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菲 王玉平
记得2001年入社培训的时候,自己对“中新风格”这一提法印象颇深,转眼十年过去了,这四个字仍然不时在脑海中闪现。2010年,社里成立视频新闻部,个人认为,中新社视频新闻的生存、发展,仍然离不开“中新风格”。
这里引用郭招金老总对“中新风格”的一段概括:所谓“中新风格”,一是在报道题材选择方面更注意与海外读者的 “接近性”,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报道,对国内各个领域的重大新闻注意选择对外角度进行报道。二是在写作方法上追求一种使海外读者感到亲切、乐于接受的表述方式,尽量将新闻写得短些,写得生动活泼和通俗一些,也可以用“短、快、新、活”来概括中国新闻社新闻风格。这段话虽然是对中新社文字稿件写作风格的总结,但它同样适用于视频新闻。
在秉承“中新风格”前提下,本文将结合案例谈一谈视频新闻在选题和解说词写作方面的具体问题,因所涉方面较为庞杂,此处权当管中窥豹。
一、视频新闻的选题方向
就选题来说,没有绝对的标准和尺度,一个看起来毫无意义的活动,也有可能在其中找到较有意思的亮点;一个“理所应当”很有报道价值的事件,如果找不准角度,报道也有可能平淡无奇。中新社的视频新闻目前分为通稿、网络稿两种类型,这里谈的选题方向,主要指视频通稿,选题范围主要涵盖:重大突发事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热点事件、具有对外角度的新闻事件、有特点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以及有分量的文化娱乐新闻、重要的法治新闻、财经新闻等。
1.突发事件处理
突发事件不消细说,一些重大事件社里都会派出报道组深入现场进行报道,而一些发生在地方的各种事故、灾难等,分社视频记者也应尽快赶赴现场进行采访,如实在不能前往现场,也应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向当地相关媒体、部门要来视频素材。
2.社会热点事件
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可通过几个案例来加以说明:一、赵作海事件——跟踪报道热点人物。2010年轰动一时的赵作海案,河南分社及时跟进,在赵作海回到老家后的第三天,对其进行了采访,发回了《赵作海:要把四个孩子领回来抚养》、《赵振晌回应“赵作海案”称不愧疚》等稿件;二、“文强案”与“蒜你狠”——及时报道社会热点并发掘不同角度。文强最终宣判的时候,不让任何媒体进入法庭拍摄,在此种情况下如何报道,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天,重庆分社的视频记者在法院门口拍摄了当时法院外的情景:戒备森严警力布控、打着横幅群情激昂的民众,并进行现场采访,发回《文强案开审 法院外警戒森严》一稿,被国内多家门户网站转载。大蒜价格疯涨,同样是2010年的一个社会热点事件,河南分社的稿件《河南中牟大蒜炒出数名千万富翁》,没有从常规的思维来报道河南大蒜多少钱一斤,涨了多少,而是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角度——“炒出数名千万富翁”,可见记者之用心;三、2010年初回访系列——对热点事件的回访。“暴走妈妈”、“最美乡村女校长”、“楼脆脆”、“楼歪歪”等都是2009年的热点词汇,2010年初,我们对这些人物和事件做了一系列的回访,编发了《追访2009震撼中国的小人物之陈玉蓉》、《追访2009震撼中国的小人物之李灵》、《楼╳╳”家族今安在——重庆“楼脆脆”拆除重建 当地政府高调介入》、《楼╳╳”家族今安在——武汉“楼叠叠”罚款转正 已售出两栋》等稿件,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社会、民生新闻的报道
对于社会、民生新闻的报道,则要讲求差异化和特殊性,考虑国内及海外的受众会关注哪些话题、我们选取哪种角度进行报道。今年的情人节,北京和各分社一共发了14条相关稿件,我们只选取各地最具特色的活动进行报道,避免了选题的雷同,从稿件访问量可以看出,那些选材新颖、视角独特的稿件更受欢迎。如:《中关村情人节玫瑰遇冷 IT男女过节“情何以堪”》、《 沈阳情人节推“爱情银行”储蓄恋人甜蜜》、《西方情人节里 “金婚老人”的中国式爱情》、《武汉单身男女情人节献血觅佳缘》等。
4.大型活动、展会的报道
一些大型活动、展会等,不管是哪种类型,要从中发掘出独家的角度,发现细节,寻求亮点。例如2010年的珠海航展,广东分社发了8条稿件,其中有“揭秘”:《揭秘中国国产C919大型客机》、《探秘“空中巨无霸”空客A380》;有“盘点”:《盘点第八届中国珠海航展十大明星机型》、《珠海航展飞行表演集锦》;有动态报道:《中国国产C919成航展亮点 观众趋之若鹜》、《珠海航展:低空飞行破冰中国私人飞机或将猛增》,整体报道较为成功。
二、视频新闻解说词写作
视频新闻的语言符号系统分为画面、解说词、人物同期声、现场效果声、字幕。一般来说,视频新闻主体是画面,但只有画面不加注释,往往语义表述不明,解说词起到的是对画面的解释说明的作用。而视频新闻是一个综合体,它的组成部分实则无需分尊卑贵贱,各个环节的统一互补,才能成就一条好的视频新闻。
下面将从视频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等几方面说说解说词的写作。
1.标题制作
标题是新闻之眉目,从网络角度说,视频新闻对标题的依赖性更无可估量。我们不主张做“标题党”,因为过分脱离内容,最终结果会被观众厌弃,日久无异“自毁”。在符合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更为直观生动的标题,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故标题首倡准确;其次要生动,有文采相辅更佳;第三是简练,字少而意深;最后可带一定的“鼓动”效果,这里强调的是吸引眼球的功用。
