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北京“游车河”

  徐泓

  邓小平10月31日在北京“游车河”1小时15分钟。据透露,“老人家身体非常健康,精神饱满,思路清晰。”他这次出人意料的轻松露面,使得近一年来有关这位领袖人物健康恶化以至病危的传言,统统不攻自破。自从邓小平1989年引退以后,每逢在北京出游,他都要张百发为他做向导。他说:“我现在是普通老百姓了,不要过多的惊动市长、部长。”与3年前见到邓小平相比,张百发说:“老人家脑筋还是那么好,只是走路有点不灵便,迈着老年人那种小碎步。”

  据悉,这次出游酝酿了近一个月。10月初就有消息说,邓小平想看看北京的马路,还想看看老百姓住的楼房。有关人士为此预先已探好路。但到10月下旬一连几天都没有动静,大家都认为邓小平不会出来,要等到明年再说了。没想到10月30日下午4点接到通知,第二天上午9时按原计划执行。10月31日是个晴朗的星期天,邓小平乘坐一辆白色丰田“考斯特”(面包车)上路了,随同他出游的还有夫人卓琳、女儿邓榕(毛毛)和两个外孙女。同车的医生要求“活动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因此出游的路线最后确定以看新落成的道路为主。经长安街横贯市区,然后上东南三环快速道、四元立交桥和首都机场高速路。邓小平游兴颇高,当车子从高速路返回四元立交桥,准备打道回府时,时间已超过了15分钟。按原计划,邓小平在四元桥要下车走走,但被医生劝阻了。看来邓小平目前的生活处在医生周密的照料和安排之下,他也采取了很配合的态度。据报道,他遵从医嘱,戒了多年的烟瘾;遵从医嘱,今年夏天留在北京,没有外出避暑。

  此次巡视中,这位年迈高龄的政治家最关心北京是否已进入小康水准。当车子驶上平展宽阔的机场高速公路时,他问:“这样的路算不算小康水平?”张百发说:“已经超过了。”他欣慰地点点头,然后扯扯自己身上穿的烟色水洗绸夹克衫,幽默地说:“那我这件算不算小康水平?”

  在车上,邓小平还和女儿开玩笑。当通过一溜儿民族风格牌楼式的机场收费站时。邓榕问明收费价格后,调皮地向父亲要钱。邓小平以浓重的四川口音风趣地回答:“我哪里有钱!?从1929年起我身上就分文没有喽!谁有钱找谁要去!”

  坐在车里,邓小平兴致勃勃,车窗外掠过的每一幢高大建筑物,他都要问问这是什么楼。他感慨地说:“北京大变样了,我都认不得了。”但当车子驶近京广大厦时,他一下子就认出了这座全城最高的建筑物:“3年前我来过这里。”

  三年前那次逛京城,邓小平在登京广大厦之前先去了亚运村。

  邓小平说:“办完亚运会就要办奥运会。举办奥运会对振奋民族精神、振兴经济都有好处,你们下决心了没有?”

  显而易见,北京申办奥运会是在邓小平直接推动下进行的。据他身边工作人员介绍,9月23日晚上老人家还想看投票的电视转播呢,经医生动员他才睡觉了。第二天醒来,他的第一句话就是“结果如何?”得知蒙特卡罗最后投票的情况后,邓小平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关键还是把我们自己的事办好。”

  邓小平“游车河”是在四元立交桥结束的。分手时邓小平说:“我总想出来走走,逛逛公园和商店。可是他们不让。”他指指警卫和医生。张百发向他建议,明年春暖花开时请老人家去看看世界公园和建设中的北京新火车站。张百发说:“西客站是京九铁路的起点。1996年这条铁路建成后,您不用坐飞机,坐火车就可以从北京直达香港,实现您1997年到香港看看的愿望。”邓小平连连点头说:“好!好!”

  (1993年11月)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