的扭曲,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第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强化资本市场识别、培育优质上市公司的功能。改革企业上市制度和退市制度,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并坚决执行退市制度;适时推出公募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盘活各类存量经营性不动产,降低企业财务杠杆,化解信贷市场期限错配和高杠杆风险。此外,还要丰富资本市场工具,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创造条件。

  第五,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支持民营资本、外资进入金融服务领域,通过强化市场竞争来提升金融中介效率、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发展多元金融业态,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推进金融体系与大数据、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新兴科技深度融合,探索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完善征信机制,降低银企间建立信任的成本,进而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作者刘俏 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编辑:周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