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招工诈骗出现新动向:诈骗分子往往都注册有合法的企业,且都会选择在比较繁华的地段短期租用一至两间办公室,然后再招聘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充当公司的员工,分别负责接待、面试、签合同、收费等,给人一种规范招聘的假象,让受害人放心地上交各种名义的费用……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对近年来查处的招工诈骗案件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招工诈骗之所以横行,是因为很多求职者“不知道到哪里才能找到正规的职业中介”。
劳动人事专家指出,我国的就业促进法已经明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但目前的状况是:多数求职者得不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帮助,也不清楚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找工作尤其是找兼职,被骗了很正常,没被骗过才稀奇呢。”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记者这样说。
作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劳动力流动最为活跃的地区,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对近年来查处的招工诈骗案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总结分析。结合检察院的调研结果,记者经过进一步采访发现,形形色色的招工骗局可以用无孔不入、防不胜防来形容。而正规有序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则是招工诈骗横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聘者一旦掉进招工诈骗陷阱,就会被要求“永无止境”地汇款、交钱;想要退钱,已无可能
20岁的张绪(化名)是北京一所职业中专的学生。临近毕业前,学校老师电话通知他,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到该校面试,招聘剧务,试用期3个月,每个月工资1500元,干一天补助50元。期满后签正式合同,每月工资3000元,干一天补助200元。
这一优厚的条件令张绪怦然心动,他赶紧报名参加了面试。
面试合格后,张绪便被要求向该校老师张某的卡内打入5000元中介费。不久,张绪去北京电影制片厂报到,并签订了试用期合同。这时,该公司又通知张绪要考助理,每月4000元工资,每天补助200元,但需要交9000元费用。
“后来我将9000元钱汇到公司指定的工商银行账号内,人事部经理和我签了正式合同,但没有发合同给我。过了两个月,又有人问我是否愿意报总监职位,说技术总监的底薪为1万元,工作一天补助500元。我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向该公司另一负责人交了22000元报了总监职位,当时还用手机拍了照片。上了一段时间班后,“老板”便以公司财务出了问题为由拖欠工资,之后找各种理由拖延至今。”张绪说,由于是学校老师介绍的,同学们大都没有犹豫就交钱了,最后大约有五十多人上当受骗。
据办理此案的检察官介绍,该校老师对于此次招工的内幕也不知情,没想到其中会暗藏陷阱。
由于是经过学校老师通知的,张绪的遭遇还略显独特,而更多的求职者则是被那些随处散发的小广告欺骗的。
41岁的无业人员王玉(化名)在一个车站等车时发现站牌上贴着一个招聘男女公关的广告,上面写着待遇优厚云云。为生活所迫的王玉不假思索地将电话拨了过去,随即,对方通知她第二天到一家酒店面试。
第二天,王玉如约来到指定的酒店,却并未发现有面试人员。王玉再次拨通了广告上的电话,此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王玉说:“一个女的接的电话,告诉我已经有人给我面试了,我合格了,但按照她们单位的要求,为了防止员工干几天就走,要先交600元的押金,让我汇到一个银行账号里。”
接下来,王玉开始了“永无止境”的汇款过程。
“我把钱汇到她的账号后,她说还要交1500元的培训费和10元的资料费。我跟她说我只有1000元了,问她行不行,她说可以,让我第二天早上再来,我就回家了。第二天,我又来到酒店给那个女的打电话,她说必须要交齐培训费才能上班,我没办法,就又汇了510元,然后与那个女的联系。她又让我汇900元作为红包,我说我没钱了,我也不想干了,让她退钱。这时另外一个自称是组长的女的接了电话,她说过几天退钱给我,让我提供账号,我就把我的账号给了她,但直到今天她们也没退我钱。”王玉说。
招工诈骗新动向:诈骗人往往都注册有合法的企业;服务行业招聘诈骗现象突出;大学生被骗现象突出
“招工诈骗受害者被骗程度偏轻,但由于点多面广,涉及的人数太多,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能诱发恶性群体性事件。”海淀区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统计,2007年至2009年6月,海淀区检察院共审查起诉以招工为名实施诈骗案件13件40人,其中2007年4件13人,2008年至今9件27人。在海淀区检察院所办理的招工诈骗案件中,绝大多数受骗人数都在数十人以上,最多的达到了270多人。
该院一位负责调研的同志说:“我们只是统计了那些涉及面广的、对社会公开的招工诈骗案件。至于那些个人对个人的招工诈骗,只能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了。”
海淀区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当前大多数招工诈骗案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新动向是,招工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往往都注册有合法的企业。
“这些企业中,有一部分是在合法经营过程中因为经营困难而被用于招工诈骗,另外还有一些在成立之初就是为招工诈骗做准备的。这些企业或者自己直接虚假招聘骗取入职费,或者充当中介,通过为应聘者提供虚假的招聘信息而收取中介费,而后一种诈骗方式在实践中更为普遍。”这位负责人说。
不法分子为何要以合法公司的名义实施诈骗活动?“这主要是由于招工诈骗属于涉众类犯罪,需要一定的客观环境伪装,单独一个诈骗人很难承担起招工所需的各种角色。”这位负责人给记者举例说,在李某等4人虚假招聘家教诈骗案件中,发布中介广告、接待、签合同、收款、冒充学生家长等不同角色由多人扮演,诈骗分子之间分工协作,使得众多受害人陷入他们的圈套。
另外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被骗,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校大学生寻找兼职工作过程中被骗,另外一种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对外求职的过程中被骗。在校大学生兼职一般集中在家教、抄录员等不会影响其正常学习的行业,但是他们找这些工作往往是通过街头小广告、网络聊天等非正规的途径,因此极易上当受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