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发现心

郭 健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去以心发现心。

  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

  1985年4月16日,堪培拉。

  格里芬湖畔的绿茵地上,一位澳大利亚土著青年为到访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作“飞去来器”表演。“飞去来器”是一种镰刀状的﹑薄而坚硬的狩猎武器,动物被击中立刻不能动弹;如未击中,可依惯性回到手中,故名。

  “‘呼拉’一声,‘飞去来器’脱手而出,飞向蔚蓝的天空。大约飞出五六米高,就开始往回飞,但飞行路线很不规则,用手接住也不容易”。一家报纸这样写道。

  “只见他轻轻一扬手,‘飞去来器’便在空中急速地盘旋起来,划了一个直径约15米的圈。随后,小青年又表演了两次,一次比一次好。”一家通讯社如是说。

  中新社则是这样描述的:“只见这位青年挥动右臂,将‘飞去来器’向空中掷去,回来时离原地还有几米距离。第二次也未成功。第三次再投掷,‘飞去来器’在空中转了一个半圈后,急速低飞,径直向记者群飞来。表演者一看大事不好,跳起来接。由于用力过猛,竟将一位摄影记者撞倒。撞倒者又将身旁五六个记者也撞倒,如同叠罗汉一般,幸好人未伤,机器未损。今天风大,这位青年有点紧张,故表演不甚成功。”

  当地一家英文大报第二天以“Mr. Hu′s boomerang lesson goes astray”《胡先生的飞去来器研究步入歧途》为题,赫然刊出两幅大照片(真佩服他们眼疾手快),一幅是“飞去来器”在人群头顶掠过,众人忙向后躲闪;另一幅是几位摄影记者紧抱摄像机倒在地上,站在一旁的我偷着乐,大有幸灾乐祸的劲头……

  引用这些,不想比较写作技巧,而是要说明:记者如何客观报道新闻事实。

  也许出于尽量减少负面效应的良好愿望,同行发稿时对细节——小事故作了委婉的处理。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认为表演不太成功事出偶然,无损我领导人形象和两国关系。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一幕,我不能视而不见。于是如实道来。

  理论是行动(包括新闻写作)的指南。在执笔为文之时,我总是恪守江西大学新闻系主任于生教授“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训示,不愿为了生动而添油加醋﹑“合理想象”,更不屑无中生有﹑制造假新闻。编辑说:你写的欠生动,最好补充一些材料。我奉命再次去“榨取”细节。有所获,大喜过望;硬是“榨”不出来,只好如实禀报:我无能为力了。

  我也有不少失误。

  还是那次出访。耀邦同志访问结束后到南方停留了几天,我和新华社同行经东京先回北京。耀邦同志抵京那天,我去机场采访。我注意到:机舱打开后,一位小男孩小跑着登上了舷梯。经打听,小男孩是耀邦的外孙。我连连按动快门。回来赶发消息,我把“他的小外孙跑步登上舷梯,迎接外祖父出访归来”写进导语。接下来:“69岁的胡耀邦首访南太平洋五国12天,行程3万公里,一路风尘仆仆,谈笑风生。今天,他穿一身浅灰色中山服,高兴地同前来欢迎的赵紫阳﹑万里等握手寒喧。”自以为这种写法不落俗套呢。

  不料第二天,香港一家报纸刊登胡耀邦抵京消息和一篇短文《胡耀邦变戏法》。该文引用“着灰色中山服”一段话后说:“同这条消息一齐刊登在报章上的一帧传真图片,从正面看出胡耀邦穿着并不是浅灰色中山装,而是胡老总特别爱好的西服。”“虽然这只算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但竟发生在素以严格见称的中共新闻发布机构的消息,那就令人感到有点出奇。”文章进一步挖苦道:“记者着眼点是表示观察入微,落笔细腻。可惜这条消息拼在图片旁边,编辑和记者就要自打嘴巴,讨个没趣。”

