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王剑 周宇斌
嫩柳垂绿,湖波轻皱,四月天气。胡耀邦墓前象征着当时12亿民众的12个大石头无语簇拥,周遭山茶花落红满地,鹧鸪声咽。斯人已去经年,墓前依然思重人稠。
清明时节,中新社记者探访了胡耀邦长眠于斯的江西鄱阳湖畔的共青城富华山。共青城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南浔铁路穿城而过。从南昌沿昌九高速公路北行约80公里即到共青城胡耀邦墓。
导游童丽红告诉记者,“墓地海拔42.7米,坐西朝东,占地两平方公里。 两条墓道均铺有73级石阶,象征着胡耀邦73年人生的曲折道路”。
在苍松翠柏环绕的墓区最高处,矗立着一座呈直角三角形的墓碑,形似红旗的一角,碑石右上方雕刻着胡耀邦的侧面头像。记者注意到,任凭岁月风雨的洗礼,胡耀邦凝眉忧思的面庞依然清晰。
据记载,共青城缘于建国初期98位青年来此垦荒。胡耀邦一生先后两次来此,三次为此题词。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京逝世。治丧期间,中共中央批准胡耀邦夫人李昭的请求,将他的骨灰葬于此处。
童丽红说,她是耀邦陵园的第一批讲解员。多年来,胡耀邦陵园年接待近30万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瞻仰、凭吊。摆放在胡耀邦墓碑前的众多祭奠花篮和络绎不绝的瞻仰者印证了童丽红的说法。
“从少共‘红小鬼’到新中国最高领导人,胡耀邦一直秉持他亲手写的对联里‘利在天下’的理念。我们也就是冲着这个来瞻仰他的。”来自南昌的一改制企业负责人在墓前说,企业改制了,我们对耀邦的崇敬一刻也没有变。清明时节,该企业员工自发来胡耀邦墓前凭吊,以表达敬意。
一位带着自己孩子来耀邦陵园凭吊的当地市民卓玉环告诉记者,他们几乎每年都会来这里祭奠扫墓,“作为共青城人,现在我们已为人父母,也想让小孩子感受下,希望他们长大后听到胡耀邦这个名字就想到民族脊梁。”
两位同为80岁的耄耋老人喻炳根、范炳秀在儿子、孙女的搀扶下来到墓碑前三次鞠躬以表敬意。喻炳根用手比划着说:“他是一位伟人,人民在他心里有多重,他在我们心中就有多重!”
今年4月15日是胡耀邦逝世23周年。据悉,胡耀邦陵园先后接待过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200多位省部级官员前来祭奠。记者下山时一位带着孩子前来祭奠的年轻妈妈正用湖南口音教训在路边贪玩的孩子: “快走哦,胡爷爷看着呢!”
(中新社江西共青城2012年4月3日电)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