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短、快和与时俱进

  程荣进

  退休之后,同采编业务断绝了关系,但同新闻的联系没有断。读报、看电视、网上浏览,是例行日程,不经意之间,常会想起与昔日业务相关的一些事,比如“软”、“短”、“快”……之类。时代不同了,国情变化了,如何再去看待这些曾经非常熟悉的新闻理念?这里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软些

  进入中新社的人,工作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很可能与稿件的“调子”有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一批新手就不断地被提醒:中新社担负的是对外报道任务,新中国成立不久,海外读者对它还不够了解。我们的报道应当放下身段,不板起面孔说教,而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让读者喜闻乐见。这就是所谓的“调子”要低,要软。

  有一年,中新社发了一篇专稿《我的丈夫,我的蜜月》,是著名粤剧女演员范瑞娟讲述自己的婚姻生活。在当年的时空条件下,该稿确属惊人之举,引起很大反响,被认为是颇有代表性的软性报道。中新社的老一代领导们为此津津乐道了许多年。低调、软性的新闻报道,在相当长的时期,可以说是中新社与国内其他媒体,特别是与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有所区别的主要特点之一。

  中新社之所以能以低调、软性的新闻报道独树一帜,是因为那时我们的社会还不开放,没有进行低调、软性报道的环境。而对外报道却又促使我们必须这样做。试想,把吃、喝、玩、乐、男女、情爱……这些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正常需求,都视为资产阶级范畴的东西,列为禁忌的报道题材,那还可以拿什么去向读者源源不断地做报道呢?60年代社里进行的一次辩论颇能说明问题。辩题是:“轰轰烈烈的农村积肥运动,要对外报道吗?”放在今天,大家一定感到奇怪,“怎么会给出这样的辩题?”但当时毫不奇怪,因为持有“群众运动,天然有其合理性,值得报道”这种观念的人还不少。经过实事求是的辩论,与此相反的看法占了上风,认为:农村“积肥”,只是一般的例行生产环节,全国农村处处有,年年有,缺乏亮点,难有新意,不是千里迢迢之外的读者所关心的。这一客观、正确的认识,对日后全社的报道起到了积极影响。

  时至今日,情况大不一样了。采写软性、低调的新闻已经没有了障碍,这类报道不再是中新社的“专利”,甚至“调子”一词本身也不怎么被提起了。“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是颇为贴切的写照。可是我们的报道还要继续做下去,而且要做得更好。中新社能再度开创出独树一帜、有自己特色的报道风格吗?这些是摆在我们面前、极富挑战的课题。

  短些

  参加工作之初,领导最经常的嘱咐,就是要我们把稿件写得简短、干净利索。可以说,这是最先受到的业务启蒙教育。那时我们初出茅庐,在大量的素材面前往往缺乏判断力,不会取舍,以为“放进篮子就是菜”,所以稿件写得芜杂冗长,眉目不清,成为一种常见病。

  要求写短稿还有其他一些理由。比如要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别让长文章使他们为难,他们没时间,不耐烦,或者不具备快速阅读长稿的能力。又比如,为了便于传谕,也有必要把稿件写短。几十年前,传稿主要依靠电报。今天的年轻人对下面这种记者外出采访向总社传稿的情景,连听说过的恐怕都很少了:写完稿件——赶往邮局——将文稿誊清在电报纸上——交给报务员译成电码——等候发送。整个过程耗时、费事、花钱。据说曾有一位著名报人这样告诫记者:你们写稿要像自掏腰包发电报一样,斟酌每一个字!有一度一个“短”字还嫌不够,出现了“短些,短些,再短些”的口号。

  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1956——1957年),从美国率先进入信息时代开始,资讯发展、信息“爆炸”,以惊人之势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影响所及,几乎包括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我们看到,今天的报刊、网站、以至各类出版物,承载的资讯和信息数量日益膨胀、篇幅越来越长,已成为常态,致使新闻报道求“短”的意愿,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可是,在大力提倡写“短”稿的时候,对长稿适当留点空间,我想也是需要的。大多数读者总还是希望他们接触的报道,包含尽可能大的信息量。而信息丰富、细节生动、兼有文采的报道,总会是受欢迎的报道。当然,大信息量,通常意味着难以避免的长篇幅。这对缺乏快速阅读能力的读者,会是障碍吗?我想,这种情况不是一成不变。

  前不久,见到一位四年级小学生在看《哈里•波特》,厚厚一册(全书共7册)。我问:“看得懂吗?”“看得懂。”我又问:“这么厚,看得完吗?”“看得完。”一面兴致冲冲地跟我讲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我接着再问:“全书好几千页,一字一句地看,要花费多长时间!”她不以为然地说:“一字一句地看?太弱智了吧!我们班同学谁也不那么看书啊!”原来,如今的孩子真不简单,有一套快速阅读的本领了。可见,快速阅读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也应当培养。在我看来,这是对信息“爆炸”有效的因应之道。

  快些

  讲究报道速度,也是新闻行业的一项基本要求。所谓“速度”,就是要“快”:对重大事件的反应快,采访写作快,播发快。

  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中新社在加快报道速度上是有困难的。自建社时起,中新社向海外提供新闻稿件,就一直采用口播“记录新闻”的方式(语速每分钟170字上下,每句读3遍),由当地报刊抄收下来,编排刊登。这是当时条件下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直到“文革”后期才由“模写”(Morse)取代。专稿则一如既往,通过邮局寄发,可以想见,这样的发稿手段,与“快”的要求显然大相径庭。此外,当年国内的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在广东、福建等省“侨乡地区”的除外),中新社大多数并不自行采访报道,而是转发或改编新华社的新闻稿。所以“快”的问题,实际上没有成为中新社的紧迫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数码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新闻报道求“快”的瓶颈(主要指播发这个环节),已经突破。每个记者都有无远弗届、无所不能的电脑,哪怕是播发海量的文稿,只要有必要,真的是随时随地、“弹指”一瞬间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过去媒体为了在发稿速度上抢拔头筹,而各出奇谋,争分夺秒的做法,其必要性和轰动效应今不如昔了。有一种观点依然存在,认为抢在别人前头发稿,能对读者起到“先入为主”的效果。此说由来已久,但并没见到有很强说服力的论据,来支持这种说法。现在我们需要花更大力气去做的,是采访、报道公众最想知道、最应当知道的新闻。所以,对重大事件快速作出反应,倒显得非常重要了。

  总之,真正深入人心、令人折服的只会是报道本身,而不在于比美联社、路透社、CNN……等大牌通讯社快了多少分,多少秒。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