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灾区可以变景区但要防止低俗化——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国内新闻
    媒体评论:灾区可以变景区但要防止低俗化
2009年05月08日 09: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临近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不少报道和评论都描述了游客成批赶往灾区的情景,“五一”期间,汶川、映秀、北川等地曾经一度人满为患。而有评论认为,游客应该离灾区远一点,灾区绝对不是供人游玩的景观。虽然在那里,逝者仍需祭奠和告慰,生者同样需要心理的疏导与救赎,但笔者对游客应该远离灾区的论调,不敢苟同。

  记得在印度洋海啸一周年时,当时的泰国总理他信在为死难者举行过纪念仪式后,呼吁东北亚的游客来泰国旅游。美联社引述他的话说,“请回家时告诉你的日本或中国朋友,抹掉心中的阴影,来泰国吧。”

  他信的这番话,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似乎没有人把它解释为是他信没心没肺、见利忘义的表现。这些印度洋周边国家,旅游业是支柱产业。没有旅游业的复苏,当地大量居民的就业都无从谈起,更别说恢复经济和社会活力。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返回泰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海啸重灾区旅游的游客,必然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灾区人民的痛苦之上。

  无论是地震还是海啸,对经历过这样大灾难的人来说,短短的一年时间难以愈合心灵的伤痛。但以此来推断,在灾区的旅游行为是在灾民尚未愈合的伤口上撒盐,显然过于武断。

  正如印度洋周边国家要迅速恢复旅游业的原始动力,是恢复当地居民的基本生存,汶川地震灾区如何生存和发展依旧是灾区民众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尽管国家有相应的救助计划,但是,“旅游经济”如果能为灾区居民走出经济困境提供一条途径,无视这一客观需求,甚至以“道德”的名义呼吁游客远离灾区,多少有点显露出灭绝师太般的铁石心肠、冷酷无情。

  笔者更愿意相信大部分游客是怀有一颗敬畏和仁爱之心的,他们应该能体恤灾区民众的心情,并会努力避免对灾区民众带来伤害。在灾区旅游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要去看什么。

  目前有不少旅行社在组织“震中旅游团”。但如果有旅行社在做地震灾区一日游、两日游中,渲染死亡、恐惧,将其戏剧化,把苦难当故事,一旦发现这样的旅行社,应该谴责这些不良企业;而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应该现在就对组织灾区旅行的旅行社敲敲警钟,督促其不要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不要等到这类事件发生之后再亡羊补牢。

  笔者在一篇《别把震区当景观》的文章中曾见,“阿多诺曾说过: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有时评家据此认为,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后,任何嫁接其上的轻佻的娱乐和商业也是野蛮的。”在该作者以此论证汶川地震灾区不应成为景观的时候,笔者想在此提醒的是,文中所说的奥斯威辛恰恰是一个旅游景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见证历史,1979年将奥斯威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目前那里每年都有约60万游客造访。虽然其中大多数的人在此都安静肃穆地参观,但即使是这样的地方,也偶有轻浮的游客,笑着从那个上书“劳动创造自由(ARBEIT MACHT FREI)”的大门下经过,或是一大群的游客,嬉笑着排队观看屠杀纪录片。波兰首席犹太教长老麦可·史考特雷奇(Michael Schudrich)说,他常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看到这样的行为。

  “在那儿嬉笑的人们,事实上就等于是希望身处于那样的环境之中。”史考特雷奇说,“当两个月或两年后,这样的场景在他们的脑中回荡时,他们就会感到无地自容了。”

  就算是在汶川地震灾区出现类似于上述行为的轻浮游客,也不必把这种个别人的行为扩大为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污点。一年前,当各种自发的民间团体奔赴灾区抗震救灾时,整个世界都在惊叹中国民间蕴藏着如此蓬勃的活力。时至今日,我们又何必担心灾区出现轻浮游客,而显得如此不自信?以至于想要封闭灾区疏远游客?

  我相信,我们的社会没有这些所谓“时评家”想象得这么肤浅、脆弱,我们的社会也有能力让这些轻浮游客自省并感到羞愧。波兰没有因个别轻浮游客而封闭奥斯威辛拒绝游客参观,我们也应该有这个自信开放地震灾区给所有的游客,并且相信我们有能力化解其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鄢光哲)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Baidu
map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