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士亲历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深刻影响着世界
“中国改革开放深刻影响着世界”(风从东方来——国际人士亲历中国改革开放)
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口是中资建筑企业目前在东北非地区承接的最大规模港口项目。图为港口的忙碌景象。
本报记者 吕 强摄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是众多国际机构和外国知名智库专家的重要研究内容。专家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中国进行着长期的关注和观察,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中国具有自我更新的持久动力
席睿德
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经济发展质量继续改善。当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庞大的中产阶层收入水平上升,他们对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将给其他国家创造更多出口机遇。
2013年我来中国赴任。第一天踏上这片土地时,看到中国朋友们的热情微笑,我仿佛回到自己家里。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各具特色,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让我十分着迷。初识北京、上海和深圳的繁华,各种设计时尚、造型独特的楼宇建筑,让我感觉这些地方已同发达国家城市无异;再去其他城市,我又意识到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北京胡同里保存着中国传统建筑风貌,那里的人们按照传统方式生活着。
记得刚来北京时,街道拥堵,公共场所内有人吸烟,还有偶发的沙尘暴。中国政府努力推进环保工作。如今,这里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蓝天更多,开车更顺畅,公众场所禁烟效果显著。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有目共睹,服务更加优质,一切都变化得很快。
中国人愿意学习,善于快速接受并适应新的变化。仿佛一夜之间,微信、支付宝等手机支付软件便走进百姓寻常生活,中国的网络购物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我参观过北京市海淀区的一些小型初创企业,它们的活力和创新令人印象深刻。
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经济发展质量继续改善。当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庞大的中产阶层收入水平上升,他们对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将给其他国家创造更多出口机遇。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立深圳、珠海等几个经济特区进行试点,取得成功与共识后,再把试点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模式正被许多国家所复制。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不断评估各项举措是否有效,并做出调整。中国也愿意倾听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做法,并从自己的实践中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这是中国拥有的宝贵财富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这是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以上。中国经济增长已对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产生大量正面溢出效应。如果没有中国制造业的长足发展,发达国家的民众就不能以这样实惠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在金融领域,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歇。2016年10月,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可,具有里程碑意义。近年来,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实施,A股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新兴市场指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水平也正向更高层次迈进。我们看到,2018年,国际投资者大举增持中国的债券资产,全球资本正加速流入中国股市。
正如中国通过促进对外贸易,促使本国制造企业在生产上精益求精、从而推动中国商品质量提升一样,我们也期待中国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推动服务业的质量稳步上升,这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有重要意义。
我很喜欢《诗经》中的一句话:“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这个文明古国之所以能长盛不衰,正在于其具有自我更新的持久动力。
中国正处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期待中国继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为这次重要转型赋予新动能。
(作者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本报记者暨佩娟采访整理)
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全新的发展路径
迈克尔·乔苏多夫斯基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世界应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待“一带一路”倡议。
1981年,我应香港大学邀请担任客座教授,同年我访问了深圳。当时,深圳还只是一个小渔村。此后,我多次访华,也曾在中国多所高校讲学授课,目睹了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开始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中国不断融入国际经济体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的作用不断增强,完全不同于40年前。如今,中国的技术进步取得了巨大成就。新的行业不断出现,中国在全球专利申请增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最近一次访华时,我特意去乘坐了一趟高铁。高铁运行得既快又稳,这正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度和高质量的缩影。
中国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可供学习和借鉴。我认为,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得益于这几个关键因素的重要作用。
首先,中国重视主权独立。中国在历史上曾饱受侵略,历经苦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中国领导人多次表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主权独立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繁荣的重要保障。
其次,中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20世纪90年代,我在中国见到的工厂设施陈旧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如今,中国工厂的自动化程度高,设备先进,生产高效。中国已经是知识产权大国,培养出大量的经济管理人才、工程师和科学家。
最根本的一条是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这保证了国家发展不受利益集团的干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各方面事业蒸蒸日上。这同西方一些国家暴露出的制度性危机形成鲜明对比。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世界应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历史上中国就通过古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进行和平贸易,促进彼此关系的发展。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在于重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和平友好关系,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作者为加拿大环球研究中心主任,本报驻加拿大记者吴云采访整理)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全方位的
若泽·普宾
中国的改革开放既是吸收各国先进理念的过程,更是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智慧的过程。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保持增长有很大贡献。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不只是经济上的,而是全方位的。
中国的开放从经济领域开始,其成就又远远超越了经济范畴,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人、信息和观念等的全面开放。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出国并不容易,现在中国已是全球最大出境游客源国。对我们外国人来说,去中国也变得很容易。比如,我的访华签证是5年多次往返的,非常方便。
我研究公共管理,所以特别关注政府治理的方式方法。我观察到,中国政府执政管理更加透明了。中国民众想要了解政府的工作,比如想要了解预算、就业率、空气质量等信息,只要上网就可以查到。同时,中国政府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智能手机应用等开展工作,大大提升了行政效率。而且,中国很善于向其他国家学习。
中国的改革开放既是吸收各国先进理念的过程,更是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智慧的过程。中国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可供其他国家借鉴。比如,中国的改革是渐进的:中国国土广袤,改革难以“一刀切”地在全国同步推行。于是政府采取了先试验、再推广的方式,从一个经济特区再到另一个经济特区,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逐渐扩大到全国。同时也注意因地制宜,为每个地区设置不同的实施方案。
