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青
此次汶川大地震,绵阳市是重灾区之一。作为身在此地的驻站记者,担当第一线报道任务义不容辞。
地震闯进我的生活
五月十二日下午两点二十八分,我正在家中休息。突然感觉有点晕眩,耳朵里传来一种从未听到过的恐怖的声音“哐哐哐”——是墙体撞击发出的声音,看到屋里摆放的物件“呯呯呯”地往下掉,愣了好几秒钟,我才反应过来:地震了!
等剧烈的摇晃停止后,我才抓起手机下楼。小区外的广场上,全是惊慌失措的市民。
就这样,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面最广、破坏性最强的“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闯进了我的生活。
但当时并不知道怎么回事,所有通讯全部中断。在最初的惊恐之后,一位老人家的话惊醒了我:“我活了七十多年了,从未见过这样大的地震!”一九七六年四川省有过松潘地震,老一辈的人都经历过。
他的话让我的神经绷了起来:我们可能遇上了百年难遇的大灾。冒着余震的风险,在震后十多分钟,我再次上到五楼,回到家中收拾采访本、电脑、相机、电池等物品。然后,迅速下楼,发动了汽车,开往绵阳市委。从这一刻起,我就投入到持续一个多月的抗震救灾报道中。
持续不断的余震、突如其来的暴雨、无遮无拦的曝晒、通宵达旦写稿、方便面当饭、汽车当床……是这一个多月采访工作中的常态,而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绵阳人,我还得面对丈夫因震双脚受伤、公公因病逝世、北川众多亲属的离散……最困难的时候,家里同时有四位老人、四个小孩需要照顾。
然而,身为一名从事十余年新闻工作的记者、一名中新社人,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在尽可能地安排好家事后,如何采写到最新、最快、最好的新闻,成为压倒一切的重任。
向全世界第一个报道北川县城成废墟
十二日晚上,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收到了除北川、平武外的七个县区的灾情报告。北川、平武都属大山区,迟迟没有任何音讯,让所有人心里都沉了下去。
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我得到北川县文化旅游局局长林川的消息,他悲伤地告诉我“北川已经是一片废墟了!”半小时后,青片乡小寨子沟的杨华武来到绵阳,给我打电话,电话里这个大男人一片哭泣:“北川完了。全是死人!”我听后吓了一跳,但凭着对北川县城、北川地形的了解,我判断他们说的是真的。
在此情况下,我决定冒险报道此事。对于通讯社来说,新闻的时效性胜于一切。我立即打电话给分社采编室主任杨杰,向他报告这一情况。十三日凌晨两点二十三分,中新社通稿:“有灾民称,四川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城基本夷为平地”一稿向全球播发。消息说“一位刚刚从四川北川县逃出来的人士十三日凌晨惊魂未定地告诉记者,北川县城基本已经被夷为平地。所见所闻,让人触目惊心……”。
此稿一发,立即引起轰动。包括新华社在内的许多正在奔赴灾区采访的兄弟媒体纷纷据此调转方向,急赴北川,北川顿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其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高层在此后的灾区视察中悉数到达北川慰问。其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三上北川查看灾情。
此稿也为北川赢得极为宝贵的救援时间。在此后的采访中,相关负责人多次表达对中新社的感谢:“是你们中新社的最先报道,让北川受到中央的关注,得到了及时的救援。”
这些报道都是我社在新闻事态刚刚萌发时就着手采写发出,其中不少新闻为其他媒体后续跟进,显示了一线记者的新闻敏感和素养。
唐家山堰塞湖突然来临
当第一阶段的抢险救援任务基本结束后,别的灾区抢险工作进入到比较平稳的状态,绵阳却再一次险情降临:在距离北川县城上游3.2公里处,山体滑坡大量堆积在通口河唐家山处,形成一座总库容3亿立方米以上的堰塞湖。
水利部专家称,该堰塞湖比岷江流域除紫坪铺以外的所有水电站都大。唐家山堰塞湖,在震后成为悬在下游百万群众头上的一“盆”水。这“盆”水如果倾泻,给人们带来的将是灭顶之灾。
关于唐家山堰塞湖的最早说法出现在五月十七日,在当天北川县城的抢险工作中,因传言“上游水库垮坝”曾出现救援民众及官兵的数次撤离,但事后都被有关部门否认。我于十七日采写了《北川湔江老鹰岩堰塞湖仍在专家组严密监控中》一稿,是我社最早有关唐家山堰塞湖的报道。次日,总社记者齐彬和分社记者霍潺在北川县城采访了绵阳市新闻办副主任张杰,他表示“地震造成的堰塞湖不会对北川县城造成威胁。”
