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全国人大代表陈勇:香港应加强国情教育“补回”历史课

全国人大代表陈勇:香港应加强国情教育“补回”历史课

2020年05月21日 00:43 来源:北京青年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联副主席陈勇谈香港教育
  香港应加强国情教育“补回”历史课


  去年6月以来,香港修例风波及其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使整个香港社会一度动荡不安。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联副主席陈勇日前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指出,香港应该加强中国国情和历史教育,补回历史课,让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人对国家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同时,引导香港年轻人前往内地发展,让年轻人分享国家荣光和发展红利。在他看来,大湾区是香港与内地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平台,在此基础上,建议国家为香港人进入内地创造更多便利。“增进了解、深入融合方能让港人更加爱国。”陈勇说。

  谈香港教育

  多渠道宣扬中国历史和国情资讯

  北青报:要解决香港的一些问题,您认为有什么好的办法?

  陈勇: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议,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中国国情和历史的教育。

  哲学有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如果连这些基本问题都没搞清楚,就很容易被人洗脑,以为自己是西方的、英美的,但实际上只不过是被人利用而已。对于这些道理,不读历史就不会懂,所以我们希望香港加强历史教育。

  北青报:目前香港的历史教育现状如何?

  陈勇:其实香港回归之后都在加强这方面工作,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常态化的、制度化的体系。我们要恢复历史课程,让年轻人读历史,了解我们这个民族所经历过的苦难甚至是走过的弯路,才能对整个国家有更加客观的认识。要改变年轻一代,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教育,所以我的建议是应该补回历史课。

  比如可以成立专业机构并吸纳一定比例的香港专家加入,加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如哲学以及中国历史等,包括将更多内地的珍贵历史文物运到香港进行公开展览;完善香港学校与内地进行交流学习的长效机制,把参加内地的历史文化交流作为香港学校一项实践性的教学项目,让所有香港大中小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主题的交流活动。

  推动更多香港与内地的中小学缔结姊妹学校,加强对香港青少年,以及香港大中小学校长、校董和教师的当代国情和历史培训;内地驻港机构多举办公开讲座,邀请内地学者到香港讲解国策、国情、历史以及外交政策等等;鼓励推动民间交流合作,在珠三角地区设立港澳青少年交流培训基地,以及制作更多相关的节目,并透过多元化渠道向香港宣扬中华文化、中国历史和国情资讯等等。

  谈“人心回归”

  让香港年轻人到内地去工作生活

  北青报:如何让香港的年轻人与内地发展相联系?

  陈勇:了解才是爱的开始,很多香港人对内地还不了解,所以要通过各种机会让香港人了解内地,了解自己的祖国。爱国的方式可以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感性就是对国家历史和民族历史的认知,需要加强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而理性的认知也可以有多种方式,让他们与内地的发展联系起来,光讲道义吃不饱饭也不行。

  其实这是一个“人心回归”的工程。1997年7月1日,香港土地回归了,但是人心回归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做“人心”工程。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我们要“抢占”未来青年人的心。

  现在要做的就是“补课”。内地将来会有更多的发展,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有巨大的发展机遇,香港年轻人可以去融入。我们需要更多的优惠政策,去吸引下一代人与祖国亲近。就是要让他们的个人学业、职业、事业、创业,以及未来家庭的发展、下一代的教育、衣食住行等等,与祖国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让他们一同去分享国家的荣光和发展的红利。

  北青报:从教育领域来看,如何让香港的孩子们增进与内地的交流?

  陈勇:内地要支持香港学生到大湾区及内地城市读书,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内地主要城市可以参考深圳及相关城市的做法,让港澳籍的学生可以接受当地中小学义务教育,优化相关手续,包括办理入学及各项证明,鼓励及便利香港优质的中小学校,包括国际学校、直资学校等在内地开办分校,并采用多元化的课程模式,确保可与内地及香港的教育体系相衔接。支持及鼓励相关城市具有国际班的学校与香港合作,让港人子女可以在国际班就读。

  推动及支持香港高校在内地主要城市开展合作办学,将香港高校兼读制课程纳入教育部海外学历认证体系,进一步优化海外学历认证体系的内容。进一步放宽《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纳入更多优质高等学校,并为内地毕业的香港学生以及香港本地青少年提供更多实习、培训和工作的机会,让他们学以致用、发挥所长。

  谈大湾区机遇

  让香港与大湾区实现共同繁荣

  北青报:您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给香港带来的机遇?

  陈勇:大湾区是让香港人融入内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大湾区给香港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机会。与此同时,香港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让香港与大湾区实现共同繁荣。

  要让香港年轻人融入大湾区,融入内地,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比如从长远来看,我建议可以为香港市民提供内地身份证,尽快公布更多居住证制度的实施细节,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同时,可放宽要求,参考居住证制度以及二代台胞证的做法,考虑将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经调整后可作为内地身份证明文件,与内地身份证有同等效用,为港人在内地生活创造便利。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统筹/徐锋

【编辑:叶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雷竟技平台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