我认为中国有两点经验特别值得巴西借鉴:一是教育。教育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在基础教育上投入巨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培养积累了大量人才,这是今天中国能在许多科技领域得以领先的基础;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城市面貌在过去几十年间变化非常大。巴西虽然城市化率很高,但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很多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不高。在城市治理上,巴西要向中国学习。
(作者为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公共管理学教授,本报驻巴西记者朱东君采访整理)
中国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力量
马克·乌赞
中国倡议建立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机构,以及中非合作论坛等集体对话机制,展示出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参与全球治理。
2003年我第一次访华后就开始研究中国。那时中国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崭露头角,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思考。改革开放40年,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界工厂变身为前沿科技的研发中心。如今,我每年要去中国六七次,总是能看到新的变化。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震撼。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改革开放进程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课题,也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的范例。
中国理解全球化的内涵及其益处,因此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近年来,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政府注重平衡“量”与“质”的关系,不单纯追逐经济增速,而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思考增长方式的转变。政策的研究和落实也充满活力,着力解决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今,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金融科技、数字支付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中国智造”前景广阔。我们也注意到,中国经济正在摆脱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注重刺激内需,寻求更可持续的发展。
改革开放能够获得成功,与中国政府强劲和稳定的管理不无关系。在每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中国会盘点过去一年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并制定当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可以说,强大的政治组织提高了改革的效率。此外,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勇于尝试,从经济特区、自贸区的试点开始,成功后推广经验,以点带面,拉动了全国各地的发展。
如今,世界正面临着“去全球化”的威胁,国际合作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如何让中国参与到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的改革中来,是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的关切所在。我们在世界各地参与和举办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与中国的高等院校、智库等开展对话交流,希望和中国同仁一起找到共识。
近年来,中国日益重视金融领域的开放。2018年,中国放开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准入限制,并且欢迎更多跨国公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当然,金融开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全盘考虑、多方协调,否则容易引发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前车之鉴。如今,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不断增加,中国亟待建立一个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金融体系。在多极化背景下,国际金融体系不能只依赖于某一种国际储备货币。建立国际化货币体系将有利于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如今,中国不再是全球治理的旁观者和被动参与者,而是主动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力量。中国倡议建立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机构,以及中非合作论坛等集体对话机制,展示出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参与全球治理。中国绝不会将自己的发展模式强加于他国。“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探索全球治理模式的新平台。因此,改革开放不只是中国经济开放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参与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改善全球治理的过程。改革开放使中国取得巨大成就,我们期待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为法国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董事,本报驻法国记者龚鸣采访整理)
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注入活力
理查德·格里菲斯
40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避免了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政府娴熟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4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但就在这40年里,中国创造了奇迹。中国改革开放不仅使大量人口脱贫致富,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为许多国家带来发展机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40年前,中国经济体量小,民众温饱尚成问题。在西方人眼里,彼时的中国贫穷落后。近10年来,我经常到中国各地讲学、开会,所到之处,已经很难看出40年前中国的模样。现在的中国,现代化程度高,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平均预期寿命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多大差别。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进行工业化的40年,是中国摆脱贫困落后、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40年。在过去40年里,中国对基础设施投资的爆炸性增长、中国对先进技术的采纳吸收以及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发挥的巨大作用,都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为后发优势理论做出生动的注脚。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又是对传统理论的新发展、新实践。40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避免了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政府娴熟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40年巨变,中国不仅让数亿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自身也成为世界贸易大国,通过参与、推动全球贸易为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注入活力。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不仅发展了自身,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其中,“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有深远意义。
近5年来,我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于2017年出版《振兴丝绸之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一书。该书引起很多读者的兴趣,销量持续攀升。开放与合作是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特征也是开放与合作。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有着重要作用。
过去很长时间以来,全球公共产品都由西方国家提供。“一带一路”倡议是由中国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很多欧洲人看到“一带一路”项目为沿线国家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作者为荷兰国际亚洲研究所经济史专家,本报驻比利时记者任彦采访整理)
(“风从东方来——国际人士亲历中国改革开放”系列专版至此结束)
版式设计: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