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落幕 取得五大成果
中新网北京9月30日电 近日,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以下简称2020京杭对话)在北京举行。
围绕“运河上的京杭对话,共建共享新未来”主题,2020京杭对话举办了“1+8+N”项活动,即1个主论坛暨开幕式、8项主场活动,以及来自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的N场主题活动,兼具国际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和传播性特色,发挥京杭两端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展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提升了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国际影响力。
“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运河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生动实践、共建共享平台,是一场大运河的文化盛宴、文化盛事。”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徐和建说。“运河南北两端的京杭两座城市、沿河两岸的城市,京浙杭扬党政领导、业界学界专家学者、文学艺术名家大家、新闻媒体老总大咖等各路精英依托京杭大运河这条文化长廊,按照1+8+N整体架构,集中开展交流研讨、文旅推介、艺术雅集和媒体论道等形式多样的主场活动。各项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通过多地、多点、多方联动,2020年京杭对话突出展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丰富成就,努力推动大运河的共建共享,促成朋友圈扩大、认知达共识、文化出精彩、产业有落地、传播新亮点的五大成果,对于带动运河沿线城市发展、推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成果一:朋友圈再扩大,“京杭对话”影响力再提升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雷竞技电竞 在2019年首届京杭对话中共同创建四方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步入“快车道”。
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2020京杭对话筹备阶段,北京积极联络大运河沿线城市和大运河文化相关组织机构,通过多次调研走访,最终让“京杭对话”的“朋友圈”再扩大。
9月23日,在“2020京杭对话”主论坛暨开幕式现场,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雷竞技电竞 以及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简称WCCO)共同签署了“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五方合作机制框架协议”。
吸纳WCCO加入“京杭对话”合作机制,意味着“京杭对话”活动规模进一步升级,更重要的是,“京杭对话”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与完善。五方将通过主办京杭对话、定期开展运河沿岸媒体采风、不定期联合举办京杭大运河影像展等方式,彰显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合作共识,多平台、多渠道加强运河沿岸的城市合作,挖掘与传承运河文化,共同讲好大运河故事。
“五方合作机制的建立只是京杭对话‘朋友圈’扩大的开始,‘京杭对话’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欢迎更多运河城市加入。我们也会努力把‘京杭对话’打造成一个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国运河城市的独特魅力。”徐和建说。
成果二:认知达共识,发布共建共享倡议
中国大运河纵贯南北,在广袤土地上流淌了2500多年,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华民族标志性工程,其衍生的大运河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串联起华夏儿女的情感与共鸣。
如何将这份共鸣与大运河文化带的传承与保护相结合?合作共建是2020京杭对话上智囊团们达成的共识。2020京杭对话中,“运河文化名人对谈”“千年运河中外媒体大直播及媒体论道”“数字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与展示专题论坛”“中国大运河智库论坛”发布“1+3”研究成果,以旗舰报告《国家战略视野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趋势》为引领,配套《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政策协同》《双循环背景下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着力点》和《“十四五”时期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前瞻》,是国内首次发布,独家、独立呈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客观态势和愿景;现场正式揭牌“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研究中心、服务贸易发展研究中心”……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以这场跨越南北的对话为契机,在“新时代下共建共享运河新未来”的合作共识上,为运河沿线经济、社会、自然、生态、民生等方面的发展出谋划策,为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运河上曾经热闹而繁忙的漕运景象已被折进历史的书页,但作为连接南北文化的纽带,大运河文化带的影响力并未消退,而是在新时期有着更强的凝聚力。”徐和建表示,文化兴、国运兴,新时代运河两岸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每个人都是运河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守护者,也是共建共享运河文化的创造者。
“运河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全民的共同参与”,徐和建表示,2020京杭对话组委会向全社会发出的《共建共享大运河文化倡议》,构建起号召全民参与运河共建的桥梁。倡议从加强运河保护、永葆运河活力;传承运河文化、携手共筑大运河文化共同体;用好运河财富、永续运河魅力;推动国际交流、推动中国大运河“走出去”;带动全民参与大运河共建、共享新未来五方面,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中,让千年文脉奔流不止,让运河文化生生不息。
成果三:文化出精彩,千年运河文化多维度展现运河背后的民族精神
在2020京杭对话上,成功举办了“鉴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运河”系列主题展,包括京杭大运河图片图书展、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原件重返北京展、“通衢之州水陆都会”档案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展、“千年运河历久弥新—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手机影像大赛”优秀作品展、WCCO有关成果展等,参展者通过图片、书卷和文物,深刻感知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内涵。在本次系列主题展览中,浙江图书馆镇馆之宝文澜阁本《四库全书》重返“诞生地”北京,更是引起人们对博大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和千年运河文化长流的共鸣。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清乾隆云龙纹有束腰三弯腿紫檀罗汉床等明星展品纷纷现身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以文物为载体的《园说II—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物特展》,汇集了各类文物208件/套、资料品190件/套、时间跨度超过2000年的展品,近六成珍贵展品首次“走出园墙”面向公众展出。颐和园与大运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大船坞、绣漪桥等历史古迹和绣漪闸、二龙闸等保存完好的大运河水利设施,在这场文物特展中通过颐和园与大运河之间的水系脉络精彩呈现。深入大众、震撼人心的特展,凝聚着中国人民伟大智慧和勇气,让参观者更加深刻了解古运河的千年文脉。