  无意中弄错一个细节,竟然招致对“中共新闻发布机构“的一番冷嘲热讽,是我始未料及的。

  苏联名记者波列伏依也有过类似经历。他在《永志难忘》一文中披露,为了形容一位老工人领奖前的兴奋心情,曾描写此人“仔仔细细地梳了梳头发”。见报后,那人苦恼不堪地找到波列伏依,除下帽子,露出铮亮的光头,气愤地责问:“莫非您在其他文章里边也弄了些小小的谎话吗?”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传播既要实现整体真实,更要做到具体报道的真实,即便细节也不应杜撰。违背(那怕稍有偏离)这一铁的法则,必然受到惩罚。

  多少年过去了,每每想起“变戏法”的挖苦仍懊恼不已。“中山服”事件是我从事记者工作以来最难忘的教训之一,虽然它不是政治性错误。

  洁白的信封上赫然印着:“张广厚同志治丧委员会”。我的心突然一紧,深为这位蜚声中外的数学家早逝而痛惜。

  追悼会场挂满挽联,四周摆满花圈。我来不及细看这些,径直走到张广厚灵床前,伫立良久。他躺在鲜花丛中,仿佛经过夜以继日的劳作之后熟睡了一样。望着他那消瘦的遗容,眼前出现了他用手捂着患视网膜炎的左眼,用另一只眼攻书的情景,我的双腿不自然地发抖,心灵在震撼……

  他枕边一册厚厚的专著引起了我的注意。征得治丧工作人员同意后,我走近床头翻阅,书名是《整函数和亚纯函数理论》,封皮为墨绿色。专著去年底才出版,书页还散发着油墨的清香。50岁,他走得太早了。

  张广厚遗像一侧,我一眼发现在一旁守灵的王和枝女士,趋前同她紧紧握手:“我是中新社记者,前些年采访过广厚同志,还在你们家吃过饭。请多加保重。”这位坚强的女性,此刻已哭成泪人。

  数学界﹑科技界的著名人士,科学院和数学所的众多群众,络绎不绝地前来参加追悼会。我同吴文俊﹑杨乐﹑刘源张等作简短交谈,他们无一不惋惜不已。

  追悼会上一幕幕情景不时在脑海中浮现。我抑制悲痛,伏案奋笔疾书:

  “数学家张广厚离我们去了,带着他毕生的心血《整函数和亚纯函数理论》离去了。他静静卧在北京八宝山公墓的灵床上,接受敬仰者们最后的告别。他的枕边,放着去年才出版的厚厚一册专著,书名就是《整函数和亚纯函数理论》。书的封面是代表生命的绿色……”

  这篇题为《盛年早逝风范存》的通讯发出后,香港、泰国、菲律宾、美国、法国的多家中文报纸采用。《人民日报》海外版、天津《今晚报》等国内报纸也刊登了。

  此稿之所以受到国内外报纸的欢迎,主要是张广厚成就卓著,知名度高,事迹本身感人。就文章特点而言,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1987年全国好新闻作品》一书,以《满含感情着意创新》为题,为该文加了这样的评语:

  “千字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一位盛年早逝的数学家的无限惋惜和哀思之情。开头从张广厚枕边那本代表生命的绿色封皮的专著,到他消瘦没有血色的遗容,以及作者心灵的震撼,都表达了这种不尽的哀思。写作上突破了一般追悼会报道从悼词中摘几句对逝者生平业绩评价的话,用作者7年前亲身经历的两件事写出了张广厚的风貌。”

  广厚先生与我不是被访者与访者的一般关系。在我心中,他是一位尊敬的老师和可亲的朋友,此稿成功的主要原因于此。

  文坛祖母冰心古稀之年赋长诗《因为我们还年轻》。而立之年的我虔诚地走进西郊她的寓所作了一席长谈。事后我以她的长诗为题向海外播发一篇二千余字的通讯。在狠批“右倾回潮”、“老九”斯文扫地的年代,中新社这篇稿件备受关注,多家报纸刊登。老人接到外报报样,很是高兴。书信来往,电话问候,我们这一老一小遂成忘年交。我代表社里向她约稿,请她为中新社出版物题签,接待中新社邀请的海外报人,她都欣然应允。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名家、大家,我和我的同事们满怀敬意。

