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部往事

田惠明

  中新社属龙,2012年是本命年,整整六十岁了。

  中新社真的是个花甲老人了吗?否!其真实的年龄应该是47岁。因为在“文革”中,中新社被取消番号,并入新华社13年,直至1979年才复社。因此,60-13=47,47岁的中新社还在年富力强的壮年期,龙腾虎跃,此其时也。

  初到新闻部

  1983年初,我们人大分校新闻系毕业的几位同学魏玲、田地、张亮、陈朝林、景笑林、巫加都、戴亚平、刘铭丽等进入中新社工作,经过一周的入社培训和每人一月的印厂锻炼当校对后,我被分配在新闻部经济组当记者。新闻部是中新社的一个大部门,相当于现在的总编室、经济部、政文部三个部门的职能范围。当时办公的地点在新华社内,与新华社对外部、军事部在同一层楼办公,只是我们的办公室地方小人员多,桌子挨着桌子,椅子靠着椅子,就像现在的大平台。

  新人到社,学徒工首先要学会三件事:拖地、擦桌子、打开水。那时新华社的打开水真是一大景观,早八点前,男女老少手提多个暖水瓶,从四面八方各个楼里出来汇聚在锅炉房前,有条不紊排起了长龙,几个热水管同时冒着白气,川流不息。一年后,又有新人进社,“老三件”就责无旁贷地传承到后人的手上了。

  新闻部藏龙卧虎

  那时听人们说,新闻部人才济济,藏龙卧虎。细细观察,果真如是。

  胡本英的眼力

  当时新闻部主任是胡本英,他每天八点前准时到位,先用紫砂壶泡上茶,他不用茶杯,左手握小壶对着嘴喝,一边喝一边看报样,右手握红毛笔,看到好的新闻就画个大红圈圈。十几分钟后,人民、经济、光明、中青等几大报的报样都看完了,红圈圈划了七八个,然后给我们几个小编辑一份:编吧。我们一看,划入圈的真是硬梆梆的新闻,你不得不佩服胡本英的眼力,他能在十几分钟内从诸多大报中挑出七八条可编的对外新闻来,此业务功夫绝非一日之功。

  “小老头”何耕新

  新闻部副主任何耕新,一位笑容可掬的人。他个头不高,五十岁左右,面相显老,听说人们都叫他“小老头”,可谓名副其实。如今他快八十岁了,但依然是当年五十岁时的那个样子,精神头十足。那时他每天中午必睡上一会儿,躺在大办公桌上,三分钟就打起了呼噜。他是印尼的华侨,毕业于著名的燕京大学新闻系,投身中新社的新闻事业一辈子。他讲话也离不开新闻:你看了今天的报纸了吗?注意到那个导语了吗?其中一段是新提法呀!要仔细看呀!这样的新闻怎么能漏掉呢?你这个标题没有新闻呀!导语太长了,这样子不行呀……

  我仔细对照过何耕新改过的稿子,尽管只改几句话,甚至几个字,但所改之处,多是点睛之笔,使你心服口服。没多久,何耕新升任中新社副总编,但依然是一位笑容常挂在脸上的可爱的“小老头”。

  郭健文采飞扬

  初来新闻部,我在办公室里四下张望,见一戴眼镜的中年记者总趴在桌子前写稿子,他少言寡语,但抽烟很多。听别人说,此人叫郭健,是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的高材生,中新社的才子之一,他采访过中国一流的科学家,文学家,在他的生花妙笔下,文革后长期被压抑的“臭老九”吐气扬眉,科技界的春天阳光明媚,他与知名的作家冰心、萧乾,数学家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等人都成了知音好友。他写稿才思敏捷、遣词造句文采飞扬,我记得他一篇稿子的题目是《当是花中第一流》,用此来比喻他的业务水平,当之无愧。后来,郭健成了我们新闻部的主任。再后来,是中新社的总编辑。

  蔺安稳与兵马俑

  新闻部政文组组长蔺安稳,精瘦的身材,陕西口音,一双不大的眼睛总眨着,其貌甚憨,内心极秀。此人上世纪六十年代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先分配到新华社,文革时这位二十几岁的西北汉子宁折不弯,满腔热血,捍卫真理,一张大字报贴出,居然敢炮轰炙手可热的陈伯达,戚本禹,这在当时可谓胆大包天,后来他被大会小会批斗。1974年,两地分居的他回陕西临潼农村老家探亲,正值村里打井抗旱、挖出了许多“泥娃娃”,散落在井边地头,蔺安稳凭着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断定:不得了,这是国宝呀!这是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兵马俑呀!此系国宝,一定要尽快保护,否则损失巨大。他立即写了一篇内参稿件,直送中央。很快,中央领导批示,派文物专家赴现场察看,世界第八大奇迹就这样逐渐浮出了水面,蔺安稳的名字也与兵马俑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后来,我采访了蔺安稳,成稿一篇,“他与世界第八奇迹”,刊在新华社《中国记者》上,将这段被遗忘在角落里十几年的新闻公之于众。

  “面包记者”李伟

  新闻部的李伟主要跑外事新闻,三十多岁的她精神饱满、干劲冲天,天天拎着个蓝尼龙大包,包里塞着录音机、稿纸,采访本、圆珠笔等,还有面包,因为她不吃肉,很少到食堂买饭,中午饭经常是面包,人送“面包记者”美称 。据说有一次,她与同行一起出差,晚上写稿到半夜,为不影响室友休息,她躲进厕所,坐在马桶盖上写稿,人又送“马桶记者”称号。李伟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大家亲切地称她为“李大婶子”。她走路风风火火,且嗓门子大,常听她在楼道里大声说:明天上午我要去大会堂开常委会,下午中南海邓小平又要接见外宾,后天还要随杨尚昆出访,我还一点没准备呢……