抢险救援工作头绪繁杂,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当时,专家们也因天气原因无法登上坝顶,没有能够准确掌握唐家山堰塞湖的具体情况。直到十七日,专家组才拿到航片、卫片,对该堰塞湖有初步判断。五月二十一日,水利专家终于到达唐家山堰塞湖坝顶,此时的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已达1亿立方米。
五月二十二日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抵达绵阳,随后改乘直升机前往唐家山。并连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堰塞湖,确定了“不能死一个人”的处置原则。
我意识到,唐家山堰塞湖是灾后绵阳乃至涪江下游数个城市、一百三十余万百姓面对的最大危险,也是高层最为牵挂的大事情,必须全力以赴报道。
当时,驻扎在绵阳的有数十家媒体,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在人数上、设备上都远远超过我们。而中新社只有我和分社派来支援的年轻记者霍潺。我当时就跟霍潺说:“不怕,人脉资源、熟悉情况和灵活性就是我们的优势。”
我们马上开始收集有关资料,并加大对堰塞湖的报道。当天我就编发《四川绵阳严密监控堰塞湖动态 转移危险区域民众》和《绵阳市紧急疏散唐家山堰塞湖下游群众》两篇稿件。
悬湖压顶的十余个昼夜
二十五日起,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进入关键阶段。当天,我驻守在抢险指挥部,凭借与绵阳市政府及水文部门的关系,获悉了唐家山堰塞湖因天气原因直升机无法降落、可能采取人工爆破的消息,马上编发、口播回总社,首家发出了《唐家山堰塞湖确定新抢险方案 将徒步进入爆破》、《气候恶劣 直升机至唐家山堰塞湖坝体再度受阻》等稿件。
二十五日,刘小青助理来绵探望我。当时,他也明显感受到绵阳的压力,在他的安排下,当晚我采写了通讯《双重担忧下的涪城之夜》,真实地反映了余震威胁、堰塞湖压顶下的绵阳市民生活。
当天,我也获得了三种溃坝方式的疏散方案,对于我这个绵阳人来说,我非常清楚三种撤离方案在绵阳意味着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就比别的媒体更清楚其中的意义,也为后续的采访报道奠定了基础。
从二十六日起,我安排霍潺专门盯守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她是一位年轻记者,毕业不到两年。按照安排,她只身一人前往北川县擂鼓镇,蹲守直升机起降场。但她没有一句抱怨,在那段时间,所有前往唐家山坝顶的直升机都在擂鼓起降。我判断从现场应该能够得到第一手抢险资料。在蹲守的两天里,她采写了《现场目击直升机抢运唐家山堰塞湖抢险重型机械》、《天气转好 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空中“巨无霸”显身手》、《快讯:直升机吊装重型挖掘机起飞前往唐家山堰塞湖》等一批稿件。
二十六日下午,在炎炎烈日下,绵阳市委召开千人大会,正式部署市民撤离疏散。由于此前我已获悉三种方案,所以,待大会宣读核实后,我立即口播《唐家山堰塞湖险情严峻 四川绵阳部署撤离方案》回分社,由后方编辑处理发稿。该稿应该也是同类稿件的首发,引起较大反响。
也就是这一天晚上,体弱多病的公公因连日的折腾,引发心肺功能衰竭撒手西去。我爱人是家中长子,但他双脚受伤不能下地、生活尚需他人照顾。在此情况下,我只好向分社领导说明情况,请假两天,料理老人后事。
堰塞湖的水一天比一天多,承担除险工程施工的武警水电官兵在与洪水赛跑。到五月三十一日,一条长近五百米、宽约五十米、深超过十米的泄洪槽,终于完工。当时的天气预报说唐家山一带很快会有一次较大的降雨,专家推测,唐家山堰塞湖的洪水通过导流渠的自然下泄已经近在咫尺了。
然而三四天过去了,洪水依然不见踪影。而撤离到帐蓬里的绵阳市民因天气炎热、生活艰难,情绪相当波动。所以,六月三日深夜,唐家山抢险指挥部安排了一次媒体见面会,专家组组长刘宁介绍了当时的堰塞湖情况。
会议结束,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半。为及时把堰塞湖有关情况报道出去,缓解民众的情绪,我与参会的霍潺一起,连夜编发了《水利部总工程师:唐家山堰塞湖仍处于极危险状态》、《刘宁:唐家山堰塞湖排险减灾首要是保证民众安全》、《绵阳官员:有能力在最坏情况下保证淹没区民众安全》三篇稿件。
此后几天,我与霍潺轮流蹲守位在唐家山抢险指挥部:每天盯着设在现场的远程视频监控器,捕捉每一个变化。
六月五日,温家宝总理二上唐家山,确定了排险除险的基本指导方针:“安全、科学、快速”。总理再来绵阳,令广大市民倍感温暖。当晚,我采写了《唐家山堰塞湖泄流前夜:绵阳使出“空城计”》。
六月六日深夜,是预计的堰塞湖开始泄流的时间。当晚,绵阳城大雨如注。我独自开车前往唐家山抢险指挥部,在那里,可以获得最快的水文流量数据。我就跟水文局的同志们一起等待每小时一次的数据。当时针指向十二点时,前线水文监测站准时报来数据:唐家山堰塞湖水位达到七百四十米,已达到泄流槽高程。我立即编发了网稿《6月7日零时唐家山堰塞湖水位达到泄流槽高程》和通稿《唐家山堰塞湖水位达到泄流槽高程》。