  冰心九十华诞,我怀揣“愿您像最年轻的人一样年轻”(泰戈尔诗云:“我和最年老的人一样年老,和最年轻的人一样年轻”)的生日卡,登门祝贺。老人气色很好,心情极佳,在我的笔记本上题字:“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录先祖子修公自勉词赠郭健同志。”她进而解释道:“物质生活要知足,学问学识方面要永远进取;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事就去做,对国家对人民不利的事坚决不做。这两句话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人有时是需要高人“点拨”的。是次探访,使我终身受益。

  有些被访者出于种种原因婉拒甚至坚拒采访。但在很多情况下,只要尊重对方,真诚待人,迟早会感动“上帝”。

  日记记载个人经历感受,一般秘不示人。1978年,我赴曼谷采访第八届亚运会,得知乒乓球运动员杨莹是个女秀才,常写日记,想拿来公开发表。她先是不同意。经我再三说明、解释、请求,她为我的真诚所动,终于答应了。我以《在曼谷的日日夜夜》为题,编发她的日记连载,被泰国、港澳六七家报纸同时刊用。香港《新晚报》老编来电:“《在曼谷的日日夜夜》文字好,形式新鲜,读了很有兴趣,我们分5天登完。”

  获得新闻素材最好的办法,是你成为被采访者真诚的朋友。真诚,是一把启开被访者心灵之门的钥匙。这是我多年来的新闻实践的又一体验。 

  1964年,我从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一直服务于中国新闻社,一直从事侨务外宣工作,屈指算来已有38个寒暑。

  做过十几年记者编辑,后来担任组长、新闻部主任,1986年任副总编辑兼总编室主任,1990年获高级记者职称,1994年起任总编辑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奉派纽约出任中新社美国分社社长,2002年正式退休。

  我采访过的重大活动罗列如下:全部特赦释放在押国民党战犯(1975),全国科学大会(1978),五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一次会议(1978)及此后的多届“两会”,曼谷亚运会(1978),六运会(1987)、七运会(1993),中共十四大(1992),胡耀邦访南太平洋五国(1985),赵紫阳访东欧五国(1986),江泽民访苏(1991)、访非洲六国(1996)、访美(1997),98抗洪抢险,中华文化美国行(2000),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2001)。

  至于撰写的新闻作品数量,实难统计。其中刊发于国内外报刊的人物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百余篇,后集成《名人剪影》、《名人剪影》(续集)分别由新华出版社、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有关对港澳台侨宣传特点、中新社的特殊作用、内外有别和外外有别等新闻理论探索文章,集成《对外传播散论》一书出版。传记文学《侨缘》于2006年面世。此外,多篇作品收入与他人的合集中。

  从以上流水账看来,此生有所为,为不多。我只是在对外传播岗位上做过不懈努力,真实记录我的同胞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业绩,向海外传播我的祖国前进的足音。仅此而已。

  回首新闻职业生涯,深感坚守、舍得、诚实、勤奋之重要。

  坚守。漫长而短暂的人生面临诸多选择。我一度羡慕有些人参过军,当过工人、记者、工程师,又毅然下海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充分体验多姿多彩的生活。然而我不能。因为我酷爱记者工作,也无其他方面的才能,同时机遇也不再向我招手。我始终坚守在新闻岗位,在第一个接纳我的娘家中新社“从一而终”,使我渐渐驾轻就熟,如鱼得水。倘若打一枪换一地,频频转换角色,于有些能人强者是好事,对我这样愚钝之徒定难适应,又遑论成功?