以实例说明,如标题为《北电艺考报名开始》,初步信息虽有,却缺少“打人”之处,后结合内容定为《北电艺考报名 女生清纯似“静秋”》,网络点击收效可观。再如《超员达193% “最牛超员车”被查》,初看有些费力,数字虽大,却直观性不强,后改为《42座客车塞下120人 “最牛超员车”被查》,亦有不错收视。再如《兰州X医院情人节举行无偿献血活动》,情人节稿件,标题本应从“情人”入手,该题目却以医院组织活动切入,吸引力顿减,故改为《兰州情侣携手献血过别样情人节》。还有一些活动的报道,如《第二十一届中国兰花博览会在昆开幕》,这样的标题和角度显然过于浮泛,后改为《昆明“兰博会”极品兰花开价30万元》,价格高低暂搁置,这种大事件小切入才应该是视频新闻标题的努力方向。现在,“遇活动找点”已经是视频新闻部同仁一致的共识。
2.导语写作
视频新闻导语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要随着视频新闻的窗口,一并提交给观众的。一般导语出现在视频窗口之下,这更需要准确把关。
一般导语在形式上会写成两种,一种是总结概括,即对事件总体梳理,之后再详解;另一种开门见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娓娓道来,较为传统。对两种写法来说,没有硬性要求,可依记者习惯灵活处理。
下面以实例来说明视频新闻解说词导语写作的常见问题:
(1)时间指代不明
如“今天上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七所高校组成的‘华约’七校自主招生考试在全国33个考点同时开考。”时间使用“今天”,网络传播观众不一定都在当日看,所以视频新闻解说中“今天”这种字样基本要杜绝使用,实际哪天就写哪天,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这也是视频新闻解说词与文字电讯稿的明显区别。
(2)缺少适当解释说明
如“正月十五元宵节,福建龙岩连城县罗坊乡人山人海。一场被誉为‘乡村的狂欢节’的客家民俗‘走古事’在这里举行。”记者直接进入现场,而不明就里的观众对“走古事”还一无所知。所以这里需要一个简短的解释说明,遂改成“正月十五元宵节,福建龙岩连城县罗坊乡人山人海。一场被誉为‘乡村的狂欢节’的客家民俗“走古事”在这里举行。所谓‘走古事’,即挑选男童扮演天官和武将,绕镇走街,借以祈福迎祥。”其后进入现场,顺理成章。
(3)导语部分未点题
如题为《广西沿海情侣各显奇招过情人节》的稿件,导语部分是“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情人节经济’在广西沿海急剧升温。对于情侣们来说,情人节送一份避免落入俗套的礼物是必不可少的。”“各显奇招”包括送礼、求婚、放气球等,导语却最终落在礼物上,显然概括上有欠缺。
(4)导语大段陈述背景
如解说词导语部分开篇即是“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海外代购的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78.2亿元,远超去年全年的50亿元。其中奶粉就占到代购规模的17%,成为仅次于化妆品的第二大海外代购商品。海外代购规模在三聚氰胺事件曝光的2008年比2007年增幅近6倍,随后每年增幅也超过100% 。”这种背景资料不该出现在导语部分,它应该是新闻辅助性材料。
3.主体部分写作
新闻主体是新闻的主干部分,因这一部分较为复杂,所以我们也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入手,切实做到杜绝“三无产品”(无内容、无逻辑、无自查),有的放矢地分析解决一些问题。
(1)无“话”可说(无内容)
这是很多记者遇见的问题,视频拍了,人采了,回来写不出东西。从特例上看,有些解说词,通篇是一行字的过渡段,连缀几个采访,粗糙而敷衍。究其原因,有的是对新闻事件了解不够写不出来,有的是不知道如何选择。对前者,只能要求记者用心;后者,是在操作上缺乏经验,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眼里有,笔下无,其实很多细节铺陈出来,就是精彩细腻的解说。
(2)解说与采访脱节(无逻辑)
视频新闻不是简单的解说与采访的连缀。解说何以与采访连缀?是因为贯穿着逻辑。采访和解说,可以是顺承的关系,也可以是解释说明的关系。风马牛不相及的解说和采访,它们就无从相连,即便生硬连上,也看得人一头雾水。
如“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海外代购的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78.2亿元,远超去年全年的50亿元。其中奶粉就占到代购规模的17%,成为仅次于化妆品的第二大海外代购商品。”这是一个调查性报道,采访有专家、代购奶粉的妈妈等多个人物,这段解说之后,直接连接代购妈妈为何给孩子海外代购奶粉的采访,就有待商榷,列出行业性的统计资料,其后最该接的是专业人士的分析性采访。
(3)硬伤错误(无自查)
这一类错误较为普遍,很多错误如果严格自查,是可以避免的。如时间的错误,相差一月或相差一天的情况非常多。记者写稿前应该先看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即可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其他如数字的零到底有几个,得奖的名次等,这些也需要严格核实。还有人名,在没有拿到名片的情况下,建议视频记者准备一个小本子,让被采访者签个名,或者直接问被访者的名字,用的哪些字,全部拍下来。
4.通讯员稿件处理
随着与公安、消防等通讯员建立联络机制,通讯员稿现在也成为一大稿件来源。记者最好不要照搬通讯员稿的文字,要在其基础上妥善修改,方能发出。
首先,要避免“后果不堪设想体”与“分路合击体”的频频出现。以某地通讯员的稿件为例,都是一个模板的产物,时间地点事件换掉,大体行文如出一辙。每篇文字都是“如果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或“到达现场兵分几路”,这种规定套路的文字格式长期使用,会沦为坊间笑柄。
其次,要选取客观视角,不能人云亦云。如消防类通讯员稿件,很多都是从其职业角度写稿,我们要做的是从新闻的角度写稿。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