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因北京而变

  中新社记者 魏群

  深深烙上中国印记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今日幕启,在中国人为百年梦圆而陶醉之时,风雨百年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自身,也因这一天而发生深刻变化。

  早在此前4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北京奥运会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里程碑。面临内外种种压力,这位奥林匹克运动的掌门人在京奥开幕前即作此评价,在奥运历史上极为罕见。显然,这位比利时人此言非一时冲动,也非客套之语,他明白,北京奥运会对奥林匹克运动之影响将达到何种程度。

  更早前的2001年5月,国际奥委会考察正为申办而努力的北京时,曾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奥运如在北京举行,将给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一份独一无二的遗产。

  这份遗产“独一无二”在何处?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因西方理念而生,尽管其一直在宣扬“不同国家、种族、宗教、文化、社会制度”的融合,但奥运举办权,却几乎一直是西方国家轮流坐庄。

  国际奥委会亦曾为扩大奥林匹克在全球的影响而不懈努力,甚至尝试过将奥运举办机会给予一个“另类”的社会主义国家。但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却造成了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分裂,奥林匹克运动也因此陷入一场空前的危机。这一大胆的尝试失败了。

  在莫斯科奥运开幕前3天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担当起带领奥林匹克运动走出危机的重任。尽管分裂持续到四年之后的洛杉矶,但萨翁明白,奥林匹克运动重新上路的唯一选择是前行,而不是退缩。莫斯科奥运会13年之后,面对北京对承办奥运的渴望,国际奥委会选择了拒绝。显然,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将机会再次给予另一个独特社会制度的国家。

  再等了8年,国际奥委会终于在2001年选择了接受。但此时,北京面临的不仅有贺誉,也有批评,更多的则是审视:这次选择将会带来什么?

  今天,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关注奥林匹克运动走向的人们终于可以感到慰藉:这一次,奥林匹克大家庭不仅没有分裂,而且实现了空前的团结:204个会员相聚在同一面五环旗下。

  不同社会制度不再是参与的障碍,甚至也不再是举办奥运盛会的障碍,不仅使奥林匹克“最大程度融合”的理念得以实现,而且对其今后发展之路昭显出足够光明的前景:未来在非洲,或者阿拉伯国家举办奥运也将并非不可能之事。

  北京奥运会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显然不仅仅限于这一空前的团聚。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也使中国人接受了一次空前的奥林匹克理念的普及教育。中国人发现,参与奥运,其实远非“争金夺银,为国争光”那么简单。

  正如深谙奥林匹克之道的何振梁先生所言:奥林匹克绝不是单纯地培养一些竞赛机器,恰恰相反,它是通过体育,通过竞争,通过真正地尊重规则,培养一些具有高度公民意识的社会成员。《奥林匹克宪章》所指出的“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如果不是因为举办奥运,显然不会让中国人了解得如此之广、如此之深。

  假如把奥林匹克运动比做另一种形式的“宗教”,了解并接受了其“教义”洗礼的13亿中国人,将成为其新的信徒,这对未来奥林匹克运动意味着什么,将是不言而喻的。

  从文化角度而言,奥林匹克文化将因北京奥运会而丰富。旨在推动改革的“国际奥委会2008委员会”指出:“对奥林匹克运动来说,强调普遍性并不意味着划一标准的现代化或是文化上的单一化,更不是欧洲化或西方化。奥林匹克教育应该是更加多文化和文化之间的。”而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的主张,也强调不同文化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这种理念对于奥林匹克运动进一步走向多元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举办奥运的过程,是中国人不断与外界交流交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诠释和丰富奥林匹克理念的同时,也在学习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行事,学习如何面对不同的声音。而更懂得普世价值的涵义,更懂得通行规则的中国,也必然会以更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出现在国际社会中。而这一变化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意义,显然已远远超出奥林匹克运动本身。

  “鸟巢”、“中国印”、“金镶玉奖牌”、“祥云火炬”……这一系列符号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气质留在了奥运的历史上,使奥林匹克运动印上浓重的中国色彩,但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符号背后,奥林匹克已因北京奥运会发生了更为深层的变化。

  (中新社北京2008年8月8日电)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