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008年5月21日电(记者/赖海隆)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向“汶川大地震”罹难的“小人物”低垂致哀已进入第三天。
三天里,红色——从网络报刊上、从人们的身上、从遭遇了浮尘天气的北京城里褪去……
整个北京暗淡无光,唯有天安门广场上那面半降的五星红旗显得格外鲜艳。
三天里,这面低垂的五星红旗接受了一批又一批人群的悼念。在三天里的每一个14时28分,人们会在这里肃立默哀,然后发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呐喊:“中国加油,汶川挺住!”
在这三天里,灰色的北京被悲情所笼罩,但同时,与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相互辉映的是一颗颗滚烫的爱心。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这是北京市民这几天最常问的一个问题。
“让他们穿上新鞋,勇敢地站起来。”这是北京11岁女孩盛利对灾区小朋友最大的祝愿。
11岁的盛利是北京小关北里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曾参加《家有儿女》第四部的演出。盛利看到新闻报道后得知,“很多被救出来的学生都是光着脚的,我想让他们穿上新鞋,勇敢地站起来。”为此她用自己拍戏所得的6万余元片酬购买了320双运动鞋,捐给灾区的小朋友。前天下午,盛利捐赠的新鞋已经通过中国红十字会装车运往灾区了。
北京累计有近3000人进行电话收养灾区孤儿的咨询。由于市民收养爱心高涨,收养热线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甚至在凌晨2时至4时电话也很难打进。
与此同时,这三天来有1200位北京人想给灾区娃当临时爸妈。“寄养两三个都可以,这样孩子也不会孤单,有个伴。”虽然陈小姐平日里忙于工作,但是她已经安排好了如何照顾灾区儿童。“我的母亲和家里的阿姨都会在白天照顾他们,希望能给孩子们一个家的感觉,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并不孤独。”
今天上午11时20分,北京市政路桥控股公司选拔出的111名抗震救灾突击队队员,从北京西站乘火车出发赶奔地震灾区。据了解,这是全国首批进入灾区进行灾后房屋重建的先遣部队,北京将为灾区援建8万套临时安置房。
也同样在今天,伴着东升的旭日,在绵竹市遵道镇废墟旁第一个恢复的建筑是北京人捐建的希望小学正式开课,这也是全国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在大山之间开课。
今天,本应该热闹开场的第11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悄无声息却又坚定不移地在北京全城展开。
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依然低垂,它身后明清两朝的宫殿目睹了中华民族曾经的兴盛与衰落:1820年,当时中国的GDP占世界的32.4%,相当于现在的美国在世界中所占的地位;而到了1950年,仅占7%。
中国不能,也不会因为悲伤而放慢前进的步伐。国殇之日不忘科技强国,这是中国如期举行科博会所传递出来的明确信息。
明天,太阳将照常升起;明天,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也将照常升起。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