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
图片报道是中新社对外发稿的主要手段之一。中新社就像一匹奔跑的马,依靠文字(包括新闻和专稿)、图片、影视和网页等四种形式,四蹄生风。
我社对外图片报道,从发稿手段到发稿数量,都有很大发展,目前已经全部实现电脑数码传真,发稿图片全部彩色化,年发稿图片已近万张,这些图片为海外和港澳台报刊采用率平均在百分之九十左右。
作为一个新闻传媒,中新社与其他新闻单位一样,图片报道坚持真实性,讲求时效性。因其担负对外宣传的独特任务,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中新社的图片报道亦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正由于这些特色,所以中新社的图片受到海外和港澳台传媒的欢迎。
我在摄影部多年工作中体会到,中新社对外图片报道,主要有以下一些特色:
一是针对性更强一些
海外和港澳台报刊的广大读者,因其生活环境、社会观念、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与我国内地的差异,对内地的了解程度和关注的问题亦有所不同。因此,我们的图片报道,从题材的选择,到画面的形象表述方式,都强调要针对外部读者对内地关注的主要方面,要适应他们所习惯接受的新闻观念和阅读方式。也就是常言的,要使外部读者“喜闻乐见”,才能取得最好的报道效果。
我社对外图片报道的题材十分广泛,既包括有重大政治事件(如全国人大、政协会议等)、重要外交活动、重点建设项目,以及经济改革、对外贸易、科研成果、国防建设等等所谓的“硬新闻”,但更多的是报道人民生活和社会风貌方面的“软新闻”。如,报道城乡民众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情爱婚嫁、生老病死等,林林总总,方方面面,以生动、鲜明、典型的形象来反映人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变迁。此外,反映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治安、生态环境、市场物价等方面的图片,均是为外部读者所关注的。
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包括天灾人祸、重大事故及社会冲突,往往是外部传媒关注的热点。这方面的图片报道,需要很好地把握政策,但是面对一些外部媒体发出的片面的、臆测的、甚至是造谣传谣的报道,我们应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进行报道,尤其是现场拍摄的图片,能如实反映事件的真相,为外部读者释疑解惑,最有说服力。报道灾难的图片,对外和对内也有一定的区别。我们更注重于灾情的报道,灾难中人民生活境况的报道。如近几年来内地发生的地震和水灾,我们及时以图片报道了灾情和灾民情况,引起了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关注和同情,争取了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报道的效果是很好的。
二是画面更活一些
喜欢中新社图片的外部读者,常有这样的评价:“你们的图片与其他新闻单位相比,画面更活一些。”新闻照片画面越生动,越有吸引力。动感的图片,具有现场感,形象更为真实可信。图片有“生动”、“动感”的形象表现,画面就活了。
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些照片:如报道某会议,常是主席台上诸领导排排坐;报道某展览,则是领导名人派对剪彩;报道某建设,亦是类似的完工庆典;连一些报道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图片,也常见到这种“排排坐”的画面,人物没有任何动作和表情,形象单调、刻板,缺乏生气,这种图片过于注重形式的表现(如领导人的排序次),而缺乏形象感染力,对外报道效果并不见好。与电视新闻的动态画面不同的是,新闻图片的画面只表现了“凝固的瞬间”,但这“凝固的瞬间”的形象却是生动的、动感的,使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现场气氛和事物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要求摄影记者拍摄新闻图片,要注重动作表现和过程描述。如拍摄外事活动,我们不提倡拍那些“定格”的握手或“稳坐”的谈话,而强调抓拍那些“定格”与“稳坐”前前后后的活动,这时领导人情绪放松,动作自然,拍出的图片往往较为生动精彩。报道一项展览会,我们宁可采用前至布置展览,后至一般群众参观精彩展品的图片,而不提倡采用“排队剪彩”之类静态图片。
当然,要拍摄更活一些的照片,摄影记者得下更多的功夫。在采访现场,要善于抓拍动作的过程,而不是“等拍”,更不能“摆拍”。在采访活动中,往往要花更多的时间,“赶前”、“守后”,才能抓住时机,拍出与众不同的生动画面。
三是人物更突出一些
