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次业务培训

孙凤云

  中新社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业务建设。业务培训是业务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1978年中新社恢复建制,业务人员缺乏。1984年,中新社内部机构改革,业务迅速发展,急需采编人员。1985年,中新社从社会上招聘及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挑选了20多人。他们是:耿军、贾全欣、王多多、朱大强、任晨鸣、赵胜玉、罗建文、刘长忠、王珊红、彭伟祥、游夏茵、王晓晖、许玉明、王明升、金果林、吕智凡、项慧芳、黄霜红、孙永良、萧瑞美、高云、吴仪、王平等。中新社人员编制因此迅速增加,从恢复建制初期的250人增至280人,不久又增加到380人,至1987年增至485人。从1978年至1987年9年间,人员几乎增加一倍。这在当时的中国内地新闻机构中也是很少见的。

  总社人事部门领导马善春、赵阳,十分重视干部的业务培训。1985年9月,在人事部门的组织下,中新社开办了建制恢复之后的第一次业务讲座,副社长张磊讲《外事纪律和记者的行为规范》,副社长陆慧年讲《中新社专稿的报道特色》,原新闻部主任徐曰琮讲《中新社新闻报道的方针及特点》。从此以后,每年对新入社人员进行培训,成为一种制度延续下来。

  1993年2月,我接替赵阳任人事部主任,延续以前的做法,继续做好对新入社人员的业务培训,其中最让人难忘的是1994年5月23日至5月28日举办的新闻业务培训班。这次培训对象是来社时间不到4年的总社与分社的32名年轻记者,总社不少其他记者编辑也旁听了培训讲座。

  此次业务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形式,由社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人讲中新社对外报道的方针政策、特点与难点,由资深记者、编辑介绍自己在采编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

  培训班授课人与讲课题目是:

  诸有钧(社长):中新社的报道方针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

  马善春(副社长):中新社的历史沿革与规章制度;

  郭 健(总编辑):维护真实性 反对客里空;

  郭伟锋(副总编辑):通讯社与中新社——试论新形势下中新社的性质、作用与前景;

  刘雨生(总编室主任):稿件的运作及应注意的问题;

  凌宏俊(高级记者):关于记者工作的几个认识问题;

  徐 泓(北京分社社长):采访中加强四种意识;

  田惠明(新闻部副主任):经济报道浅议;

  章新新(专稿部副主任):中新社专稿报道与写作所应秉持的理念。

  这次业务培训班的每位讲课者,都作了认真的准备。他们就中新社的报道方针、报道形式和手法,从采访写作到稿件运作及海外市场,从记者应具有的品质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作了比较全面的讲解。

  诸有钧社长讲解中新社的报道方针,从五个方面作了分析,特别指出“中新社是国家通讯社”,要把“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我们的报道准则。凌宏俊在谈到记者的工作时指出,记者一定要勤奋,“懒人别去当记者;当了记者如果想偷懒,趁早改行转业”。徐泓在说到记者采访时强调,应当加强四种意识:第一,现场意识;第二,拚抢意识;第三,流动意识;第四,宏观意识。“在这四种意识中,现场意识最重要。当记者,必须有遇到一件事情就要奔向现场的强烈冲动。”他们富有激情的讲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每场讲座,听课者都仔细听讲,认真作记录。有时听讲的人多,只好坐在楼道里。在听完讲课后的讨论中,大家发言踊跃,畅所欲言。

  随着中新社的业务不断发展,对采编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记者编辑的业务水平,在新闻业务和外语学习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选送人员去大学强化英语。如选派谢一宁、许玉明、蒲莉、王晓晖、魏玲、闫晓红、邱剑虹、吕林、张明新、刘莉生等到上海外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华侨大学学习外语。同时,成立英语俱乐部,举办英语学习夜校。

  ——建立合理的内部岗位交流制度。岗位交流,是国家人事部对干部培训的一贯要求。为了使我社干部开阔眼界,增强其适应能力,使记者、编辑做到一专多能,中新社实行业务干部定期实行岗位轮换交流制,包括编辑和记者的交流、总社与分社的交流、记者站的交流、国内与国外分社业务人员的交流。

  ——举办新闻业务研修班。如1998年10月12日至10月15日,举办了分社、记者站记者及部分省市外宣办工作人员和通讯员参加的新闻业务研修班。郭瑞、郭招金、郭健、田惠明、顾立军、赵伟、章新新、张荣洲、田葆林、林道进、杨宝华等分别授课。

  ——组织采编人员到香港进行业务交流。每年组织总社和各地分社采编人员到香港分社进行交流,是中新社业务建设一项行之多年的举措。业务交流活动始于1982年,据统计到2002年的20年间,先后共安排了41批交流活动,参与人数共计164人。最初每批2人,后来增至4或5人,最多一批6人。业务人员到香港的交流活动主要有学习、访问、座谈等,从中了解香港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访问传媒机构以及与媒体人士座谈是交流的重点。多年来交流人员访问过的港澳传媒机构很多,包括《文汇报》、《大公报》、《明报》、《天天日报》、《星岛日报》、《深星时报》、《华南经济新闻》、《成报》、《苹果日报》、《澳门日报》、澳门《华侨报》、《镜报》月刊、《广角镜》月刊以及香港电台、无线电视台、亚洲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其中有的报纸已经停刊)。不少采编人员带着某一特定课题,在交流期间进行比较细致深入的研究,写成有份量的分析文章,或把在港交流的见闻和感受编集成文,在总社《业务通讯》上发表,与同仁一起分享。通过赴港交流,中新社采编人员对本社受众特点、香港传媒市场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尤其对改进中新社的报道有所裨益。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