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英近况

  中新社记者 刘北宪

  黄宗英近况如何?这位不久前“携”笔从“商”,当了深圳都乐文化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女强人”,目前正在北京,为她编剧和出演的平生第一部电视报道剧《小木屋》配音。记者日前登门拜访时,她爽朗地笑着说:“带着我的小孙女,咱们到公园边玩边谈,岂不更好?”

  我们在陶然亭公园租船下湖,泛舟于碧波之上。金风送爽,船尾犁出万片碎银,有关《小木屋》的话题就此开始了。

  《小木屋》,是黄宗英为西藏高原森林生态观测站起的代名词。两年前她曾进藏,写下了传诵一时的同名报告文学,赞誉了一位不留恋城市生活,愿为祖国的森林得到更好保护而长年工作在西藏原始森林中的知识分子——徐凤翔。此作一出,人称是为知识分子振臂一呼的佳作。未几,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决定将它拍成电视剧,美国卢燕影视公司闻讯愿大力协作。剧组成立,导演是白杨之子蒋小松,黄宗英就演她自己,徐凤翔亦以本人面目出镜。整个剧,以和报告文学相同的形式,实况报道地介绍徐凤翔在密林中工作和接受记者来访时的情形。

  拍摄开始,黄宗英以花甲之龄再次入藏。由于不适应高原气候,剧组中不少人纷纷倒下了,其中就有蒋小松。无奈,执行导演计划的担子临时由黄宗英之子赵劲挑起。

  黄宗英说:“这次进藏,有点悬心啊!不止我只身闯阵,一大堆人马要通过窄窄的山路,通过号称“老虎嘴”的七十二道弯,高山缺氧,山上的石头就从这车前车后滚过,真有些险!但我为摄影师规定的纪律是‘见死不救’,即录下现场发生的所有实况,包括抢救伤病员。结果才进藏30公里,随队医师就患了心绞痛。在我们的片子里,就录了急救他的场面!”

  然而,险象前的黄宗英,毕竟还是那个开朗、活泼、信心十足的黄宗英。“有雪峰在前,云雾在侧,可以采几枚杜鹃,打一场雪仗,真是乐事。我比年轻人还爱玩,常常跳着往别人的脖子里塞雪球。”

  在急流上爬溜索,在深涧上过独木桥。在德姆拉山拍外景,黄宗英与儿子走散,曾十几天不通音信。历尽艰辛,《小木屋》拍下了23个小时的资料片,目前已剪辑成3小时左右的上、下两集。黄宗英说,此片除在内地播映外,正在录英语版和日语版,准备向海外发行。卢燕之女卢西娅•黄还专程从美国飞来,为之作曲。沉思片刻,她道:“但是那个真正的小木屋,那个森林生态观测站,却仍未建成。两年来,我一直带着两个灯笼,准备‘小木屋’建成时喝着青稞酒,把它们挂在木屋的门口上,却至今遗憾。”

  她告诉记者,电视剧《小木屋》的国外市场收入,准备用于创立“小木屋基金”。“这笔钱,将用来鼓励徐凤翔建站,也鼓励知识分子们发挥才能,使有志之士伸其志,有才之士展其才。”

  正谈话间,黄宗英那1岁多的小孙女简妮要下湖戏水,我们连忙弃舟登陆。简妮也真乖,伸着双臂边跑边扑向外婆,嘴里还一个劲地叫。黄宗英自然更是疼爱有加,背一会儿,又抱一会儿,不住地逗她笑。

  “我是忙里偷闲做外婆呀!”黄宗英笑道。昨天夜里,她12点钟上床,今晨若记者不来访,她会动笔写点东西,晚上又要进录音棚。“你不来,简妮就没机会上公园玩儿了。”她说。

  黄宗英是个大忙人。虽然担任都乐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她分文不取报酬,但为了公司业务,她却东奔西跑,忙个不停。目前,她已为公司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初步商定了拍摄三部电视剧的合同。这三部电视剧,以“窗口内外”为专题,将拍摄中国沿海三个城市的概况和其中发生的事情。

  黄宗英还想出高招儿,准备拍一系列的“中国一绝”,每段仅两三分钟,但却可详细介绍一种“国粹”,从抻龙须面,到捏小泥人,都在她的拍摄计划之列。她说,都乐文化娱乐有限公司、美国卢燕影视公司、香港天下公司与中国电视剧国际合作公司,已有意合组“龙的传人跨国公司”。“我们私下已经这么叫了。中国一绝,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合作项目。”

  谈到今后,她说不准备息影。“《小木屋》是个开始,我要继续在电视报道方面做出尝试。”此外,林业部想请她拍摄有关陕北高原林木保护的影片《大漠人》。为了保证质量,她准备亲自去大西北一行。

  (中新社北京1984年9月15日电)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