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电影回顾

方树勋

  社史组同志要我谈谈中新社从五十年代开始拍摄电影的情况,本来不敢应命。由于年代久远,是将近半个世纪的事。特别经过十年内乱,许多材料无法找到。有一些影片自己也未参加。仅凭个人的经历和记忆,当会挂一漏万,不能描绘全貌。但社史组同志还是希望就我所知谈谈。为了当时曾为中新社电影作出贡献的同志留下一鳞半爪,我就不辞浅陋,略述如下:

  中新社拍电影的来龙去脉

  1956年,香港华文电影公司的主持人、爱国民主人士兼导演赵一山,因为想打开他们电影的发行市场,扩大影片的题材和内容,希望到内地拍风光纪录片。当时他找到中侨委办公厅联系。经中侨委领导同意,介绍他们给广东省侨委。同时由文教司文化处派杨建能同志前往协助,陪同他们到广东潮汕及海南岛等地,拍名为《月是故乡明》的风光纪录片。反映新中国成立后潮汕、海南岛的风光名胜、人民生活的新貌。片中穿插潮剧《陈三五娘》的片段和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名族的歌舞。接着还拍了舞台纪录片《火烧临江楼》。

  嗣后,赵一山要求中侨委能继续支持他们的电影事业,提出由于他们人力有限,希望侨委能组织力量拍片,影片由华文电影公司发行,以这样的方式支持他们。经侨委领导研究后,认为介绍新中国的风光文物,反映侨乡及各地人民生活面貌的纪录片,对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认识了解中国是有意义的,便同意这一要求。此事交文教司和中新社办理。最后主要由中新社负责筹划,按照当时廖承志同志关于影片应以爱国主义为方针,内外有别,调子要低,面向广大中间落后群众,在香港取得立足点,力争进入非建交地区及台湾,以期长期生存的指示,力求拍出适合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欣赏水平,喜闻乐见的影片。

  白手起家 奋力拼搏

  中新社不是电影制片厂,拍电影对中新社来说是新生事物。在电影工作人和器材等方面,是一穷二白。首先是解决干部和器材问题。

  1958年,社领导从图片部调出吴岳搞摄影。因为吴岳在泰国时就从事摄影工作,擅长拍摄人像并获得好评。在这样基础上,搞电影摄影较易掌握。另外从社办公室调出谷雷鸣。谷在话剧表演上有一定的基础和才能。还从专稿部文艺组把我调出,主要负责编写剧本。或许是由于我在香港是曾参加过电影工作,还同《大公报》、《文汇报》一些对电影有兴趣的朋友一起从事过影评工作,和电影界人士有交往,对片场的情况也有些了解的缘故吧!

  这几个人调集后,在吴江和谢石基同志的具体领导下,开始做准备工作。吴岳到潮汕拍《诗歌的海洋》,谷雷鸣跟赵一山一起,向他学习导演工作。我到福建采访,准备写反映侨乡新晋江(后改为福建风光)的剧本。以后陆续调来一些同志,组成电影队。到1962年止,电影队一共18人,名单及分工如下:

  导演:谷雷鸣

  编剧兼导演:方树勋

  摄影:吴岳 孟虓辉 姜伟 李志平 伊铁士 李保定 翁启明

  美工:庄志波

  场记、剪接:江云钦

  录音:梁忠宗

  放映:侯祥英

  联络:洪宁

  会计:郭秀珍

  资料:李兴业 杨兰秀

  剧务:王永惠

  因为拍出了不少影片,当时这支队伍被戏称为“十八条好汉”,可能是有点褒义吧!

  电影队人数少,都未正式从事过电影拍摄工作,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特别是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能完成几十部电影的拍摄,的确是经过相当艰苦的奋力拼搏的,取得的成绩可归结几点:

  1、大家对电影这门新鲜的工作有兴趣,有破除迷信,敢于大胆探索追求的勇气。全心全意想把这工作搞好。长年在外,不怕艰苦,不计较得失,不追求名利,在所有的影片上基本没有署上真名。

  2、在工作上没有经验,都是一张白纸,但白纸上可以画出各具特色的画面。大家都知道自己的不足,能够虚心刻苦的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实践上逐步总结出经验,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

  3、侨委、中新社领导的指示,督促和关心,并在影片编辑过程中提出意见。中新社领导了解拍电影的特殊性,给予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吴江同志能大胆使用干部,培养人才,为大家创造学习条件。他鼓励摄影的同志尽快熟悉和掌握机器,提高拍摄艺术和技巧。并认为适当交学费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胶片的消耗比例可能比正规电影制片厂多些。一次,孟虓辉在拍摄上报废了一卷胶片,吴江同志并没有给他处分,只是要求他认真总结经验,提高技术。孟虓辉很感动,刻苦钻研,很快就能独立拍片了。

