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一遇日全食本月22日上演 时间将超过6分钟——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国内新闻
    500年一遇日全食本月22日上演 时间将超过6分钟
2009年07月16日 07:49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这次日全食,是从1814年至2309年在中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最长可超过6分钟。

  此后,我国将在2034年3月20日才能再次目睹日食,但仅西藏、青海等偏远地区能看到全食。

  22日当天,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网站将全程直播。

  离7月22日日全食还有一周时间,但不少人已摩拳擦掌数着那一刻的到来。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透露,7月22日我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时间可超过6分钟。

  据了解,此次日全食扫过区域之大,史上少有,但全食带比较窄,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最窄处226千米,最宽处251千米。

  同时,这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据中国国家天文台预报称,中国可观测到这次日全食的地区包括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北部、安徽、江西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其中,武汉、铜陵、桐城、湖州、常州、无锡、苏州、杭州、嘉兴、绍兴、上海、宁波、舟山13个城市位于日食带内,适宜进行日全食观测。全国其他区域也均能看到日偏食。据太阳移动轨迹,长江沿线一带的居民都能大饱眼福。所以,世界天文学界甚至称此次日食为“中国日全食”。

  据了解,上海市得天独厚,全市绝大部分地区都能观赏到这次奇观,而离长江甚远的北京市也能目睹到“娥眉日”。

  这次最精彩的日全食从上午9时至9时38分(北京时间)开始,其中西藏最早,舟山最晚。

  此后,我国将在2034年3月20日才能再次目睹日食,但仅西藏、青海等偏远地区能看到全食。无论是可观测城市的数量,还是全食持续时间,都无法与今年即将发生的日全食相比。

  广州日偏食

  22日

  9时24分04秒

  广州在7月22日上午也能看到日偏食。9时24分04秒,是广州观察日食的最佳时间(食甚),食分可达0.778,即太阳的视直径被月亮遮掩77.8%。这是本世纪以来广州可看到日偏食的最大食分。在东莞地区,7月22日上午可目睹到日偏食,9时24分,是观察日食的最佳时间。(杜安娜)

  数千老广搭“飞的”追日

  本报讯 (记者王飞、叶卡斯 通讯员 林月明)本月22日我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大日食奇观,市民中迅即刮起了一股“追日潮”!记者昨天从各大旅行社了解到,已经有数千名市民报名参加了17~21日期间出发的“追日”团,这些团队将分赴华东、湖北、重庆、四川等日全食的最佳观测区域。

  而7月19日,来自广州及珠三角的132名“追日族”将乘坐火车,浩浩荡荡奔赴荆州地区日全食中心线五里圃附近观测日全食,这将是广东最大规模的一个“追日团”。

  集中在17~21日出发

  22日即将发生的这次日全食,是从1814年至2309年在中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最长可超过6分钟。这场堪称21世纪国人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引发了广东诸多天文学爱好者和游客的关注。他们纷纷打探哪里是最佳观测点。“仅我们社就收到了1000多名市民报名。”南湖国旅·西部假期有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截至昨天傍晚,广州各大旅行社已经收到了数千名“追日”市民的报名,他们将集中在17~21日之间出发前往长江沿线一带观测日全食。

  天气转坏可向全食带东部走

  另外,有兴趣前往全食带观测的市民,不妨参考广东天文爱好者们的做法,将观测点选在全食带中间的湖北,一旦天气发生变化,可以选择西移或东进。根据预报,未来三天武汉仍然天晴,最高气温在37℃左右。

  据记者从广东天文学会了解到,7月22日武汉日全食的初亏是8时14分53秒,食既9时23分56秒,食甚9时26分39秒,食分为1.076。太阳高度角为48度,太阳方位角为93度(即正东方向偏南3度)。另外,生光将会在9时29分24秒,复圆10时46分15秒,全食时间共5分28秒。

  观日全食

  有助破解“天文谜题”

  江苏省天文学会秘书长李旻说,长期以来,太阳物理领域有三大谜题一直困扰着国际天文学界。这三大谜题分别是:日冕的加热问题、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产生问题、太阳黑子周期性变化的起源问题。目前,国际天文学家普遍认为,要解开太阳的这些谜团,谜底就藏在太阳的磁场中,是磁场控制着太阳上的各种活动现象。而日全食的发生,十分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太阳磁场。

  (新华社)

【编辑:卢岩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