由于历史原因,中新社在五十六年代以及七十年代末恢复发稿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外报道的图片,多是名山大川、名寺古刹之类风光图片,或是表现侨乡“一草一木”、“一桥一楼”之类的城乡建设大场景图片。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到祖国内地旅游、探亲、投资的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越来越多,他们对内地的关注已不仅是“名山大川”或是“一草一木”了,而更关注内地民众生活和社会变革。所以中新社对外报道图片,强调以人为主体,而且人物在画面中要占突出的位置。我们的新闻图片,主要表现人的活动,尽量减少无人的“空景”,或人物很小,只做陪衬的“大场景”照片。如报道旅游景点,不应全是风光照片,而应注重表现游客的活动和他们的感受;报道建设成就,也不应全是厂房设备,而应注重表现建设者的劳动和他们的生活。
有些报道某项活动或某次会议的图片,往往注重把“某某庆祝活动”、“某某会议”之类的中文“会标”一字不漏地在画面中表现出来,而相比之下,参加该活动的人物,则只占很小的位置,人物成了“会标”的陪衬。这种图片,作为对外报道,是很不成功的,因为该项活动或会议的标题,在图片文字说明中已经写得一清二楚,图片的画面中就无必要重复表述,而在画面中主要表现的应是参加该项活动的人物。
为了强化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我们的图片往往采用特写的表现手法,不强调人物形象的完整性,而采用对人物面部表情、延伸、手势的局部特写,给人以更强烈的形象冲击力。
在画面中要突出人物的形象,人物的活动,人物的情绪,就要求记者尽可能地更靠近采访对象进行拍摄。有的记者采访时依赖变焦镜头,离采访对象很远拍摄,这样或是把人物拍的很小,或是抓不到人物情绪的精彩瞬间。有位外国名记者说,“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靠的不够近”。要求拍摄者离主体近些再近些。这在拍摄人物活动时,尤为重要。
四是情感更浓一些
我与一些外部传媒的编辑进行业务交流时,问他们:“你们喜欢刊用我们的哪些图片?”回答是:一是有新闻,二是有情趣。我们对外报道的图片,既要提供最新的信息,又是与外部读者情感交流的手段。好的新闻图片,有强烈的感染力,就是要以情感人。我们对外报道的图片,强调要有生活气息。有些新闻图片,报道领导人,只在会场;报道工人,只在车间;报道农民,只在田头;报道科学家,只在实验室;报道画家,只在作画;报道军人,只在训练场……除了报道他们的“工作”之外,更应注意报道他们的生活、家庭、业余爱好等等,这样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尤其对于领导人,不能总是拍摄其“庄重”、“严肃”的形象,也要适当表现其有“人情味”的一面。如我们曾对外报道过邓小平同志与家人一起游公园、过生日、下海游泳等图片,很受外部传媒和读者的欢迎。
以人物为主体的图片,要注重人物情绪化的表现。喜怒哀乐皆是情。得意者谈笑风生,炒股者忧心忡忡,受难者悲痛欲绝,恋爱者情意绵绵……这些情绪化的形象,都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当然,一些有幽默感的画面和趣味性的情节,是最受外部读者欢迎的。我们有位记者拍摄一张“广州大丈夫”的图片,妙趣横生,广为外报采用。
报道灾难的图片,不仅要报道人们在灾难中的处境,更要注意报道灾难中最引人关注、被人同情的人物。如儿童、老人、妇女等弱者在灾难中的处境,是最令人关注和同情的,他们的情绪表现,也是最触动人心的。
五是构图更新一些
对外报道图片的“形象语言”表述方式,要努力与世界新闻摄影界接轨,要让外部读者通过画面,就能“看懂”我们的图片。图片“形象语言”的表述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不能固守国内新闻图片拍摄的许多“定规”,一成不变。
当前世界新闻摄影的“形象语言”表述方式,更强调形象的张力,视觉的冲击力,提倡“开放式”的画面结构。新闻图片已不是过去那种仅是“画框内的表现”,主体形象往往突破画框的限制,从视觉空间扩展到思维空间,也改变了“形象完整性”的要求,例如:主体人物也可以是半张脸,或是一双手,或是一双眼睛,或只是一只耳朵,其他部分都走到画框之外,留给读者思维的空间。
又如,画面的构图,不再坚持“黄金分割”的美学观念,以及“地平线要平”、“左右要平衡”等构图“定规”。人物形象既可以居中,正视读者(过去被认为是“摄影一忌”);又可以偏于一隅,背后空白(也是过去的“一忌”)。为了表现一种动荡和不稳定的社会状态或人生处境,有的新闻图片,可以是地面倾斜、房屋不直(又是“一忌”。)
新闻图片更强调动感和现场感,重于“写实”,而轻于“唯美”。有的新闻图片,为了强化动感,形象可以虚化(又是摄影界认为“形象焦点一定要实”之忌)。
我们经常要求摄影记者,不要因循国内新闻摄影的“定规”,不要满足自己拍摄的图片“有九成被采用”,不要走“我行我素”的内循环,而是要自觉地了解外部世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把对外图片报道工作做得更好。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