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关停辖区内的两家污染企业,江苏省仪征市环保局党组书记侯宜中向上级举报,奔走呼吁四年多,报送调研材料累计数十万字。至今,侯宜中已不再担任党组书记,仍坚持举报(5月26日《新京报》)。
一说到环保举报与环保执法,相信很多人想到的,可能大多是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出于人事、政绩等各方面的考虑,不敢对辖区内的污染企业动真格,要么消极观望,要么蜻蜓点水,点到为止。那些到处举报污染情况的,大多是一些相对弱势的普通百姓。但这次,四处奔走举报污染企业长达四年的,却竟然是一个市环保局的党组书记,而且只是为了举报自己辖区内的两家污染企业,这不仅足以改变此前人们的传统看法,也再次令人震惊于这其中环保执法的疲软与无奈。
应该说,对于如今我国各地环保部门普遍存在的执法不力等现实情况,有关方面不断出台与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应对办法。但从仪征市环保局党组书记为举报辖区内污染企业奔走四年却毫无进展的现实情况来看,这其中的一些环保执法困局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要知道,虽然只是一个环保局的党组书记,但侯宜中不仅本身具有一定的环保权力,而且也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新华社记者在最近的一份举报信上就看到,203位签名者中,除了侯宜中,还有他的前任,原局长、党组书记赵有宽,前前任,原局长、党组书记夏永根,以及财政局、卫生局前任局长等。这就足以说明,在这其中,有不少职能部门在对污染举报无动于衷、毫无作为;这其中,有一些行政权力在对污染企业百般庇护、一路放行。
相信随着媒体的曝光,有关方面对于侯宜中这种四年举报污染企业却毫无进展的情况,定会逐级逐个追究相关职能部门的失职失责,挖出那些庇护污染企业的行政权力,尽快给当地民众一个满意的说法。但与此同时,我们只怕也需要看到,这其中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如今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本身威慑性严重不够,大多依然还是停留于橡皮图章的“软法”层次。
虽然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也在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立法,但其中大多数法律法规对各种违法行为,在处罚方式和措施等方面普遍存在力度不足、难以震慑违法者等现实问题。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减少与避免这种环保局党组书记四年举报污染却始终无人过问的情况,就必须从根本上让环保法律真正硬起来。实际上,只有法律本身硬起来了,在其基础上的环保执法也才能真正硬起来,各环保执法者也才能依法加大执法处罚力度,让违法者付出更高的违法成本,而不是再像侯宜中这样,守着环保局书记的职衔却还要像普通百姓一样四处上访举报,寻求其他力量的帮助。(阮占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