  此外,还送江运钦到制片厂学习剪接;让侯祥英学习放映。对担任导演的同志也安排到有关单位学习,从实践中取得经验。这样,各人都能较快地独当一面,负起工作责任。

  当然,拍这么多影片,不全是电影队十几个人就能完成的。社内画刊组的王群青,图片组的沈鸣、陈秀全也曾给予协助。特别是王群青同志,对多部风光纪录片的完成,付出很大力量。许多风光片由他编辑和写解说词。他的解说简练,情景交融,雅俗共赏,耐人寻味。北京电影洗印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也热情帮助我们完成后期制作。此外,也和拍摄地区的各级领导、剧团及有关的负责人的大力协助分不开的。

  风光纪录片和戏曲艺术片

  1959年3月,谢石基、吴岳、谷雷鸣和我在广州联系拍片事宜。吴江同志和文教司司长肖林先后到了广州。肖林告诉我们:1959年的拍片计划方方副主任批准了,同意拍《新晋江》、《美丽的三江》、《新潮梅》等侨乡风光片。原拟拍十几部戏曲艺术纪录片改为若干部。还说福建叶飞省长支持拍《新晋江》。他还和广东省侨委主任黄声谈拍粤剧和潮剧的问题。吴江则谈在年内拍几部戏曲片的计划。二月份他和赵一山在无锡看了锡剧团梅兰珍演出的《碧血扬州》,认为演出水平不错,可以拍锡剧,但拍摄场地正在举办展览,需延后。所以要谢石基到杭州联系拍越剧《西厢记》,让赵一山、谷雷鸣一起去。吴岳仍回汕头继续拍《诗歌的海洋》,我也去汕头参加拍《诗歌的海洋》。同时,重点把到福建采访的《新晋江》(后扩大改为《福建风光》)纪录片剧本写出寄北京。就这样,拍片的工作就陆续启动。

  从1958年到1964年,中新社电影队(后改为电影组)共拍摄了二十多部风光纪录片,八部舞台戏曲艺术片。

  风光纪录片:

  这时期拍摄的风光纪录片主要有《诗歌的海洋》、《故乡行》(福建风光)、《美丽的三江》、《北京漫游》、《万里长城万里长》、《芦沟桥畔》、《泰山南北》、《齐鲁英豪》、《西双版纳》、《末代皇帝溥仪》、《苏州姐妹》、《广西风光》、《四邑风光》等。

  戏曲艺术片:

  1959年到1963年拍的戏曲艺术片有八部:《西厢记》、《丝线姻缘》、《胭脂记》、《并蒂莲》、《云中落绣鞋》、《孟丽君》、《珍珠塔》、《姐妹易嫁》。

  上述风光纪录片和戏曲艺术片,向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介绍祖国各地风貌和地方传统戏剧艺术,使关心新中国的观众,增强了向往祖国的信心。对那些受西方传媒歪曲报道蒙蔽的观众,起到释疑、破怕、潜移默化的作用。

  历史的沉思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说:“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中新社的电影没有例外,经历了这场灾难的冲击。1967年,中新社的电影被没收、查封、审查。要追究拍电影的背景。把风光片说成是出卖祖国山河,被怀疑泄密。戏曲片则被批判是宣传封、资、修。其实,这些影片都经中新社、侨委领导和有关部门审查后才能对外发行的。当时从事电影工作的同志,都了解自己拍片的过程,没有什么秘密,心胸坦然。但对这场突然来临的政治风暴,也觉得心情沉重。当时侨委副主任方方和吴江同志,在被“批斗”时,主持拍电影也是他们的一项罪名。大家都感到困惑。对那种混乱的局面,不能理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被在黑暗中尘封多年的中新社早期电影,洗去不实的罪名,又能重见天日。

  1978年,在京一些部门,纷纷向中新社借出戏曲片《云中落绣鞋》、《珍珠塔》、《姐妹易嫁》和一些风光片到单位放映。后来所有的影片都交电影发行公司保存。《云中落绣鞋》、《珍珠塔》、《姐妹易嫁》等影片,也经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放映。

  长江后浪推前浪。中新社早期的电影已属过去。带着时代的局限,历史的印记;带着艺术上、思想上的某些不足;带着欢乐和伤痕;完成了当年的历史使命。

  1978年,中新社机构体制恢复独立以后,又成立了电影部,还组建了以吴江为董事长的“南海影业公司”。在电影部和“南海影业公司”的努力下,中断了十多年的中新社电影重新起步。不但拍风光片,还拍摄了由凌子导演的《原野》;凌子风导演的《春桃》;韩兰芳导演的《精变》等受观众欢迎的故事片。

  此外,还开创了和外国及台湾影业人士、港商合作拍片的业务。合作的影片有《龙的精神》、《北京故事》、《八千里路云和月》、《南拳王》等十多部。在港、澳、欧、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很受欢迎,颇有影响。

  1985年,中新社电影部扩大为电影声像部,业务大为发展,拍出几十部影视片。

  中新社采取与外国及港、台人士合作拍片的措施,同时拍出了多部影视片。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号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精神,反映了中国在“文革”之后新的社会面貌,使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及外国人士进一步认识中国的现实,吸引他们对中国的认同和向往。

  社会在发展,世界面貌日新月异,我国也如此。相信中新社的影视会写出新的历史篇章。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