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台北队高雄左营训练中心探营

  中新社台北2008年7月24日电(记者/黄少华徐长安)中华台北队选手们正加紧训练,准备以最好的状态,备战北京奥运。

  本社记者来到位于高雄的左营训练中心探营。位于高雄市中海路一号的左营中心绿树如荫。大门入口处树立了一个巨大的北京奥运标志看牌,上书“筑梦踏实,奥运腾升”。

  实际上,北京奥运因素在这里随处可见:在行政大楼内立有北京奥运倒计时牌和主赛场“鸟巢”图样;在运动员餐厅门口,15个可爱的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代表中华台北队参赛的15个大项,时刻提醒着运动员们那个光荣的时刻;举重馆内的一面墙上挂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三次选拔赛”字样的红色横幅;而在跆拳道训练场内,同样挂着一面北京奥运标志的牌子,上书“决战时刻,28天”字样,提醒台湾体育健儿北京奥运跆拳道的竞技时间。

  在体能馆内,体能指导员周廷原对记者表示,举重等项目的选手们在这里训练体能和肌力,目前都已调至较佳状态。

  参加北京奥运的举重选手有三男二女,日前结束了在大陆海南岛的最后一次移地训练,返回训练中心,投入最后阶段集训。

  同样是三男二女参赛的是乒乓球选手。正是中午时分,选手们都不在,留下空荡荡的训练馆。记者注意到,馆内许多乒乓球是大陆产的“双鱼”牌。

  运动员餐厅内,选手们正享美食,有炖牛肉、蒸鸡蛋、炒时蔬,还有各样水果,中西餐兼备,荤素搭配,花样齐全。

  午后3时,各运动馆内,羽毛球、跆拳道等多支运动队陆续恢复了火热的训练情形。

  盛夏的高雄,炎热似火。数位运动员在如茵草地上,不时举弓搭箭瞄靶,挥汗如雨。

  中心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有多位大陆籍教练正在协助训练。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