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前夜,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团,为平时执行任务而推迟婚期的11名官兵,举办了大型集体婚礼。
这是空军首家改装国产新型“飞豹”战机的航空兵团。婚礼现场,每一位新娘都喜笑颜开。只有她们身边的新郎知道,为了这个幸福时刻的到来,她们经历了几多等待和付出……
日记里的秘密
站在婚礼舞台上的新娘杨琳眼含热泪,手里抱着一摞厚厚的日记本,那里面记载着她和机务大队军械分队长胡亚奇无数个离别日子里的思念之情。
3年前,胡亚奇毕业分配到杭州。2007年,湖南岳阳老家的女友杨琳,辞去稳定的工作来到他的身边,经过努力在一所中学当上音乐老师。刚刚相聚不满一个月,胡亚奇就接到随部队参加中俄联合演习的命令。
胡亚奇离开杭州前,细心的杨琳买来了日记本,两人约定:在分别的几个月里,每天写一篇日记,团聚后,将这份思念之情交给对方。
来到男友的身边,杨琳发现,虽然同住一个城市,两人见面的时间并没有因此而有所增加。就在胡亚奇参演回国后不到一个月,他又随部队进驻西北大漠参加新机武器试打保障,一走又是两个月。
这两个月里,日记本仍然承载了两人分离时的情感寄托,并随着部队外出执行任务的增多,而成为他们互诉衷肠的习惯。
两人早已领了结婚证,家人希望他们能够举办一个像样的婚礼。可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直到这次集体婚礼……
6分钟的相见
轮到飞行员郑涛和他的新娘胡伟发表真情告白了。郑涛激动地满头大汗说:“比第一次上天飞行时还紧张。”
郑涛和胡伟都是西安人,恋爱谈了七八年,数数两人见面的次数,却不到10次。
读大学期间,郑涛所在的飞行学院管理非常严格,他们整整两年半没见过面。为了能见上郑涛,一次暑假,胡伟一个人去了长春。她“耐心”地在长春住了一个月,可是一星期只能见郑涛一次,每次只有两小时。
2007年春天,还在老家读研的胡伟,得知外出执行任务的郑涛,坐火车要经过西安停靠6分钟时,她激动了好几天。那天,为了守郑涛7时的火车,胡伟4时就醒了,然后急急忙忙赶到车站等待。
也是在车站,胡伟第一次见到了郑涛的父母,他们一同等待那个被牵挂的人。好不容易等到他出现,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握着他从火车窗户里伸出来的手,眼泪不停地流。
胡伟说:“郑涛作为飞行员,他的事业在天空,我所要做的,就是当一个好‘僚机’。他的平安,永远是我最好的消息!”
美食弥补分离的爱
王秋海和李莎,是11对新人中唯一的士官夫妻。两人同样早已领了结婚证。但作为军械员的王秋海,经常随部队外出执行任务,为此婚期一推再推。前不久,李莎来部队探亲,正巧赶上这次的集体婚礼。
李莎说:“我参加完婚礼就要回老家。这段时间,本想好好地尽一下做妻子的责任,但秋海对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只允许他做饭给我吃。每次无论他工作有多累,下班回来就带上围裙开始洗菜……”
当话筒移至王秋海面前时,这位不善言谈的新郎稍显紧张:“平时,家中的重担都落在妻子一人身上,所以想趁她来队的时候,为她经营一个暂时充满爱意的家,来弥补我的歉疚……”(吴绪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