拼搏、交融、繁荣、希望……这些大运河留下来的精神财富,被运河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在北京通州大运河畔,运河人的质朴、善良与坚韧,流淌在北京物资学院青年学生原创舞剧《运》的表演中,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些闪光汇聚在运河精神的光芒里,静静守望,熠熠生辉,也将代代传承、再铸辉煌。
古琴音律曲韵流觞,一笔丹青联通古今。来自北京、浙江、杭州、扬州四地的艺术家,齐聚大型仿古画舫“通运号”,在运河之上举办“京杭风韵”雅集活动,南北文化名家共聚一堂,深入交流,充分展示了书画、舞蹈、戏曲等南北交融魅力。
长期以来,大运河滋润了南北两岸的文化发展,它的流经之地,既锻造出江南水乡的风韵和北国风光的壮美,也浇灌出“诗书酒画”的艺术风情。“当下我们探讨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很多载体和角度,诗书酒画是探讨和挖掘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巧妙角度,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的深刻内涵,为沿岸城市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如何把这些多元化的文化形态落在实处,传承并发扬光大,是我们聚焦‘一河水、一脉情’进行深入探讨的关键”。徐和建指出。作为本届“京杭对话”的收官活动,在“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南北对话论坛”上,名家学者共论千年运河的诗书酒画,掀起了系列活动的又一高潮。
如何擦亮这张“文化名片”,建设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融合之河?如何将千年运河打造成为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徐和建表示,要深刻认知大运河的文化内涵,从遗产保护和文化挖掘上下功夫,多角度全方位解读运河文化。2020京杭对话借助多种形式,焕发了大运河文化带的活力,多维度展现了运河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发展之美。希望今后可以创作更多蕴含大运河文化精髓的精品力作,让这条丰沛的文化之河流向下一个千年,滋养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成果四:产业有落地,推动运河沿线产业落地,为运河文化发展增添新动能
运河文化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北京市高水平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在本届“京杭对话”中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2020京杭对话产业成果落地。
“我们要将‘京杭对话’的成果落到实处,有产业成果支撑的文化建设,才更具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徐和建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京杭对话开幕式现场,各方共同见证了基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产业成果发布和签约——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金融产品发布和《北京浙江文旅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签约。
近年来,北京文化金融市场规模全国领先,持续活跃。文化与金融互联互补、相互促进,构成了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正是借鉴了文化金融的“北京经验”,本届“京杭对话”发布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金融产品,这是北京、浙江两地首次联合发布大运河文化金融专属产品。活动现场,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共同发布了“运河帆影”“京杭通惠”两款文化金融产品,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的“金融动能”,将持续为其注入了金融“活水”。
为振兴疫后运河文化的交往互动,本届“京杭对话”以文旅产业为抓手,在活动现场签订了《北京浙江文旅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简称“京浙文旅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京浙双方将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谋发展”的原则,利用各自文化旅游的优势资源,全面促进两地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再添产业“新动能”。
2020京杭对话是一次行动力极强的盛会。在京浙文旅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当天,北京及全国游客便在颐和园欣赏了一场名为“诗画浙江”的文旅盛宴。今年恰逢颐和园建园270周年,以杭州西湖为建设蓝本的颐和园与杭州、浙江各地市文旅项目的近距离互动,续写了一段大运河两端的人文佳话,“诗画浙江”文旅周活动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开启,现场发布了价值5亿元的旅游消费券,为民众“十一”出游送出大礼包、大福利。
成果五:传播新亮点,推动千年运河走向世界
大运河生动记录着国脉的世代赓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挖掘更多大运河的故事向全世界传播,亦是2020京杭对话的新探索。
2020京杭对话开幕式现场,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运河专家及国际名人通过视频方式表达了对中国运河文化的认同,并将共同助力中国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
“随着时代变迁,大运河的职能与文化内涵也在发生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借助新型传播手段,大运河文化的国际传播进入了‘黄金时代’”,徐和建说。
作为2020京杭对话的重要主场活动之一,“千年运河”中外媒体大直播及媒体论道活动,就通过40余家中外媒体的线上直播,将运河专家学者与资深媒体人泛舟于运河之上所见的美景,与畅谈新时代运河文化等精彩观点实时对外传播,并同观看直播的观众开展留言互动,新的传播方式让世界一同感受着运河文化传承的“中国智慧”,中国运河与繁华都市的共融共生。“诗画浙江”文旅周现场,无论是衢州“邵永丰”麻饼制作、台州温岭大奏鼓、金华《乌龟端茶》,还是西子湖畔的“人文风景线”、杭州西湖女子巡逻队,都通过时下流行的“Vlog”视频多平台传播,让无法在线下参与活动的观众,在“线上”见证颐和园与西子湖的“隔空重逢”,为古老运河文化元素的传播增添新意。十里藕花香不断,晚风吹过步粮桥,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大V东城行”主题活动中,十余名网络名人及媒体代表走进玉河遗址公园和雨儿胡同,看“水穿街巷”,访雨儿人家,品老胡同新老建筑共生、新老居民共生、文化共生,用手机拍下最美运河,领略运河文化底蕴,感受老城保护更新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融合发展。
2020年是中国大运河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6个年头。6年来,这张中国国家文化名片不断被擦亮,古老的大运河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这场凝聚中外媒体力量和多种传播形式的2020京杭对话,让大运河文化带借助新的表达方式,焕发夺目光彩。
2020京杭对话已经圆满落幕,据主办方介绍,活动已进入总结期,将收集各方反馈与建议,为下一届“京杭对话”的举办提供经验、做足准备。(完)
- 专题:京杭对话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3日 17:37:57
- 2024年11月23日 17:28:25
- 2024年11月23日 15:08:22
- 2024年11月23日 11:42:23
- 2024年11月23日 09:39:55
- 2024年11月22日 22:13:46
- 2024年11月22日 17:08:13
- 2024年11月22日 16:41:55
- 2024年11月22日 15:32:21
- 2024年11月22日 09: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