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985年1月16日电(记者/刘末莉)在上海绝迹30多年的股票,最近重新上市。首家向社会发行股票的企业是新成立的延中实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总值500万元人民币。每股50元,分企业认购的集体股和个人股两种。本月14日上午开始发售时,出现了数千人排队争购的盛况。到下午二时许向个人发售的6万股被全部购完。连日来,不少人前往公司要求购买股票。公司只得从集体股中再拨出2万股,满足了部分向隅者。
上海各界对重新发行股票、认购股票的事见仁见智。但一致认为这是由于中共中央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结果。此外,从中可看到上海人手里有钱。尽管去年上海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6亿余元,比上一年增长18.7%,增长幅度历史上少有。但到去年底,上海市区居民银行储蓄存款额还是达到历史最高数字共44.1亿元。各工厂、企业有更多自主权后,实行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原则,职工手头的现金日多。购买股票,固然有祈求保值的心理因素,但更主要的仍是市民对国家现行政策的信任。
认购者中,对股票有所了解的老年人颇多。退休工人金志成一下购了400股。不少年轻人在认购现场详细询问了股票、有价证券等等的含义后,一面购、一面戏言说:“阿拉也要尝尝做老板的味道。”
延中实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延中复印工业公司,拥有复印机厂、晒图机厂、充电机厂、复印材料厂、针织厂、服装厂、医疗用品厂、工艺美术厂、复印中心等17个企业。公司还有研究所,在全国各地有200多家代销处。去年公司工业总产值达到2600多万元,利润700万元。和芜湖、蚌埠、杭州联营的复印中心自去年底至本月内陆续开张,和港商合资经营钓鱼杆等产品的沪港实业有限公司也正筹备生产。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