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砖瓦房、喝自来水、种水浇地”,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民马德学梦寐以求的理想。今年春天,中国启动实施一项生态移民工程帮助这位35岁的回族青年实现了夙愿,这项工程是目前在西北干旱地区实施的规模最大的生态移民工程。
马德学居住在宁夏中部干旱带深山区,世代住窑洞,喝窖水。几十亩山坡地,即使在丰收年,每亩也仅能收获50公斤粮食,如果遭遇旱灾,则颗粒无收,只能靠政府补贴和外出打工维持。
今年春节前,他和妻子携带锅碗瓢盆和少得可怜的家具,搬迁到了同心县石狮镇惠安移民新村,不仅住上了水电齐全的新砖房,还分配到两亩水浇地,拥有了一座高效节水的日光温室。按照搬迁政策,政府给他家补助新房和日光温室建设资金1万多元。
宁夏中部干旱带重点涉及盐池、同心、海原等8县(市、区)64个乡镇,总面积约2.85万平方公里,生活着136万多农村人口。由于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水资源极度匮乏,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
据一份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这一区域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1783元,不足宁夏全区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按当时中国的贫困标准,尚有11.8万人得不到温饱,他们的日常生活基本上靠政府救济。
“干旱带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人口超载严重,基本没有再开发的潜力。”同心县县长李文明说,“就地扶贫难以改变农民的贫困面貌,易地搬迁是当前最有效的办法。”
为了更快地消除贫困以及减少人为对生态的破坏,今年3月,中国政府启动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从这里搬迁20.6万贫困农民,安置到有灌溉水源、公路沿线和城郊等地区。
国家和地方将为这项移民工程投资28.42亿元,开发和调整土地71.15万亩,建设42个移民安置区,涉及宁夏中部干旱带185个行政村。去年已经搬迁安置1.8万移民,每人分得了1亩水浇地,户均补贴建设一座日光温室。
“今后不用看天盼下雨,种地也会有好收成。”马德学兴奋地说,两亩水浇地种地膜玉米,估计亩产700多公斤没问题。而在老家,马德学种地只能“撞运气”,过去连续四年,严重旱情使得马德学和乡亲们的庄稼绝收。
在帮助移民在搬迁地发展生产生活的同时,中国对宁夏移民移出地实行退耕还草、封山禁牧,以逐步恢复干旱带这一生态脆弱区的植被。
多年垦种的沙地退耕种上了固沙植物,昔日流沙遍地的荒漠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灌木野草,这是记者在盐池县一些移民封育保护的乡镇看到的生态恢复新景象。该县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土地沙化曾十分严重。
当地农民和官员说,这种变化就是生态移民、封育保护项目稳步实施的结果,即所谓”人退沙退”的互动印证。
中国林业总局“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局官员褚卫东说:“在西北干旱地区有植被基础的地带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减少人为破坏因素,生态恢复的希望很大。”
早在1983年,中国便已经采取移民扶贫措施。截至新移民计划启动时,宁夏已经累计搬迁贫困农民37万多人,通过耕种水浇地,现在,绝大多数移民已稳定解决温饱,部分还过上了小康生活。
“搬迁让我们看到了过好日子的希望!”宁夏红寺堡开发区移民丁有福说。1999年,他从同心县石炭沟乡举家搬迁到这个中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开发区,现在耕种着8亩水浇地,粮食亩产1500斤以上,彻底告别了靠政府救济的生活。(记者姜雪城 曹健)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