  舍得。每个人都有理想、梦想,并为此孜孜以求。中学对文学、俄语的偏爱,使我萌生通过翻译家、记者的捷径再当作家的强烈愿望——走周立波、刘白羽、伏列伏依之路。大学除专业课外,对外国文学情有独钟,特别迷上泰戈尔。然而经过几年的苦斗,我终于意识到挤进文学狭窄的小路乃是不明智的自我设计。越来越多的记者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新闻与文学既密切相通又存在巨大鸿沟。30未立,就不再为文学女神所惑了。泰翁似乎对我说:不要在昏暗中收集梦想,走下到坚硬的土地上吧。我对“作家”的光环不再存非分之念,全身心投入对外传播的本职工作中,新闻业务大有长进。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诚实。言行一致,不虚情假意,是我做人的原则,也是处世之道。出生在赣南红土地的我,从小家庭教育就是“要本分,做老实人”,以致撒个谎便脸红心跳不自在。年龄增长了,依然心无成府,不会算计,不善关系,憨态十足矣。有朋友直言我“太老实”,实指“太傻”、“太迂”、“太无能了”。我深知自己的劣势,然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有改观。不过我发现,我这种类型的人与他人交往起来并不太困难,采访起来也还顺利,接触多了并不招人反感。窃以为,无论社会如何向前发展,笨傻老实之人总有生存空间,诚实与善良决不会泯灭。

  勤奋。我没有天赋。小学成绩尚可。中学除语文、俄语、音乐较优外,数理化平平。在大学,我的学习成绩中等稍稍偏上,并非出类拔萃。参加工作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不了解海外侨胞的生存环境、国外侨报的用稿规律等,常常困惑不已,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如何是好?捷径难觅,唯有勤学苦练,1%的才能付出99%的汗水。好在那时年轻单纯,有的是精力和时间——无非是“少睡点,少玩点,对自己狠一点。”别人写的好稿当作范文来拜读,不耻下问,虚心讨教;自己的习作经领导审定发出,总要拿回案头仔细琢磨为何这样改;境外报纸寄来后,经常是从头看到尾,仔细研究我们这家民间通讯社的稿件如何“落地”,哪些“落不了地”。记者需要广博的知识,必须勤于积累各方面的资料。有人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不做资料也得心应手。我无此特异功能,采取原始积累的办法:凡认为有趣 、有用者,便动剪刀、抹浆子,分门别类,各成一册。至今保存完好的有工交、科学、教育、文艺、理想、成才、时间、台侨政策等二十多本。每次采访之前,总要先看有关资料,以便胸中有数。稿件写完一改再改仍不满意,索性推倒重来。如此做足功夫,苍天岂能负有心之人?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勤奋读书,勤于积累,勤于观察,勤于练笔,没有多大天赋的记者也会有所成就,这也是我记者生涯的切身体验。

  我所钟情的新闻事业,曾使我烦恼更令我陶醉,曾给我痛苦更赐我欢乐。

  走到人生的边上,耳边常常回荡起《人生无悔》那熟悉的旋律,歌手刘欢动人的歌唱:“绿叶无悔扑向那大地,是报答泥土芬芳的情意;鲜花无悔凋落于风雨,是因为它有一段生命的美丽……”

  报答,感恩,我的心明白:

  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哺养我长大成人。你们呕心沥血,含辛茹苦,走过风雨泥泞,终因积劳成疾而过早离开了我们。“子欲孝亲不待”成了我们弟兄永久的痛。

  感谢所有的亲人——年长的、同辈的、年幼的——对我的呵护、关爱和鼓励。尤其感谢与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爱妻,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成绩和圆满。

  感谢我成长的摇篮,我的母校:齐里、石坑、城关小学,上犹初中,南康高中,江西大学,中央党校。母校不仅给莘莘学子以知识、本领,更给我们信心、勇气和力量。恩师的谆谆教诲永远铭记在心间!

  感谢接纳我、培养我、提携我的中新社、新华社和单位的同事、领导。所有接受我采访、把成功与我分享的前辈和朋友,还有那些曾经帮助我走出人生困境的好心人,我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