然而,现场专家的话让大家的神经并没能够松懈下来:达到高程并不意味着立即泄流。所以,当我冒着大雨回到临时住所后,连续奋战,凌晨三点,再发通讯《决战唐家山:现场充满紧张 心头之石仍未能落下》。
决战唐家山
经过六月六日重上坝顶的武警官兵和水利专家继续奋战,唐家山堰塞湖泄流终于在六月九日出现转机。
六月十日,无疑是将载入绵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压在绵阳一百余万人民头上的“悬湖”——唐家山堰塞湖终于成功泄流,无人伤亡。
早晨七点,我就驱车前往江油市九岭镇,准备再次采访驻扎此地的驻滇某舟桥团。此地也是堰塞湖泄流的必经之地、到达绵阳主城区前的最后一个乡镇。
我刚到九岭,就有消息说上级已经下令,按照全溃方案撤离该镇所有民众。我一听,知道这一刻终于来了,马上联络霍潺,她正准备赶往唐家山抢险指挥部。我说好,我们分头行动。我立即掉转车头前往市委指挥部。
从早晨七点多钟到上午十点三十分,堰塞湖泄流量变化迅猛,开始每半小时、后来每十分钟报的数据显示,流量从三百多立方米每秒涨至近七千立方米每秒。
十点五十分,我看到绵阳市委书记谭力率众神情严肃地走了进来,果然,坐定之后,他宣布:绵阳启动橙色警报,做好全溃撤离的准备。
紧张的空气顿时弥漫开来。我抱着电脑坐在临时指挥所编发消息。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比别人快。
据统计,十日当天,我们一共采写有关图文消息二十余条,包括:《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宣布解除橙色警报》、《成绵、绵广高速公路解除管制 恢复通行》、《唐家山堰塞湖库容降至1.6亿立方 山体滑坡影响泄洪》、《快讯:唐家山堰塞湖高程渐降 溃坝风险有所减缓》、《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流量出现下降》、《四川绵阳启动橙色预警 要求民众作好撤离准备》、《唐家山泄流量大于入流量 江油九岭民众紧急撤离》等,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事件的进程。
到下午五点,被堰塞体阻隔了整整二十九天的唐家山堰塞湖的洪水,顺利通过了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
头上“悬湖”泄流,心头之石落下。当晚,包括我自己在内,在外面漂泊了十余天的绵阳市民终于可以回家了。
次日,绵阳城阳光明媚,因躲避堰塞湖冷清数日的绵阳街头重现生机。我和霍潺再次采写了《绵阳街头见闻:洪水卷走担忧和疲惫 城市“苏醒”了》,为堰塞湖报道划上圆满句号。
感触 感慨 感动
回顾这一个多月的采访报道,我时常热泪盈眶、暖流在心。
首先是感触良多。我原来是一名地方党报的时政记者,多年前温家宝总理来绵视察,我就随行采访过。后来调入支社工作,地方新闻不多,所以常有“有劲无处使”的感觉。
但在此次大地震采访中,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国家级通讯社记者的责任和力量。在此期间,新闻处处有、事件时时发,这时让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自己的能力太有限、精力太有限,无法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看着前往灾区一线采访的中新社同仁前赴后继、精彩纷呈的报道,我时常感叹自己的差距。所以,这次大地震报道,更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其次是感慨颇多。此次大地震报道,是我所见过的绵阳市开放程度最高、新闻媒体最多的一次,也是媒体间竞争最激烈的一次。我作为驻在绵阳的中新社人,理所应当地应该承担起第一时间报道的任务。所以,才有了十三日凌晨的《北川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的最快消息,才有了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报道中的多个第一。但与此同时,我也有很多遗憾:由于网络不畅,震后第一时间在绵阳城区、安县等重灾区采访的许多新闻无法及时发出;由于人手不够,分身乏术,前往一线的时间相对较少;由于身为人妻、人母、人女,诸多责任在肩,家事拖累,无法全身心投入……。
最大的感受是感动。此次大地震报道中,中新社人表现出的高度团结、合作与支持令我感动。在震后的两三天里,绵阳的通讯不畅,网络不畅,在此期间的新闻都是我口播至分社,由分社同仁们编辑上传。在唐家山抢险报道中,为了赶时间(因为很多时候采访结束,我得开车回到住所才能写稿),我也常常采用口播的方式回传新闻,无论是总社的编辑还是分社同仁,都是积极配合。所以,每每看到这些合作诞生的新闻,我的心里总有一股暖流涌动。
每一次回眸,总有新的感触,每一次的回望,总有新的感动。而这份在大灾难中产生的感动与情谊,将成为鼓舞我们前行的巨大力量。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