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朱沿华 余瑞冬 王楠
“啊?!又震了!”几名正排在便利店门口等待付款的家庭主妇话音未断已经不约而同地蹲在了地上。好在这一次余震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半分钟后,她们就又在说说笑笑了。
“这样的余震一天总要来几次的。”四十多岁的中山女士显然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她告诉中新社记者,自己所居住的西福寺地区受地震的影响,至今没有通电,食品、蔬菜等都极度匮乏。因为电饭煲被“废”了,“我现在用炒菜的锅煮米饭”。她边比划边笑,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虽然觉得自己的家并不安全,但中山女士还是没有去避难所居住。“因为家里养的十只猫需要照顾。而且它们到现在都没有从地震的惊吓中缓过来,还时常需要我的安慰。”
“嗨,一定要拍尽兴啊。”当记者正在拍摄一栋受损明显的民居时,身后冷不丁走出一位笑眯眯的老先生。攀谈起来才知,他就是这里的主人小野先生。由于正好处于辐射带上,小野先生的家明显比周围的房子损失都要惨重。为此,他和母亲、妻子晚上挤在家里的小面包车中休息,白天便忙着收拾残破的家。今天他特意花钱请人在屋顶铺上蓝色的塑料布以防止哪天“漏屋又逢连阴雨”。
走进这栋已经有27年历史的老宅,记者看到尽管浴室里已经面目全非,墙壁和壁柜门都已破裂,窗户也有些歪斜,但小野夫妇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工艺品却又被摆在了房间最明显的地方。地板也洁净得一尘不染。小野先生94岁高龄的母亲正坐在榻榻米上默默地擦拭着家具上的灰尘。在她的侧后方,家族照片被重新挂上了墙壁——年轻而美丽的小野妈妈目光清澈如水。当记者由衷地称赞这里的温馨与美丽时,小野夫人颇为自豪地说:“如果不是地震,还会更好些呢。”至于房子何时才能修整如昔,她摇头道:“谁知道呢?”
但和众多的受灾民众相比,小野一家已算幸运。记者在名取公民会馆遇到的太田夫妇的家在此次大地震中就已化为乌有。“那天,刚从外面回来正准备掏钥匙开门,猛烈的地震就来了。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感觉世界末日真的来了。”尽管已经过去整整三天,但对太田夫人而言,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地震终于停了,我慌忙跑到附近一所小学校去。海啸跟着就来了。在学校三楼,我亲眼看到十多米的巨浪迎面扑来。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高的浪……”
因为房子被毁,太田夫妇不得不暂居在避难所,和十几个人挤在一家大房子里,照明要靠小型发电机,吃饭只有撒盐饭团的日子。当被问到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时,太田先生摇着手笑着说,“现在还完全来不及考虑这些。先把眼下这困难时刻熬过去吧。”记者困惑地问他遇此不幸怎么还笑得出来?太田先生认真地回答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积极地面对未来”。
(中新社日本仙台2011年3月14日电)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刘少奇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报纸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www.johnnytowncar.com于1995年在香港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倡议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