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生态兴则文明兴 中国聚力绿色发展

2019年03月14日 21: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习近平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来源:央视综合

  (两会观察)生态兴则文明兴 中国聚力绿色发展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生态兴则文明兴 中国聚力绿色发展

  中新社记者 聂芝芯

  经济下行压力大,中国环保监管是否仍能保持刚性?污染防治取得一定成果,中国会不会产生松懈情绪?这是外界对中国环境治理的疑问。

  中国全国两会期间,从最高领导人下团组提出“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到多位地方大员“守护一江碧水,筑牢长江生态屏障”的共同承诺,均向外界表明,中国将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一往无前。

  生态兴则文明兴——中国不仅辩证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在统一关系,也在多个层面积累实战经验,为之增添新的注脚。

  一是明晰了定位。在中国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里,“绿色发展”元素凸显。习近平此次两会期间强调了四个“一”——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他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这为新形势下全国上下共建生态文明凝聚了新共识。

  二是积极解决钱的问题。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意味着真金白银的巨额投入。生态账,要算大账,算长远账。中国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为治污提供了物质支撑。财政部官员近日在记者会上透露,今年的污染防治资金达600亿元,同比增长35.9%。其中,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0亿元,增长25%,是2013年的5倍。除了政府方面的投入,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等探索,也为市场化筹集治污资金提供了新路子。

  三是理顺了监管。环保监管机构的弱势和分散曾是一大短板,如今环保已装上“钢牙”。先是2016年启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以铁腕手段解决了中央治污决心与地方治污“小心思”之间的矛盾。再是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重新组建生态环境部,通过职权整合,改变了“环保不下水、海洋不登陆、水利不上岸”的九龙治水局面。更重要的是,这些年环保治理的实践与经验,通过新环保法、土壤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等已经完成或正在推进的立法工作得到固化,实现由行政治污向法治化保护环境的转变。

  四是插上“技术+”的翅膀。在中国的治污防污历程里,技术的力量不容忽视。针对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技术手段助力环保监测,防止数据造假;在京津冀地区,2000多名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推进科学治霾,精准施策,取得蓝天保卫战阶段性成果。此外,随着清洁煤发电技术、垃圾发电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逐步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五是聚化了人心。中国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回应了最广大民众的最朴实的期待,赢得了坚实的舆论基础。中国官方也认识到,排污企业并非永远的对立面,只要能找到利益契合点,它们也可以成为生态环保同盟的一员。反对“一刀切”关停,给予整改期限、治污指导和转型扶持,激发企业向绿色要发展的内在动力。河北的煤电厂变身清洁煤发电基地,聚焦生态修复的湖北宜昌走出V型经济发展路线……中国的生态环保同盟力量不断壮大。

  在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中国自上而下共悟“战略定力”;

  在“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中国从资金、机制、技术各个层面优化配置资源,爬坡过坎;

  在“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中国画出最大同心圆,以雄心直面污染这一世界级发展难题。(完)

【编辑:周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