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1日,是人民空军成立60周年纪念日。人民空军在60年的历史中兵种建设取得了哪些具体成就?本报记者专访空军指挥学院军事专家王明亮、丛胜利,解读人民空军各兵种发展亮点。
航空兵——
具备全疆域一体化打击能力
一大批新型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陆续列装,预警指挥机、空中加油机等作战支援飞机相继服役
航空兵是人民空军的主体,包括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运输航空兵、侦察航空兵和预警、加油、电子战、搜救等各种专业航空兵部队。
1950年6月19日,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在南京大校场成立。
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空军航空兵一步跨入喷气时代,部队规模迅速扩大,先后组建28个航空兵师、70个航空兵团、7所航空学校,配备各型飞机3000余架。
历经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空军航空兵部队的兵力结构不断优化。
一大批新型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等主力作战飞机陆续列装,预警指挥机、空中加油机等作战支援飞机相继服役,人民空军航空兵武器装备从机械化向信息化快速转型,与世界发达国家空军装备技术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减。
2009年6月,100余架空军战机在多个机场同时升空,从不同方向奔袭南疆远海深处,歼击机、强击机等主战飞机实施战斗巡逻,干扰机、加油机等作战支援飞机进行策应掩护,新型战机经多次空中加油后首次巡航祖国最南端,标志着我空军航空兵大机群多机种远海空中作战能力取得了新的突破。
目前,除担负改装任务的部队外,空军航空兵战斗团全部达到甲类标准,具备了全疆域一体化打击能力。
地空导弹兵——
由防空型向空天防御型转变
具有高中低空、远中近程防空火力配系,信息化作战能力大幅提升,具备了一定的反导能力和抗击多目标能力
1958年10月6日,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兵第一营正式成立。
第二年10月7日,担负战备仅半个月的空军地空导弹兵就打下了入侵我领空的敌RB—57D型高空战略侦察机,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首次使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战例。
1962年至1966年,人民空军地空导弹兵连续击落5架入侵我领空的敌U—2型高空战略侦察机,创世界各国击落U—2飞机的最高纪录。
近10年来,随着国外新型系列防空武器系统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引进、国产新型防空兵器的研制成功,人民空军地空导弹兵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具有高中低空、远中近程防空火力配系的现代化高技术兵种,信息化作战能力大幅提升,具备了一定的反导能力和抗击多目标能力,开始由防空型向空天防御型转变。
空降兵——
从单一伞降到空地合成作战
2008年9月,首次实现人与重型装备“一体空降”
空降兵始建于1950年7月,开始称空军陆战旅,后改称空降兵师。1961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将陆军第十五军改编为空降兵军。
空军空降兵是一个合成兵种,编有步兵、炮兵、航空兵、通信兵、侦察兵、工程兵、防化兵等27个专业兵种。2000年以来,我空军空降兵正在实现由单一伞降作战力量向空地合成作战力量转型,初步实现了主战装备机械化、作战装备空降化、战场机动立体化,作战能力向空中机动作战、空中特种作战、地面突击能力拓展。
2008年9月,内蒙古某训练场,在36个国家113名军事代表的注视下,近百名空降兵随战车火炮从天而降,首次实现人与重型装备“一体空降”,标志着空降兵彻底改变了“一人一伞一杆枪”、轻武器加迫击炮的轻装模式,远程快速机动突击能力跃上新的台阶。
目前,人民空军空降兵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能够全方位快速机动、在多种复杂地形条件下成建制空降、远距离独立作战的突击力量。
雷达兵——
全域、全频、多维、多类目标探测
汶川地震后,第一支在灾区展开救援的部队就是空军雷达兵
空军雷达兵是国家空中情报预警系统的主体,是守卫祖国蓝天的“千里眼”。
从滴水成冰的北国,到炎热潮湿的南疆,从号称“生命禁区”的雪域,到人迹罕至的小岛,从飞沙走石的荒漠,到虫蛇肆虐的丛林,处处都有人民空军雷达兵战斗的身影。
自组建至今,人民空军雷达兵先后参加了国土防空、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重大作战任务,保障部队击落、击伤敌机上千架,为夺取空中作战和防空作战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保障训练飞行、实兵演习、抢险救灾、奥运安保等日常战备任务方面,人民空军雷达兵也做出了重大贡献。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中,第一支在灾区展开救援的部队就是人民空军雷达兵。
经过60年的发展建设,人民空军雷达兵实现了“五大转变”:第一,组织体系由单一兵种保障向诸军兵种联合保障转变;第二,探测形式由单一探测手段向多种探测手段、由平面探测向立体探测转变;第三,兵力部署由要地防空向攻势防空、尽远保障转变;第四,情报保障由单一固定部署的静态保障向固定、机动、隐蔽部署相结合的动态保障转变;第五,雷达组网由“树”状结构向“网”状结构转变。
目前,人民空军雷达兵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了比较严密的雷达网,建立了能够遂行多种任务的联合空情预警探测系统,基本具备了探测全域、全频、多维空间、多类目标的能力。
空军通信兵——
从通信保障到信息作战
战机飞到哪里,语音信息和数字信息就能传递到哪里
空军通信兵是担负空军通信、保障空军指挥的一支重要兵种。
1952年冬天,志愿军空军通信官兵克服装备物资短缺、环境条件恶劣等重重困难,就地砍树当天线杆,收集敌机残骸铝板制作地线,努力提高对空电台的通信距离,利用烟火、信号弹、布板等信号通信,指挥引导战机把空中战线延伸到“三八线”。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强烈地震,震后2小时08分,人民空军通信兵冒着倾盆大雨架起第一部电台,沟通了对外联络,为地方政府收发电报139份,对首批救灾飞机进行了指挥引导。
2007年,中俄联合军演在俄罗斯举行,人民空军通信兵首次成建制、成规模出国参加演习,通信导航良好场次率、信息畅通率达到1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空军通信兵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由传统的保障力量发展成为高技术的信息作战兵种。
目前,人民空军通信兵拥有超短波、短波、微波、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实现了通信网络的全疆域覆盖,战机飞到哪里,语音信息和数字信息就能传递到哪里。
此外,空军还有电子对抗兵和防化兵两大兵种。空军电子对抗兵是对敌实施电子对抗侦察、电子干扰和反辐射攻击的专业力量。20世纪70年代,人民空军组建第一支电子对抗部队,90年代形成空军电子对抗专业兵种。
空军防化兵担负着防化保障和喷火、发烟任务,以及核、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任务。我国举行的历次核试验任务中,人民空军防化兵担负了空中辐射测量、核试验烟云取样和飞机洗消等任务。(冯春梅 苏银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