  会养生的郭招金

  那时在新华社办公的,除了新闻部、还有港台部。港台部有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但从不与我们这些新人接触,此人很神秘,深谙养生之道,每天中午饭后他必取三把椅子,一字排开,然后躺在“三点式”上,他的眼睛还要戴上眼罩,像电影《佐罗》中的骑侠一样,美美地睡上十几分钟。他采访写作也是一位高手,能把国民党退役将军,前清遗老遗少写得出神入化,还获得过全国好新闻大奖。听说此人是从福建最穷的大山里走出来的,他少年时没穿过鞋,兄弟六七个,只有两三条裤子轮流出去穿。穷则思变,他天生聪慧过人,悬梁挂角,嗜书如命,沿着读书求学的台阶一步步登高,终得正果。没过两年,此人就当了新闻部主任,再以后,担任了中新社的总编辑、社长。这个人就是郭招金。

  “小光棍”谢一宁

  新闻部还有一个比我们年龄小很多的年轻人,叫谢一宁。他是广东人,极聪明,比我们早来半年,他当时小光棍一个,一日三餐吃在办公室,晚上就睡在办公桌上。他喜欢读书,钻研问题,脑子灵、反应快、业务素质很强,新闻部的领导都很喜欢带他出去采访。1985年,谢一宁就出国采访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988年,他又采访了汉城奥运会,在机场突遇爆炸事件,他立即写就“金浦机场发生爆炸”新闻一篇,“五个w”俱全,现场活灵活现,神速传回北京,大大快于其他媒体。后来,这篇新闻获得了当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我们这些新人都很羡慕他。后来,小谢在新闻部没干多久,领导就培养他赴上海外院脱产学习外语一年,学成后派往中新社美国分社当记者。黄鹤一去不复返,二十多年了,至今未归,他已经成了比较地道的海外华人了,经常叼着烟斗,说一口洋文,现在是美国著名的华文报刊《侨报》的总裁。据说历任国侨办的主任都很赏识谢一宁,这也是新闻部培育出的一株年轻的“好苗子”。

  我的入门老师哈崎

  我初入新闻部,第一个直接带我的老师是哈崎,第二个直接带我的老师是徐泓。我从两位老师身上学到了怎样做人,怎样做新闻。

  哈崎老师当时是经济组组长,她遇事直言敢言,对事不对人,不管你是主任还是总编。她对下属也是批评多于表扬,总是一脸

  的严肃,说实在的,我们都有点怕这位“哈大妈”。我第一次出差,就是哈崎老师带我去的。一个多月的采访,踏访黄河两岸,秦晋两省,哈崎用完了三个采访本,写秃了五支圆珠笔,而我呢,一支笔没用完,一个采访本没写满。那次采访,哈崎老师一口气写出《大寨探访记》上中下三篇,细节之生动,材料之翔实,令我从心眼里敬佩。那次出差,我亲眼看到,哈崎老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育我,每到一处吃完工作餐,都交三毛钱半斤粮票,从不白吃,按标准交费住招待所,从不白住。我们到了雁北大同市采访,我想顺道到当年我下乡插队的村里去看看,她说,你还惦念着乡亲们,这很好,但车子不能进村。我照着老师说的做了,让送我的那辆破旧的吉普车停在了村口,我步行走进了曾经生活过五年的雁北小山村。

  我的指导老师徐泓

  没进中新社之前,人大新闻系的老师就说,到中新社,让徐泓带带你,她的业务能力相当强。徐泓老师非常热情,她原来跑建设部,后来我接着跑,她就带我到建设部接头,从一楼到六楼,挨个给我介绍处长、司长让我认识。她还给我出题目,改稿子,手把手地指导我,使我受益多多。徐泓老师满脑子是新闻点,有一次,新闻部秋游香山,约定早九点到香山门口集合,徐泓去早了,她看到北京那么多人去观赏香山红叶,灵机一动,就有了新闻点。趁大家没到,她进入公园管理处采访,仅仅十几分钟的采访,她已胸有成竹了。新闻部的人到齐了,一起爬香山,中午在山顶野餐,吃自带的香肠、面包、啤酒,玩得很高兴。而徐泓老师,心里一直酝酿着怎样写这篇稿子,秋游回家后,她即成稿一篇《北京人争赏香山红叶》。其文短,不足600字,其文活,语言简洁,色彩明快,将普通市民、政府总理,登山索道,旅游专车融于香炉峰层林尽染之中,一幅北京人秋日郊游图跃然纸上,这篇脍炙人口的短文荣获当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我向徐泓老师讨教秘诀,她淡淡一笑:来早了,没事干,随便问问,谁让我们是记者呢!是的,徐泓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永远比其他记者到得早、站得高、想得多、看得远、干得欢的记者。后来,她转去人大、北大任教,当博导、当院长,成为学生们最喜爱的教授。现在她的微博粉丝无数,许多媒体人和成功人士都争相传看。

  新闻部分为经济部和政文部

  其实,老新闻部还有许许多多奇人、能人,像老领导张磊,老华侨徐曰综,老书记周秀文,大管家荣尚燕,大才子凌宏俊,作家记者程荣进,老记者周继胜、巩双印、刘雨生、林华、李健、陈则平、刘桂林等等。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本领。

  1987年,新闻部从新华社搬出来,迁入新落成的百万庄南街12号中新社新的办公大楼办公,新闻部的机构一直延续到1994年,我是新闻部最后一任主任。后来,新闻部撤销,拆分为现在的经济部和政文部,我担任了首任经济部主任,王士敏担任了首任政文部主任。很可惜,这位精通业务的资深记者,敢说敢干的东北汉子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宋人陈与义有一首《临江仙》,颇具味道,摘录于此。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